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建筑環境設計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5 10:06:00

導語:色彩建筑環境設計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色彩建筑環境設計管理論文

摘要:色彩在環境藝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環境藝術的重要視覺元素。首先掌握色彩的重要特性及色彩的配置關系,色彩與造型的形、質關系,綜合考慮色與光,色與色之間的相互關系。根據建筑環境的地域具體位置、功能、民族傳統、文化歷史等因素進行建筑環境的創造,讓環境通過色彩等視覺元素,來傳達環境的信息與情感。

CreatureofColorandConstructionEnvironment

[Summary]Colorplaysanimportantroleinenvironmentart.Itisthekeyvisualelementwhichbelongstoenvironmentart.Inordertomastertheuseofcolors,wefirstshouldrealizetheimportanceofcolorsandhavetheknowledgeoftherelationsoftheconfigurationofcolors,therelationsoffigureandqualityofcolorandsculpt.Andalsoweshouldthinkofthecombinationofcolorsandlights,thecombinationofdifferentcolors,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m.Ifwewanttoattachimportancetothecreatureofconstructionenvironment,wealsoshouldrefertotheexactlocation,thefunction,thenationaltradition,andtheculturalandhistoricalelementsoftheconstruction.

建筑環境藝術設計的目的是要創造具有某種思想情感的環境氛圍,使它能動地陶冶人們的情操,或激起情感上的波瀾,進而讓人們情理至深地得到教益或愉悅身心,歷史上都有許多經典的建筑環境藝術,威武壯麗的宮殿建筑環境、肅穆幽深的陵墓建筑環境,寧靜深遂的古剎寺院建筑環境,高雅清秀的園林建筑環境,雄偉莊重的紀念性建筑環境,慘烈悲壯的烈士陵園環境,它們的創造都充分運用了形光色聲各種感覺手段來為主題服務,其色彩的運用更是匠心獨具。色彩在環境藝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色彩是環境中重要的視覺元素,它和形、光等視覺元素一起傳達建筑環境的信息及語言。它依附于其他元素而存在,又和其他元素緊密相連。色彩相對于其它視覺元素,更加直觀和鮮明并且富有情感。

建筑環境創造過程中怎樣科學化、藝術化地運用色彩,首先必須明確色彩的特性及幾種主要的用色關系:色彩的對比關系及誘目性,建筑色彩與造型關系,環境色彩中各種色相的組合(配置)關系等。

一、建筑色彩的對比關系及誘目性

色彩在環境中,不是孤立存在的。一方面是因為它附載在某些具體的物體上,通過這些物體形態表現出來。另一方面它在環境中處于背景色、相鄰色等非常復雜的情況,色彩視覺效果常常取決于環境中綜合色彩、形態和材料,以及色彩與光、色彩與色彩之間的相互關系,要使色彩讓處在這個環境中的人感受到它的存在和魅力。

1.色彩的對比同化:在環境色彩中兩種色彩互相影響,強調顯示差別的現象,稱做色彩對比。當同時觀看相鄰或接近的兩種色彩時所發生的色彩對比,稱做同時對比。如果建筑物內部或外部的色彩屬性有所變化時,還會產生屬性之間的對比。如果色相和彩度相同時,有明度對比;如果色相和明度相同時,有彩度對比;如果明度和彩度相同時,有色相對比。兩種色彩的之間必定存在差別,同時也必定產生相互影響。比如在黑底上的灰色看起來要比白底上的灰色更明亮。又如,在兩張灰色的底圖上分別畫上密集的黑線和白線。黑線部分的灰色底圖顯得深,而白線部分的灰色底圖則顯得淺。

2.色彩的誘目性:色彩的誘目性實質上是目的色彩和背景色彩的關系,誘目性是區別于其他視覺元素的重要特性。環境色彩能夠引人注意,就是因為色彩本身的誘目性,它使物體具有強烈的可識別性?!罢T目性”又稱為“注目性”,它是指眼睛沒有想看卻不自覺的注意到某個物體。在環境色彩中,某個具體的物體或形態,有的從遠處就容易看到,有的則不容易看到。前一種情況就是利用了色彩誘目性而引起的視覺效果。

建筑色彩的誘目性主要受到色彩的色相的影響。根據五種色光進行誘目性實驗的結果,誘目性的排列次序是:紅色>藍色>黃色>綠色>白色??梢詫τ谖矬w色彩來說,紅色的誘目性要優于黃紅色或黃色。因此交通標志用紅燈就是利用了紅色具有最強的誘目性,它比起其他的顏色來對交通有更大的安全性。黃色的誘目性也極強,常常代表著安全性和警惕性,設計師在室內設計中采用紅色柱子,樓梯間、走廊的紅色地毯以紅色來創造醒目的效果。在景觀色彩設計中也宜適當的采用些鮮艷的色彩,例如彩色的霓紅燈光,利用誘色性作些色彩奪目的小品點綴,能吸引游人目光。

