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潢藝術設計課堂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3 02:58:00
導語:裝潢藝術設計課堂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掌握課堂教學傳授的裝潢藝術設計知識,結合實際運用到設計中,是對裝潢藝術設計專業在校學生提出基本要求。只有通過實踐,充分接觸市場,了解市場,才能使設計在美觀的情況下更具經濟性、實用性,才能真正達到“學以致用,學有所用”的目的。本研究項目從實踐調查出發,探討裝潢藝術設計課程中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的切合點,以期能給裝潢藝術設計的課堂教學及實踐教學提供一些有價值參考。
關鍵詞:裝潢藝術設計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整合
裝潢藝術設計專業是一個要求動手能力很強的一個專業,但我們在教學中卻往往存在著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相分離的現象。如今,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模式要求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的教學方式不斷完善和深入,以強化在校生的藝術創作與專業技術能力。
一、提出本研究的緣起
設計教育必須與社會的經濟、技術、信息、社會文化、市場營銷方面等緊密結合,才能在社會構造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實踐能力的強弱已成為當今市場對設計師的最基本的要求。如今設計院校與市場的接軌,已經成為學校實施開放化的標志。“學以致用,學有所用”,學校本身就是向市場輸送人才的加工廠,如果培養的人才不適應市場需求,設計院校培養的畢業生不符合市場的要求,那么從學校到個人,都有被淘汰的可能,閉門造車,夜郎自大的后果可想而知。積極應對市場的需要,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及綜合素質能力,培養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才,是當前設計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
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中國大專院校中的一半都已經開辦了設計專業,而90%的設計專業仍沒有真正屬于自己的教學實踐基地。①這是擺在設計教育面前的一大難題。況且,絕大多數院校的專業課程仍以課堂教學加模擬練習為主,致使學生得不到真正的鍛煉,畢業后很難適應市場。課堂如何與社會接軌,這也是國內設計院校的改革重點之一。2001年廣州美術學院設計分院與銳步(Reebok)國際有限公司合作,將一項運動鞋的專題設計納入正式的教學作為課程的主要課題,讓所有同學參與其中,最終作業得到外方的認可。結果顯示,這種教育方法得到了同學們的一致贊同:在真正參與社會項目的同時,學到了知識,積累了經驗。
二、裝潢藝術設計的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的優越性
裝潢藝術設計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的結合,能為在校大學生提供一個在商業環境下工作體驗的機會,學生通過實際課題的培訓學習,既掌握了設計系統中最基本的思維方式和方法,又表現了他們各自的能力,正所謂,“實踐出真知”。我們現在的設計教學中,學生所面對的一般都以虛擬的題目為主,和社會結合不夠,往往設計的東西沒有考慮具體的應用環境,比如說,印刷品設計沒有考慮印刷的成本和能否達到印刷效果,沒有考慮設計所直接面對的受眾群,沒有考慮到工業化生產所具備的條件等等,同學們的思維一般都比較單純,概念化和程式化,主要以考慮美觀為主,而少有考慮它的實用性和經濟性,從而出現了“中看不中用”的主觀設計。
社會實踐是解決學生動手能力弱的必要方法。社會實踐有幾種形式,直接走入實習單位,進行實踐;還有是將實踐內容引入課堂。一般教育以單純的知識傳授、積累為目標;以記憶顯現型思維為主,拘泥于現成理論;學習內容提倡統一性、規范化。與社會實踐結合的創新教育則以培養求知欲、開發創造能力為目標,要求學生將專業知識學習與多學科知識學習相結合,開闊視野,豐富想象力,提倡學習的多元性和自主性,提倡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調查研究相結合。這就需要我們努力在實踐中由以傳授知識為主的觀念向以培養能力為主的觀念轉化;由“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向“啟發式”的教學方法轉化。實踐教學給同學們提供了這樣一種良好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同學們更多的是要在學習中感悟,并通過教師及身邊同學的啟發,獲得真知。
三、裝潢藝術設計主干課程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的整合與研究
裝潢藝術設計的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的整合與研究,最終的行動也是落實到具體的課程教學當中。在具體的課程教學上,又主要體現在裝潢藝術設計的主干課程當中。
1、CI設計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的整合與研究
CI亦稱CIS(CorporateIdentitySystem),意為企業形象識別系統。CI作為一種建立、傳達企業形象的完整理想的方法。當今世界市場競爭日益激化,企業生存與發展面臨嚴峻挑戰,作為樹立整體形象,拓展市場,提升競爭力的策略性工具——CI戰略的價值已被證實。
