居住空間設計符號化研究
時間:2022-02-09 08:35:05
導語:居住空間設計符號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通過對新中式元素風靡盛行的現狀分析,將居住空間設計中的新中式元素進行符號化解析,分析其創新的表現方式,以求在未來設計中弘揚民族文化,表達新中式風格在室內設計中的必要性。
關鍵詞:新中式;居住空間設計;符號表達
在民族文化日益蘇醒的新時期,古典審美重新滲透到當代社會環境中,以此衍生出的一種結合古制的新型居住美學——新中式設計開始風靡。這種新式設計手法使傳統文化具象且清晰地呈現在大眾眼前,古典裝飾藝術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運用融入普通的生活之中,也擁有了更加多元化的表達方式。
1新中式裝飾元素的風靡
新中式的室內裝飾元素自始于今逐年風靡。其設計是充分了解了古典文化的審美情趣繼而結合當代社會生活需求之后進行簡化精煉的產物。在國民對于民族文化、傳統文化強烈渴求的今天,諸如網絡流行的古風音樂;大街小巷引人注目的漢服秀;以及對于唐詩宋詞這類傳統語言文化的推廣,無不把中華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從現代人經濟、文化、生活的需求出發,運用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內涵元素做出了適當的調整與簡化,對結構、工藝、材料、質感進行再次創造的創作作品在文化領域大肆出現,并掀起了一場全民追逐的復古運動,反映出的其實也是一種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是對生活的一種態度。更多的人愿意將傳統的、民族的東西應用到日常的生活當中,新中式的室內裝修風格能夠把人更加直接地置于傳統意義的氛圍中。新中式設計迅速成為了品位的代名詞,成為了不可替代的時尚。
2新中式元素的符號化
在新中式風格發展演變的過程中,代表傳統符號出現的明清家具是必不可少的。紅木家具彰顯端莊大氣的居室環境,配以精巧的雕工圖案,雖然在大部分新中式設計中也結合了現代家具的使用,但古典家具作為室內點睛之筆是必不可少的。既然新中式風格并不是對傳統事物的簡單復刻,相對于傳統家具樣式而言,新中式的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做了簡化,擁有更為顯著的現代特征。這種改變消解了傳統家具的厚重嚴苛之感,增加實用性。比如對傳統的太師椅、圈椅等進行改良,使其更加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要求,另一方面去掉繁縟的雕花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使家具形態上更加簡潔清秀,使受眾群體更加廣泛。在色彩的代表性符號方面,無論是古代皇家所追崇的紫、黃、紅、藍這些亮麗的色彩,打破空間單一色調的沉悶感;還是極具中式特色的江南色彩,即傳統粉墻黛瓦的配色,整體空間運用黑、白、灰較多,都能將新中式的特點表達的淋漓盡致。除此之外,軟裝飾也能豐富整個空間層次,增加新中式意境。紡織品的面料也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棉麻或絲綢,真絲、尼龍、雪紡,各式各樣的組合都在新中式的空間中相得益彰,儒雅的色澤搭配各種材質的紡織品都足以喚醒對空間的感知。在提煉傳統文化符號并加以改造使用的過程中,簡單的家具堆砌、千篇一律的色彩混搭并不能夠使博大精深的傳統精神展現到極致。譬如易學五行運用至當今居室風水中,家具的擺放、各室的朝向都有不容混淆的差別。古典元素的運用與新興事物的結合,正與傳統的中庸思想不謀而合,恰如儒道思想的互補也是中庸精神的體現。將古代社會結構中不同階級的思想道德認知,不同教化方式的碰撞與融合應用到居室空間設計里,正是新中式設計最獨到的精髓之處。
3居住空間設計中的創新
在社會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更多的人不再照顧遠去的情懷,一種過分強調復古與懷舊的事物不足以在大時代背景下站穩腳跟。新中式風格的“新”,就在于其并不是完全在復制傳統的造景理念和手法。新中式的室內設計風格通常以模仿和改造古代廳堂的規格形制而成型。例如古代室內構成常分為“前、中、后”三廳,以承載待人接客和私家生活的需要。其中前廳與中廳的待客功能較強?;诂F代室內居住空間通常較小,廳堂形制被精煉簡化,在功能方面有重復性的空間就被合為一體。但是中國人的觀念中,隱私性永遠是重要的,所以在融合空間的基礎上,也需要在不犧牲空間利用率的前提下設置一些“障眼法”。在新中式設計中很難看到開門見山的表達,傳統的影壁墻在這里充當了玄關的作用,而表現的方式并不僅僅是墻,諸如屏風、布簾或竹簾等軟式隔斷通常更受歡迎。所以新中式的設計也是秉承對待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精神做出的改變,在精簡的過程中不斷探索適合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構筑表達,使傳統的文化結構與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與習慣融為一體。新中式設計風格發展至今,秉持是深刻認識傳統文化并融合現代精神繼而打造符合現代審美的古韻事物,這種改變在一定程度上變成了一種象征符號,使普通人更加直觀地認識新中式。復興與創新并不是相對的,畢竟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積淀也是在不斷吐故納新中形成。每個時代中,文化潮流都要在適應社會需要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改變。
4結語
由此看來,新中式設計并不只是一種淺顯的空間設計手法,其更深層次的作用是通過構筑新式空間來引起現代人對于傳統文化的向往和共鳴。新中式空間的構造過程誠如寫文章一樣,是經歷過生活之后的靈感迸發,要做到發人深省,還要敢于舍去修辭。絕佳的居住環境引導人良好的生活習慣與思考方式,使人在生活處事中能夠“知所先后”,這才是新中式設計中傳統文化所傳達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張雪嬌.淺談新中式風格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D].沈陽:魯迅美術學院,2015.
[2]張綺曼.室內設計的風格樣式與流派[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作者:趙一 朱雅琦 劉瑩 單位:沈陽工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
- 上一篇:書院景觀空間設計探討
- 下一篇:娛樂活動空間設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