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公司品牌戰略分析論文

時間:2022-03-01 09:23:00

導語:汽車公司品牌戰略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汽車公司品牌戰略分析論文

一汽車銷售行業的主要特點

汽車銷售行業,通常是指銷售汽車整車的行業。汽車銷售行業是商品流通業中比較特殊的行業,近年來獲得迅猛發展,銷售模式由過去的混車銷售轉為品牌專賣,服務項目由單一的銷售整車轉為集整車銷售、零配件供應、售后服務、信息反饋、租賃、二手車置換為一體,形成了一個完善的銷售和服務體系。目前汽車銷售市場常見的營銷模式有汽車專賣店、汽車交易市場、汽車超市、廠家直銷和多品牌經營等。其中汽車專賣店是目前最常見的模式,俗稱4S店,即集整車銷售、配件供應、售后服務、信息反饋于一體的品牌專賣店。汽車銷售活動財務管理主要包括進貨管理、倉庫管理、銷售管理、收付管理、客戶管理、索賠管理、強制保養管理、基礎資料管理等。其財務核算的主要特點是:一是核算流程明晰。核算流程一般為:先往廠家付款———廠家收到貨款后發車———商家驗收入庫———商家銷售———廠家返利———商家結轉成本。二是單位數量易清點,按個別計價法核算。三是汽車銷售企業占用資金多,存貨流動速度快,資金來源大部分是銀行貸款。四是汽車價值高,部分客戶購買車輛時需要辦理銀行按揭。第五是多頭開戶現象較嚴重。內控機制不嚴造成多頭開戶,銀行結算較多,現金結算相對較少。五是使用《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汽車銷售企業必須為消費者開具《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持此發票才能到公安局車管所辦理車輛掛牌手續。

二汽車經銷行業稅收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少開發票金額、少計收入由于汽車銷售對象的特殊性,經銷企業不開發票進行偷稅的可能性極小,但存在少開發票,將實際收取的貨款與機動車發票上的差額,長期掛在“應付賬款”上不結轉收入的現象。還有的經銷商無正當理由低于成本價銷售整車,以至進銷倒掛,侵蝕了稅基。

(二)不及時確認保修索賠款汽車生產廠家一般對購買新車的客戶都有一個承諾,首保(一般5000公里以內)免費更換機油和機濾,兩年保(一般6萬公里以內)在新車質量存在問題的情況下,可以免費維修和更換配件,維修費用由廠家負擔。具體操作程序是:汽車生產廠家所屬的汽車經銷店負責對在保修范圍之內的車輛先進行免費維修和更換配件,然后向汽車生產廠家提出索賠,廠家在支付索賠款前先要對經銷店提出的索賠單進行確認,確認后由經銷店開具增值稅發票,廠家按票面金額對經銷店支付索賠款?,F實中,經銷商往往以汽車生產廠家未對索賠單進行確認為理由,不開發票也不確認銷售收入,進而影響稅收按時繳納。

(三)上牌、按揭、保險等一條龍服務未入帳反映車貸政策的推行帶動了汽車行業的興旺和保險業的發展。汽車經銷商竭力為顧客提供按揭、保險、上牌等一條龍服務以擴大銷售量。根據行業慣例,消費者需交納一定數額的管理費、考察費等,由經銷商收取代辦費用,而經銷商通常只開具白條收據,這樣,汽車銷售商利用為顧客提供一條龍服務的便利,將汽車保險中的傭金部分(根據保險金額的大小正常在保險費的2-6%左右)、車輛按揭貸款、擔保考察費等收入作為“小金庫”收入,進而偷逃了增值稅和所得稅稅款。

(四)隨車配送裝飾精品不計收入經銷商往往在銷售汽車的同時,隨車贈送價值不等禮品或汽車裝飾品等,以吸引顧客,但未按規定作視同銷售進行申報納稅。有的經銷商向購車者贈送油品,油品購進時取得進項稅發票而抵扣了稅款,但贈送時卻未計提銷項稅額,而是將贈品列入了銷售費用;有的經銷商為購車者贈送腳墊、擋泥板等商品,不入賬計提銷項稅額等等。(五)收到銷售返利未按規定沖減進項稅額汽車銷售的返利行為是行業普遍現象,返利種類繁多。一般有實銷獎、達標獎、優勝獎、廣告費補助、建店補償、季度獎等。汽車銷售行業取得返利的主要形式有:汽車生產企業開出折讓通知后,汽車銷售企業以傭金及代銷手續費的名義開具普通發票收取返利;汽車生產企業開出折讓通知后,要求汽車銷售企業到稅務機關開具《進貨退出或索取折讓證明單》,由汽車生產企業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收取返利;汽車生產企業直接在價格上進行折讓,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價格低于統一定價;汽車生產企業負擔汽車銷售企業的有關經營費用,如房租、廣告費、差旅費等,在往來賬中進行收付款處理;汽車生產企業向汽車銷售企業返還一定價值的實物,如汽車配件等。汽車銷售行業普遍存在對返利的核算處理不規范的問題:收取現金返利或實物返利不入賬、或長期掛往來賬,或雖入賬,但未按規定沖減進項稅額,或按營業稅稅目申報繳納營業稅,從而導致稅收流失。(六)汽車售后服務情況不實這是汽車行業普通存在的、也是最主要的、又是最難于核實的偷稅手段。企業售后服務及維修所需產品取得進項發票均已抵扣,但取得的售后維修費和配件銷售收入不入賬。不能提供售后服務及維修所需產品庫存明細單;售后服務牽涉的汽車保養期間的耗用材料和物品,購進時取得進項發票進行抵扣,服務時不計銷售。在維修時只對保險公司索賠超出保養期服務部分開發票,其他情況不開發票?;煜龖愴椖?將增值稅應稅收入申報繳納營業稅。(七)多列成本費用多列工資、福利費、維修費等成本費用,未做納稅調整,少繳企業所得稅。