CI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綜合型的宏觀把握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通過CI戰略的深入展開,培養并提高學生的溝通、組織、策劃能力以及創造、表現、統一規范和綜合設計能力。目前,隨著現代商業企業和品牌的不斷更新與發展壯大,企業對自己視覺形象的重視度提高,所以社會上企業標志、吉祥物等的征集活動越來越多,說明企業主已經認識到CI對一個品牌或接受主體的意義。這給CI課程教學與社會實踐提供了極好的機遇。
首先,CI設計的教學要讓學生融入設計的主體,實地的考察與訪問,各種信息的收集與整理,對于后期的創作有很強的針對性,同時增加了學生創作時的責任感。課程的組織者,應適時接觸最新的設計動向,眾多的標志征集活動,將這些有選擇的納入到課堂中來,通過對題目統一的分析和認識,理清創作思路。如果有當地的企業等有這方面的需求,可以讓學生納入設計實踐體系,將參與社會標志投標、校企合作引入課堂進行操作。教師搜集有關信息,盡量尋找不同行業的招標內容,使學生可以多種角度練習,組織學生互動討論每個項目的特點、適合的手法、表現形式,多樣化設計方案、整體展示,互相吸收好的創意和表現手法,教師結合自己的設計經驗和作品,講授投標注意的事項和問題,增加了投標內容,引發學生的設計熱情,與實際工作聯系緊密。同時,由于投標和校企合作項目有時間限制,所以促使學生在一定時間內設計完成,使學生在學校期間養成講求工作效率、注重設計質量的習慣,也是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像在設計“景德鎮圖書館”的標志時,我們同學曾做過大量的實地考察,多方面地搜集資料,加上教學老師的精心和細心的指導,使我們同學在此次征集活動中表現不俗,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圖為學生參賽中標作品)
2、廣告策劃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的整合與研究
廣告策劃是裝潢藝術設計專業的一門十分重要的課程,本課程的目的是在已有的相關專業課程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廣告策劃及各單位媒體的策劃、創意能力,包括廣告策劃實施的基本操作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廣告策劃所要涉及的市場調查、主題策劃、廣告設計、效果測定等環節都離不開社會實踐。在廣告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充分考慮到實踐的因素是比理論更重要的。進行社會實踐是進行廣告策劃教學最可行的方法。
在實際操作中,一方面,要求學生切實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方法;另一方面,和校外的廣告公司及企業進行聯合教學,聘請一些有豐富經驗的廣告策劃人來進行講座、授課,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開闊眼界,使學生將其獨特、新穎的創意思維能力與社會良好結合起來,也培養了其市場調研能力即社會實踐能力,提高對廣告的設計能力及創意能力,掌握和達到對廣告媒體的應用能力和廣告策劃實施能力,也對廣告其他各門課程進行有效地綜合和融會貫通,使學生能夠更深入、更熟練運用廣告學科的知識和技能。同時,校外的廣告公司及企業在操作中從學生中汲取了源源不斷的新奇創意和觀念,達到互助互利的雙贏效果。
因此,帶領學生去廣告公司、策劃公司參觀、交流,了解公司的設計流程以及成品制作,只有在這樣的實踐中才能真正掌握廣告策劃的細則,才能讓學生在畢業后更快地適應工作需要。
3、廣告設計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的整合與研究
近幾年中國廣告業蓬勃發展,僅1992—2002年十年間,中國廣告營業額就從25.02億上升至903.15億,增長了36.09倍。廣告經營單位也飆升到了八萬多戶。而同時,各開設此課程的院校卻依然實行著老師講解的授課模式。課堂上,反復強調的始終是圖形、字體、色彩、版式,而對廣告理論、投放媒體、消費調查、受眾心理、廣告效果反饋等鮮有了解。這種“照本宣科”很容易使學生喪失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熱情。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希望達到如下目的:使同學們深刻理解廣告的基本概念及其內涵,掌握廣告的類型、實際目的及作用;廣告傳播的四大媒體及其輔助媒體的應用;廣告創意的內涵、重要性以及現代廣告創意的戰略要素;深入掌握廣告媒介的特征、作用;掌握廣告創意方法及廣告設計的基本程序等。在學習過程中,除要求學生切實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方法外,還應注意培養創意思維能力與一定的社會市場調研能力即社會實踐能力,提高對廣告的設計能力及創意能力,初步掌握和達到對廣告媒體的應用能力和廣告設計實施能力。
目前一些廣告業知名院校如中國傳媒大學、廈門大學等已就這方面尋求了解決之道:與企業或廣告公司合作,由學生和從業人員合作完成廣告項目,在廣告實務運作中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專業知識,了解自己的缺陷不足,以為今后的學習指明方向。這無疑為其他正在探索中的院校提供了參考。此外,學校還可以聘請知名廣告公司、國內外優秀企業的廣告營銷人士和高級主管來校兼職任教,或擔任名譽教授和顧問,開設講座,豐富學生的社會閱歷。有報道說:從1996至2001年,日本株式會社電通在中國北大、清華等6所大學實施了為期5年的廣告教育項目,5年中共有284名電通的廣告人在講座中擔任講師,其教材著眼于廣告的運做實務,其教員也來自電通資深的廣告人。這一舉措將企業時務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大大強化了廣告專業教育的可操作性,對我們是很好的借鑒。③