建筑色彩是否誘目,主要取決于它本身和它的背景色彩的關系。背景色不同,誘目性的色相也不同,根據主要色相的高彩度進行實驗的結果:在黑色和中灰色的背景下,色彩的誘目性的次序是:黃色>黃紅色>紅色。在白色的背景下,誘目性的次序是::紅色>黃紅色>黃色。此外,冷色體系的色彩的明度對比是有效的,比較容易看到。但是色彩的明度對比大,并不代表誘目性一定強。另外,在設計中還要特別注意的一個特點——色彩在環境中是個動態的調和過程,色彩的誘目性不僅僅是單獨色彩的鮮艷奪目,而且必須多考慮它和其他要素及背景的色彩的關系。在建筑中,人們將紅色運用在住宅上,無論在平曠的綠地或是在茂密的樹林里,都能耀眼誘目。由于紅色和綠色的補色對比效果明顯“萬綠從中的一點紅”,給人有一種良好的視覺興奮感,同時也使得建筑本身具有一定的可識別性。

色彩本身并無美丑之分,色彩的魅力在于色彩與色彩之間關系的協調。發揮色彩優于其他視覺元素的特征,與環境氛圍,建筑空間,形態構成緊密的結合起來才能創造出高水平的環境藝術。二十世紀開始被稱為是進入“色彩的時代”,色彩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和運用?!吧首鳛楫敶说娜可兄举|的一個最普遍的存在,幾乎影響到人類生命過程中的時間和空間”。

二、建筑色彩與造型的關系

造型與色彩是人類視覺藝術活動中兩大構成要素,如何創造色彩與造型的極致表現是古今中外從事藝術工作者的標竿,在建筑環境工程中,人們關心形態造型比關心色彩更多,常常容易忽視色彩在空間造型上的特殊作用,常常認為色彩是依附于形體存在的次要因素,甚至誤認為色彩只是一種裝飾性的附加要素罷了。

色彩與造型兩者之間有著相互依存的關系,如果說造型是物體的軀體,色彩則是物體的衣表,二者統一整合就能充分表達該物體所具備的意義。建筑作為審美信息載體的視覺語言,通過實體的物質表現,以視覺符號組合的方式呈現視覺的價值。在建筑的造型語言表現中,色彩成為物體形態的表達工具及情感象征的要素,以其獨特的功能且完善地配合,讓人們便捷對建筑審美的分辨與情感的認知。

1.色彩與材質關系:物體造型構成的要素中與色彩息息相關的,主要是材質及加工程度和色彩的面積,色彩與材料本性、加工程度,對用色及其效果有十分密切的關系,

色彩是材料的天然屬性之一,各種材料都有它的自然本色與自然環境有很強的親和力。隨著科技進步,材料科學的發展,用于設計中的材料日益增多,其中包括新發現的天然材料和新創造的人工材料。因此作為建筑審美情感表達的色彩,也更加絢麗多彩。而各種材料的質地、質感更加豐富了色彩的表現力。

材料的質地是它的表面的粗糙或光滑的程度。有的材料表面質地有增強色彩的效果,反之,則有減弱色彩的效果。如紋理明顯的暗色木材就可以強調其本身的色彩。有花紋的材料的表面適用刺激強烈的色彩,反之,適用刺激薄弱的色彩。有光澤的材料表面能強調其色彩的表現效果,凹凸起伏的質地則抑制色彩的表現效果。另一方面,由于粗糙材料的反射率比較低,所以在粗糙表面的材料上的色彩看起來要比在光澤材料上的色彩濃重一點。反過來色彩對改變材料的視覺效果也有一定作用。由于色彩具有冷暖,遠近,軟硬,輕重的特點,將適當的色彩運用在某種材料上,可以相對的改變材料給人的感受。比如景觀環境中的樹樁造型的水泥墩,用暖黃棕色的涂料能將冰冷的水泥墩刷成很舒服的樹樁色彩。運用色彩對比的鋪地塊體裝飾地面,可以增加景觀的美化效果,創造人們行走的樂趣,還可以成為環境中有效的視覺導向。

2.色彩的面積效應:客觀的物像無論點、線、面、體一旦在視網膜上成像,都占有面積,沒有面積就不能成像,沒有面積就不會有形體感,所以視面積是色彩存在的不可缺少的因素。視面積的大小對研究色彩心理的影響有較大的關系。視面積大,心理作用強;視面積小,心理作用弱。人對色彩的感覺及情感反應因面積不同而不同,而且差別是明顯的。如:一平方厘米的大紅,會使人覺得鮮艷可愛;一平方厘米的大紅,則會使人感到興奮激動難以安靜;而當一百平方厘米的大紅包圍我們時,則會覺得過分刺激、煩躁得難以忍受及過分疲倦、令人不得休息,甚至會歇斯底里。

建筑環境工程中的室外環境,色彩的使用一般都是大面積的,面積對色彩的效果影響極大,色塊越大,色感越強烈。一般情況下在小塊色板上看來很清淡的色彩,一旦涂到墻面上可能會使人覺得鮮明和濃重,在建筑上使用顏色,除小面積以濃重鮮明的顏色作點綴外,一般應降低彩度,否則難以獲得預期的視覺效果。

