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活動空間設計策略
時間:2022-02-09 08:36:33
導語:娛樂活動空間設計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嚴峻的養老形勢下,我國大力推行社區居家養老模式,而日間照料中心正是其重要的形式之一。本文通過對廣州的日間照料中心進行調研,重點針對娛樂活動空間進行分析,提出娛樂活動空間在功能、空間上通過復合利用提升使用效率與質量的策略。
關鍵詞:日間照料中心;娛樂活動空間;優化策略
1研究背景
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老年人口數量不斷增加,增長速度不斷加快,老齡化的程度不斷加深。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傳統家庭養老的模式面臨困境。一方面單位家庭規模的不斷縮小弱化了家庭養老的功能;另一方面“計劃生育”政策導致的“四•二•一”家庭結構導致更多“空巢家庭”的出現。1996年推出,2015年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提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采取措施,發展城鄉社區養老服務,鼓勵、扶持專業服務機構及其他組織和個人,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緊急救援、醫療護理、精神慰藉、心理咨詢等多種形式的服務。”同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應當將養老服務設施納入城鄉社區配套設施建設規劃,建立適應老年人需要的生活服務、文化體育活動、日間照料、疾病護理與康復等服務設施和網點,就近為老年人提供服務?!比臻g照料中心正是我國社區居家養老模式下,滿足老年人日間從生活照顧到休閑娛樂多方面需求的綜合性社區機構,輻射社區范圍的日間照料中心有利于促進社區內老年人的交往,拓展老年人的交際范圍,多種形式的服務和活動充實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最大程度避免老年人心理上空虛感孤獨感的產生。同時,日間照料中心作為社區居家養老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分擔了居家養老中,日間子女對于老人照顧的責任。
2日間照料中心現狀
廣州作為國內最早的一批探索社區居家養老、建設日間照料中心的城市,早在2001年,就已經開始實施“星光計劃”,并著手推進社區居家養老工作。僅用了一年時間,廣州就有528個“星光老年之家”建設并投入使用,并且從市級層面自上而下,將“星光老年之家”推行進社區、街道等更小更貼近生活的單位。從功能上看,廣州的日間照料中心主要分為兩類:①具有托老性質,提供用以午睡的床鋪和午餐,以及娛樂活動場所;②主要針對老年人活動日常使用需求,包含棋牌、閱覽等功能。通過對廣州星光老年之家的調研發現:無論功能設定是以托老為主,還是以日?;顒訛橹?,娛樂活動空間都是老年之家里使用頻率最高、使用人數最多、使用時間最長的空間。娛樂活動空間,顧名思義主要針對日間照料中心內的老年人娛樂用房,包括閱覽室、網絡室和多功能活動室等功能用房,調研發現,其現狀主要存在以下問題:功能單一:在調研中,超過半數日間照料中心的休閑活動空間僅有三個或以下的功能設置,一般為棋牌室、閱覽室和多功能活動室。但通過對老年人需求的調查發現,除了上述功能外,攝影、書畫、聲樂學習班,用以鍛煉身體的簡單器械活動室,曲藝室、影音室等都是老年人希望可以增加的。但由于日間照料中心的空間分隔限制和面積限制,這些功能需求在大多數日間照料中心內都無法得到滿足。利用率不均:在調研的日間照料中心里,老年人使用率最高,并且認可度最高的娛樂活動空間為棋牌室,常常處于飽和甚至是過飽和的狀態,不少老年人表示,棋牌室需要提早排隊才有位置;其次是閱覽室,一般只有部分空間被使用,約一半的座位閑置。而且使用時間集中,上午的使用人數遠多于下午,因為老年人更傾向于上午在閱覽室閱讀當天報紙,下午參與其他活動。在娛樂活動空間中面積占比最大的是多功能活動室,但調研中發現,超過半數的多功能活動室處于閑置狀態,鮮少有人使用。尺度偏差:由于相當一部分日間照料中心是通過住宅或原有建筑改造而成,面積受到嚴格限制,并且在日間照料中心的建設過程中,建筑原有的空間分隔大部分予以保留利用。所以建筑類型的改變,導致原建筑的尺度和日間照料中心的適宜尺度存在差異,造成使用上的不便。以棋牌室為例,在調研過程中,部分棋牌室由于面積過小且原建筑的空間分隔限制,放置兩張麻將桌后,已無法留出交通空間,老年人的進出、位置的變換、在房間內的行走都較為困難。