4、包裝設計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的整合與研究
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包裝與商品融為一體。作為實現商品價值和使用價值的手段,包裝在生產、流通、銷售和消費領域中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是企業界和設計界不得不關注的課題。由于競爭激烈,包裝在發展將真正以消費者為中心,個性化的包裝是現在與未來的重要消費特征,在這種大環境下,我們包裝設計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和創新意識,拓寬他們的知識面,適應新挑戰、適應時代的發展,以便更好的服務于社會。
由于專業課程各環節的編排缺少系統性,相鄰和相關學科知識缺少關聯性,從而顯露出專業課程覆蓋面過窄、過專。加之知識老化、教法陳舊,使包裝設計教育出現了一種浮在主觀“構想”表面進行設計、但目標不切實際的狀況,進而導致設計教學出現了輕實踐技能、弱調研的隱患。
針對包裝設計的教學內容,應在技術與工藝、設計理念與形式的銜接方面,增設現代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等課程。在強調系統性設計的同時,建立和完善教學實習基地,使學生了解包裝的結構、材料、印刷、機械、自動化等相關知識,這些都有利于包裝設計課程的建設和研究的系統性發展。
要培養高水平的富有創新意識的包裝設計藝術人才,設計教學中必須緊隨時代和社會進步的步伐,在堅持知識、能力、素質辯證統一的基礎上,積極探討富有創新精神的包裝設計教學模式。通過實踐總結經驗,有計劃、有創意地組織教學。力求在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等人才培養諸環節中注入新鮮的、系統的、全面的教學新理念,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設計創造潛能。
面對當今包裝設計專業的畢業生很難迅速適應市場的問題,從市場需求的角度分析應該加強實踐課程的學習力度,改革實踐課程的授課方式,從根本上提高他們的藝術水平和專業技能,要求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親自動手去做,去感悟、體驗包裝設計的過程。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真正發現自己的弱點和不足,從而做到更好的,更適應社會發展和人們的欣賞水平相一致的包裝。如2003年,南京藝術學院尚美分院的“月餅包裝設計”課程,就是把客戶請進課堂,讓學生了解市場的簡況及商品的特性、客戶和市場的需求,隨后教師又根據包裝設計的基本理念,結合月餅包裝的設計特點,做設計思維和創造力方面的練習,最后,帶學生走進印刷廠,了解印刷工藝流程,深入到印刷、印后的各道工序,讓學生們在一次次的修改訂正中將理論聯系實踐,提升設計水平(圖為南藝尚美分院包裝設計作品)。再如川音成都美術學院,將參賽項目“葡萄酒包裝設計”引入課堂,教師根據實際需要,針對比賽要求,向學生分析講解,不僅讓學生了解了比賽的準則和比賽的相關事項,而且指明了設計的方向。在此次比賽中川音成都美術學院的同學囊括了不少獎項。這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例子。
四、結語
理論教學教授的更多的是專業理論,而社會實踐則豐富學生的社會經驗和學科的知識,培養了他們的自立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了他們的綜合素質。裝潢藝術設計專業作為一個正在成長,正在完善的專業,走的每一步都是重要的,而在這之前的方向卻一定是要確定的。本項目提出的課程研究與整合,是對本專業的一次深入剖析,為以后的教學提供了理論性的指導和良好的參考。
參考文獻
[1]邵宏、嚴善鐓《歲月銘記—中國現代設計之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年9月第362頁
Abstract:Getingholdofthedecorationartfromclassroomteaching,andapplyingtoactualdesign,arethebasicdemandfordecorationartdesignsstudents.Onlybycontactingamarketplacepracticeandknowingamarketplacesufficiently,canmaketodesignnotonlybeautifulbutalsoutensileconomyandmoreutility.Itreachesthepurpose"applyingwhatonehaslearned,learningtousetosomeextent"really.Researchprojectsetsofffrompracticeinvestigation,discusseshowtheclassroomteachingandthesocialpracticesuitingburninthedecorationartdesigningcourse,providesafewvaluablereferencestolookforwardtobeingabletogivedecorationtheclassroomteachingthatartdesignsandcarryoutteaching.
- 上一篇:城市公廁管理制度(市)
- 下一篇:城市建筑設計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