三、環境色彩的配置關系

色彩本身沒有絕對的美或不美,應該說只有不美的色彩組織,而沒有不美的顏色。它的美是在色之間的相互組合的關系中所體現,我們研究色彩就是揭示它的“關系”,強調它的“組織”作用,色彩配置關系中經常使用的主要有同類色相、對比色相、鄰近色相、有彩色系和無彩色系等幾種配置關系。當色彩配合的形式與人心理形式相吻合時,人就會感到和諧愉悅。

1.同類色相的配置:同類色相是指色距很近的色相,同類色相的配置既有色相上的同一基調,又有色調冷暖、明暗、濃淡的細微變化。是一種“大同”中有“小異”的同類色調和方式。它具有平和、大方、簡潔、清爽、完整靜寂的性格。最能使環境色彩取得整體協調和完美統一,常用于莊重而高雅的空間,它也可以使那些形態雜亂、陳設繁雜的空間得以整頓。

2.對比色相的配置:對比是兩種以上不同個性的色彩的對抗程度,對比色雙方不包括對方的色素,形成強烈、鮮明、活躍的環境性格,是一種富有表現力和運用感充滿力感的色彩配置,在空間環境里要特別注意色塊的“面積效應”,慎用大面積的對比色塊和同等面積的色塊對比,以造成色感紊亂。

3.鄰近色相的配置:鄰近色相的色距,介乎同類色相的短色距和對比色相的長色距之間。鄰近色的組合,既保持色調鄰近的親近性,又顯現色距拉開的差異性。鄰近配置的色域較廣,色彩的幅度較大,可以收納的色相較寬,它在環境空間中具有靈活的適應性和寬泛的包容性。

4.有彩色系和無彩色系的配置:有彩色系的各種色調與無彩色系的黑、白、灰都很容易取得和諧的視覺效果,無彩色系顯得平靜、素雅。有彩色系與無彩色系的配置既可避免無彩的過分沉寂,也可避免重色的過分喧鬧,在環境藝術中不論是建筑單體還是內部空間環境,都運用的非常廣泛。

建筑環境色彩造型設計,所遵循的色彩配置結構原理,必須綜合考慮建筑所處的具體位置、面積、環境要求、功能目的、地方民族傳統、服務對象等因素,根據建筑所傳達的不同的信息與意義作整體規劃,應用色彩的特性來為建筑所傳達意義服務。

四、色彩對建筑環境的創造

色彩可建立在建筑形體之上以傳達人們認知情感,色彩對視覺效果影響是十分強烈的,它往往給人非常鮮明而直觀的視覺印象,同時它是建筑造型中最直接有效的表達手段,它使建筑造型的表達具有廣泛性和靈活性。

在建筑的活動中,往往會受到功能、造價、技術以及設計規范等多方面條件的約束,不能隨心所欲地進行創造,以致建筑往往難以擺脫平庸和單調,而色彩的使用則為建筑提供了創造富有獨特魅力的建筑環境的可能性,為建筑增添了難以言表的生機和活力,使我們的建筑造型大大的豐富起來。

1.對空間層次關系的再創造:運用色彩遠近感的差異可以對已有空間層次加以強調,可利用適當的色彩組合來調節建筑造型的空間效果,并對建筑的空間層次加以區分,增加空間造型的主次關系,建立有組織的空間秩序感。

2.對空間比例關系的再創造:建筑的尺度和比例一般受地段的條件及建筑面積的制約,建筑立面上各種構件的尺度和比例也是由各種具體條件所限定,建筑師應該滿足這些要求,但適用的尺度與比例常常會和建筑造型的審美意愿發生矛盾。通??梢赃\用色彩造型的方法調整建筑形體和界面比例。對建筑中同一性質的表面施以不同的色彩可以使尺度由大劃小,造成適宜的、或較小的尺度,給人以親切、精美之感。反之,也可使若干個零亂狹小的空間立面用統一的色彩組織起來,以達到對空間比例的重新劃分與組合。

3.材質的表現超本質的創造:建筑是各種材質的集合表現,材質是反映建筑造型界面的基本特征,色彩的表現可以對雜亂的肌理得到整頓而變得統一協調,也可以使得過于平淡單調的材質變得豐富多彩,超過材料本色的表現力。

五、結語

色彩在環境中,通過附載在具體的物體上表現出來的。“人著色于物體”,改變了被著色物體的“自身本質”,無聲地傳達了各種思想、感情和情緒,可以說色彩變成了語言、思想和感情,讓人們在一定的色彩環境中,感受到色彩的無限魅力。色彩能滋潤我們的心靈,影響我們的情感,豐富我們的生活,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為提高環境藝術質量,必須重視環境色彩的研究,才能避免環境色彩中色彩混亂、單調、貧乏、大同小異或是“色彩污染”現象在建筑和城市環境中到處泛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