功能的復合利用:老年人對于日間照料中心的功能空間使用具有一定的時效性,例如在含餐飲與午睡的日間照料中心中,9:00~11:30這段時間內,餐廳和休憩用房處于空置,棋牌室飽和,甚至存在一定供不應求的狀況;而從11:30~14:00這段時間內娛樂活動空間出現空置。所以在設計過程中,可以通過功能空間的復合設計,將一定的非娛樂活動空間進行改造,以達到在娛樂活動空間出現飽和時,一定程度上代替飽和空間進行使用的目的。例如可以將部分餐桌設置為四人方桌,尺寸以接近麻將桌為宜,又或者選用便于移動的餐桌餐椅,在非午餐時間,將桌椅折疊集中放置,為老年人騰出較大的活動空間。此外,作為日間照料中心中主要的功能空間之一,也是老年人停留時間較長的空間,娛樂活動空間在流線組織上,應相對集中,處于相對核心的位置,并盡量靠近洗手間一類的輔助使用空間,還可以將小型食品柜、茶水臺等簡單配套功能引入棋牌室、曲藝室等老年人長時間停留的娛樂活動空間,保證老年人在使用上的便捷度。同時針對使用上不飽和的娛樂活動用房,可適當引入其他功能,增加空間功能的豐富度。例如,在一些使用人數較少的閱覽室,利用閱覽室的長桌,引入書法繪畫功能,并定期安排相應課程,既拓展老年人的興趣愛好,也提升了房間的利用效率??臻g的復合利用:由于日間照料中心多為現有建筑改建而成,建筑面積的限制、空間尺度的限制較為嚴格。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日間照料中心在設計過程中應該重新規劃流線和動靜分區,按照各功能用房的利用率進行空間分配,將棋牌室一類使用飽和度較高的用房安排在面積較大、位置較為核心的區域。并且在設計上去除原有建筑中不必要的分隔,讓整個娛樂活動空間的空間尺度更加靈活多變。同時,根據動靜分區將類似功能合并設置在同一空間內,提升空間的利用效率。去除墻體分隔,形成的復合娛樂活動空間有利于各功能間的相互交流,打破由于墻體限制導致的尺度差異,也更加便于工作人員全方位的管理。同時,通過家具、隔板、屏風等形成的可移動隔斷,可以根據日間照料中心不同時段的不同需求進行調整,保證了日間照料中心娛樂活動空間使用上的全時性和特異性。此外,在大部分日間照料中心中,都設有多功能活動室,在開設課程、文藝匯演、集會等特定時刻使用,但大多數時候,多功能活動室為空置狀態,占用面積大,利用效率低??梢钥紤]將多功能活動室與其他娛樂活動功能用房合并,打破空間之間的分隔。在日常,引入復健器械、聲樂舞蹈、粵劇曲藝等對面積要求較大,但設施要求較低的活動功能。也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針對相對飽和的功能類型,設置可移動桌椅或其他相應可移動設施,以保證在平時,多功能活動室能得到進一步使用,而在有集會匯演需求的時候,該用房又能充分發揮多功能活動室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羌苑,袁逸倩,王家蘭.國外老年建筑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
[2]余偉.關于廣州人口老齡化及養老問題的思考[J].探求,2010(02).
[3]周燕珉,張璟,林文潔.我國城市居家及社區養老居住模式探討[J].住宅產業,2010(01).
[4]帥同檢.我國城市“持續照護”型老年社區規劃與設計研究[D].重慶大學,2010.
[5]韓延棟.小規模復合型社區養老模式探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4.
作者:郭明遠 單位:華南理工大學
- 上一篇:居住空間設計符號化研究
- 下一篇:服裝設計新型紡織面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