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表皮風格對室內設計的影響
時間:2022-12-25 10:33:22
導語:建筑表皮風格對室內設計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室內界面的變化
1.1室內界面的表皮化
傳統室內設計因為受到室內空間尺度的限制,在對六個界面進行裝飾時,往往盡可能地不去減少室內空間的容積,甚至想盡一切辦法使得室內空間顯得更大,這意味著在原有墻、頂、地基面的基礎上,裝修面越薄越好。當代室內空間容積的增加使設計師在裝飾界面時有浪費空間的余地,因此,界面的裝修面得以同室內固有界面(原有的毛坯的墻面、頂面、地面)本身“分離”出來,成為這些界面的表皮,如同建筑表皮一樣。傳統界面的裝飾通常運用油漆、墻紙、石材等進行飾面,表皮化后的室內界面,以固有界面為依托,或是運用新的材料,或是應用普通材料但是進行室內空間形式、肌理、色彩等的大膽創新。裝飾方法也有了更多的變化及可能性,更多的材料以及技術性構造也被引入到室內界面中,有利于更多不同質感肌理的應用,以達到不同的視覺效果,不論是“輕”與“重”,還是“粗”與“細”,抑或是“樸實”與“華麗”,不同質感應用使當代室內空間更具魅力。例如,烏克蘭Twister餐廳以毛草小棍棒覆蓋整個酒吧的室內墻面,形成燕窩狀圍成的空間,讓人仿佛置身在大自然中。
1.2室內界面的構造化
所謂室內界面的構造化是指表皮或依附于固有界面,強調其裝飾功能,或獨立于室內空間中,依據功能的需要,進行內部空間的再組織,成為內部小型功能性空間的表皮,但不論是哪一種,其構造都帶有建筑表皮的影子。在當代建筑表皮設計風格的影響下,構造化的表皮更傾向于嘗試一些新型的肌理或造型,尤其是當代3Dprinter、Lasercutter等技術的進步,使新型構造、新型材料得以走出實驗室,更多的在當代室內空間中得以運用。日本著名建筑師畏研吾不僅是一名建筑師,同時也設計了多個室內空間,如福岡的星巴克咖啡館、上海的“上下”之家、大阪的lucienpellat-finet店等多個室內空間案例。作為一名建筑師,他無疑將建筑設計的風格及手法應用到室內空間。因此,在他所設計的室內空間中我們可以看到類似“建筑表皮”的塑造手法,在此手法下,這層裝飾性的“表皮”雖然依附于原有墻面,但是由于其強烈的裝飾性和視覺沖擊力,令人印象深刻?!吧较隆敝抑校采w室內空間的織物是在日本經過熱處理和定型的,它是介于布料和塑料之間的一種材料,可以保持自然織物的柔軟和原來的紋理形狀。
1.3室內界面的模糊化
在建筑表皮風格的影響下,當代室內設計常常以不同于傳統室內設計的面貌出現,給人一次又一次的驚喜,新材料、新技術的支持使這些嘗試得以實現。在當代室內設計的一系列變化中,室內界面的模糊化是另一個明顯的變化。這種模糊化指的是界面和界面之間因為形式、色彩、質感等的協調統一從而形成視覺上連續性的錯覺,進而柔化或是弱化了邊界的存在感。這種協調統一表現為界面和界面或是在形式上相互呼應,或是在色彩上相互協調,抑或是在質感上相互延續,從而使室內空間具有高度的統一性,有利于進一步加強視覺沖擊力,塑造風格化的室內空間。此外,室內界面的表皮化以及構造化又使得弧形界面或是不規整界面更容易塑造,從而使這種模糊界面的方式被運用的更多。例如,杭州唐宮餐廳設計,以竹子為界面的主要材材料,用編織的方式,將用餐區圍合、籠罩起來,形成蜿蜒、連綿的界面效果,加強了整個餐廳的整體感。
2室內空間的變化
如果說傳統室內空間是確定且規整的,那么當代室內空間尺度的擴大化則使室內空間的塑造具備了更多的可能性;而室內界面的表皮化又進一步豐富了室內空間的視覺語匯,進而使當代室內空間更具個性。基于這樣的前提,當代室內空間不論是空間組織還是空間造型都有了更多的變化。
2.1空間組織的靈活性
傳統室內空間裝修完成后空間往往不容易改變,當代室內空間則更加靈活機動。在當代社會中,生活節奏的加快使公共空間的內部功能經常性的發生變化,如博物館、展覽館商業空間等,而當代室內空間組織的靈活性變化正好滿足了這一需求??臻g組織的靈活性體現在利用技術以及材料的特點,根據功能需求更為快速地進行空間的圍合、分隔、組織,從而對室內空間進行二次分隔,甚至事先在工廠或實驗室預制好構建,現場安裝即可,大大節約了時間成本。
2.2空間形式的可塑性
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當代室內空間形式的變化使室內空間不再拘泥于傳統室內空間的固有形式。與傳統空間的規整感相比,當代室內空間形式多變,借助于電腦數字技術,不論是曲面還是折面還是其他形式,形式的可塑性越來越強,也使感受空間的人更容易對空間產生好奇心,從而令人印象深刻。早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時候,除了令人眼前一亮的建筑表皮,很多國家的室內空間也令人印象深刻,如英國館、波蘭館、德國館等,這幾個國家館的室內空間形式變化都非常豐富。2015年米蘭世博會,隈研吾在日本館里打造出以日本傳統建筑形態“圍爐里”為主題的展館,展館似繭形,使用1毫米厚的硫化紙,經過扭曲、編織成拱形結構后建造而成,空間形式簡潔而輕盈。
2.3空間燈光的可調控性
人們著迷于建筑表皮還因其在夜幕燈光下呈現另一種面貌。例如,北京水立方、蘇州科文中心,除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表皮,夜晚變幻的燈光下,建筑表皮絢爛的光影效果以及呈現出的赤橙黃綠等不同色調,為單調的夜色穿上了魔法般的外衣,而這種燈光造成的夢幻般的效果同樣影響著當代室內設計。早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時候,波蘭館以波蘭民間剪紙作為室內空間界面的靈感來源,并借助于不同顏色的燈光塑造春、夏、秋、冬不同的城市季相,營造出特別的城市意象,令人印象深刻;影藏在曲線界面后的燈光變幻出不同的效果,或是絢麗的彩虹調,或是浪漫的玫瑰調,仿佛人的心情,或雀躍、或亢奮,為顧客營造出多變且別具特色的就把氛圍。
3小結
在當代建筑表皮風格的影響下,當代室內空間被賦予了除使用功能以外更多的內涵,借助于表皮化的室內界面,室內空間和建筑外觀一樣,越來越成為表達觀念以及個性的重要渠道。至于是選擇表現裝飾功能還是表現空間或是其他,則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有了更多可能性,而這種可能性又賦予了室內設計更多的變化,室內空間正日益成為新技術、新材料的試驗場。
作者:顧勤芳 單位: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鎮村精準扶貧工作方案
- 下一篇:人保局防艾工作年度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