三產生問題的成因

(一)信息資源不能共享一是在稅務機關內部,有關數據信息還不能完全共享,數據資料傳遞不暢,導致在管理上不能形成合力,在機制上不能產生動力。二是稅務、公安、銀行信息不能實現共享,很多數據資料很難掌握,單靠稅務部門一家單打獨斗,很難取得有效的效果。

(二)納稅評估效果不佳由于汽車行業的毛利率、稅負率、成本變動率沒有一個準確的標準,這就對評估工作帶來了不利影響,使評估工作沒有一個科學的參考依據。另外,由于有些信息資料收集不齊,數據資料掌握不準,使納稅評估工作很難有效開展,致使一些面上的問題也不易發覺。同時,由于管理力量的因素,稅管員沒有時間和精力深入企業進行實地監控。

(三)稽查打擊力度不夠由于稅務人員對汽車經銷行業的經營模式、業務流程以及企業內部相關數據的生成、管理、傳遞等不熟悉,因此稽查人員很難深入進行檢查,挖掘出深層次的問題。再加上多方面原因,稽查的處罰力度不夠,難以達到震懾作用。

四加強汽車銷售行業稅收征管的對策

(一)加強稅法宣傳,提高納稅遵從度稅法宣傳要結合企業實務,增強針對性,深入到納稅輔導,具體到業務操作,避免企業由于對稅收政策更新掌握不夠,非主觀故意造成了偷稅行的發生。完善35信用登記評定機制,對綜合評定信用高的企業給予“綠色服務”,不斷提高納稅人對稅法的自覺遵從意識。

(二)實行動態管理,加強稅源監控要有效掌握稅源的動向,光靠企業上報的報表遠遠不夠,應遵循經濟活動的規律,將監控觸角從辦公室、財務科延伸到產、供、銷各環節,實施全程動態監控。對汽車銷售企業建立分戶臺帳,詳查廠家與經銷商的銷貨協議(即商務政策),跟蹤記錄返利金額、返利時間、返利方式,重點監控銷售返利情況。督促企業建立汽車贈品、零配件等分類臺賬,按季報送庫存商品盤點報告表,及時掌握庫存商品的進、銷、存情況,重點監控促銷贈品及零配件銷售情況。

(三)探索行業規律,加強信息共享一是參照統計等有關權威部門的數據,收集整理該地區企業和居民個人的現實消費指數、消費理念及消費能力,分析汽車經銷行業的市場行情和前景,預測該行業的銷售規模和利稅水平。二是加強稅收管理員制度的落實。稅收管理員必須注重對整個行業的各主要品種的個別毛利率,平均利潤率、費用率、稅負率等信息的收集,同時完善信息采集、傳遞制度,實現信息共享。三是稅務機關應與公安車輛管理機關等部門建立實時信息交換機制,暢通情報互饋渠道,機動車的消費者必須持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注冊登記聯及有關手續辦理上牌手續后方可上路行駛,在此之前,必須向所在地交通管理部門依法繳納車輛購置稅。因此,稅務機關應與公安、交通部門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及時互饋上牌、納稅等情況,并分經銷商登記臺帳,注明規格、時間、價格等信息,稽核經銷商的銷售發票使用是否合法(如有無大頭小尾、陰陽票等違法現象),價格是否一致,有無瞞報少交車購稅、增值稅等現象,從用戶上牌環節把好信息比對關,盡可能實現三部門相關信息的實時聯網共享,強化比對功能,堵塞偷逃稅漏洞。四是充分利用行業協會、社會中介機構以及國家相關部門的行業信息加以提煉采用。汽車行業協會、社會中介機構、國內權威部門定期的汽車行情信息,基本上反映了同期企業的銷售價格行情,具有指導性的意義。稅務部門應兼收并蓄,整理加工后納入動態價格信息庫中,逐步構建和完善價格監控和比對體系,從價格上實時比對進銷存情況,監控其最低稅負,預警納稅人利用價格來偷逃國家稅收。

(四)有效開展納稅評估運用納稅評估系統,按月分析其申報數據及財務指標,對篩選的疑點對象有針對性地進行案頭分析、約談和實地核查,發現重大問題的及時移送稅務稽查。(五)充分發揮稽查的震懾作用在加強日常稅源監控的基礎上,應經常開展行業專項檢查,不斷研究總結當前形勢下納稅人采用的新的偷稅手法,并采取得力措施予以打擊。嚴格稅收執法,加大處罰力度,增大不法企業的偷稅成本,以減少偷稅行為的發生,達到以查促管的目的。

【摘要】汽車銷售行業是我國的新興行業,發展速度很快,但行業稅收收入并未隨經濟的發展同步增長,稅負偏低。從行業特點和存在問題來看,信息資源不能共享、納稅評估效果不佳及稽查打擊力度不夠是產生的成因,建議從以下方面加強其征管對策:加強稅法宣傳,提高納稅遵從度;實行動態管理,加強稅源監控;探索行業規律,加強信息共享;有效開展納稅評估;充分發揮稽查的震懾作用。

【關鍵詞】汽車銷售;稅收征管;納稅評估;稅務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