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家具設計理念對家具設計的啟示
時間:2022-11-19 11:25:03
導語:傳統家具設計理念對家具設計的啟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業4.0”是德國在2013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提出的一個新概念,它旨在闡述未來智能制造的宏偉藍圖,是繼第三次工業革命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工業4.0的興起也帶動了傳統制造業的轉型與升級,很多傳統的、手工制造的產品開始尋求新的生存法則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如中國的傳統家具行業不再只是一味模仿歐洲家具設計,設計師們開始想要擺脫束縛、回顧歷史,開始著手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結合“工業4.0”環境下所提供的技術支持,探索中國家具發展的新道路。中國傳統家具文化是世界家具發展史上的一朵工藝奇花,其發展歷程漫長而久遠,傳統中式家具文化的發展更替及其造型縱橫交融的演變,最終無論在材料選材、技術工藝及設計理念上都顯現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1]。
1傳統中式家具中蘊含的文化
1.1傳統中式家具的發展歷程。中國傳統家具的發展是伴隨著中華民族上下幾千年的歷史更替而逐步成型并發展而來,也是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傳統家具起源于商周時期,發展到現代歷經了多個演變時期[2],如圖1所示。家具是時代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工藝于一體的產物,具有強烈的時代特色。家具的發展是動態的,隨著朝代的更替、變遷,以及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各朝代人們對家具的定義不同,有各時期獨特的氣質與特點,但又一脈相承。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傳統家具功能得到滿足的基本前提下,人們對家具的造型美感、文化承載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些要素也逐漸成為傳統家具設計中的重要環節。1.2傳統中式家具中的文化內涵。1.2.1傳統家具中的“禮”儒學提倡明確的倫理原則、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種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禮治等級觀念也影響到了傳統中式家具的設計、制作過程中,如:椅子的座椅靠背板與座面大多呈九十度直角,椅背偏高,前腿之間設有橫杠,用于將腳踏放在上面,呈現出一種正襟危坐端莊儀態,反映了當時的禮儀制度。傳統中式家具以直線造型為主的特性傳達出了儒家思想的精髓。1.2.2傳統家具中的“天人合一”儒家思想主張中庸平和、安分守己。因此,它的另一個重要含義是“和諧、文化”和諧“,即和諧、和平與融合。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都達到了和諧統一的境界,即“天人合一”。儒家美學中的“和”具體體現在:藝術與技術的結合、形式與功能的配合、強調中和之美等?!疤烊撕弦弧钡乃枷朐诿魇郊揖咧凶龅搅俗罹叽硇缘某尸F,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是明式家具設計過程中追求的最主要目標。明式家具造型上簡練優雅、材質上選用天然木材不加雕飾,紋理自然優美、線條柔美流暢、松弛有度、富有張力,整個外型顯示出一種“雖為人作,宛若天成”的意境。明式家具崇尚“渾然天成”自然觀,“虛無空靈”的意境美,“以和為美”整體觀[3]。1.2.3傳統家具中的“禪意”佛學強調“以佛治心”。佛教中習慣采用極具象征意義的裝“工業4.0”是德國在2013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提出的一個新概念,它旨在闡述未來智能制造的宏偉藍圖,是繼第三次工業革命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工業4.0的興起也帶動了傳統制造業的轉型與升級,很多傳統的、手工制造的產品開始尋求新的生存法則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如中國的傳統家具行業不再只是一味模仿歐洲家具設計,設計師們開始想要擺脫束縛、回顧歷史,開始著手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結合“工業4.0”環境下所提供的技術支持,探索中國家具發展的新道路。中國傳統家具文化是世界家具發展史上的一朵工藝奇花,其發展歷程漫長而久遠,傳統中式家具文化的發展更替及其造型縱橫交融的演變,最終無論在材料選材、技術工藝及設計理念上都顯現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1]。1傳統中式家具中蘊含的文化1.1傳統中式家具的發展歷程中國傳統家具的發展是伴隨著中華民族上下幾千年的歷史更飾花紋與圖案來作為裝飾元素及符號,如蓮花紋、忍冬紋等,這些裝飾圖案在傳統家具紋樣設計中也廣泛運用。佛教東漸,公元前后傳入中國,盛行于魏晉南北朝時期,發展到宋朝便是禪宗。禪宗提倡的的儉樸、單純、自然等備受當時文人騷客的推崇,因此在當時的傳統家具設計中也注入了這種簡約、素潔、淳樸的理念。宋朝當時的傳統家具也處處體現了禪宗的文化理念:選材自然簡約,造型簡潔干凈,意韻空靜典雅。這種設計理念在明式家具中體現的最為完美。1.2.4道家思想對傳統中式家具的影響道家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學觀念。道家思想中主張的順應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亦可稱為“天人合一”思想。道家思想在明式家具變現最為明顯:簡潔、挺拔、圓潤俊秀、且人與自然的和諧等等。這種思想也始終影響著國人對家具設計的思維及靈感,并經過上期的更替與演變,傳統中式家具呈現大各種樣式及款式都印上了自然、質樸、高雅、別致的氣質和神韻。儒、釋、道三教雖各有千秋、各自為派,但同時三教之間也互相影響,相互制約、相互滲透,共同影響著中式傳統家具的發展。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崇儉抑奢的“天人合一”理念是三家思想的共同之處,也是在傳統中式家具設計中最精華的部分[4]。
2工業4.0背景下國內現代家具的發展現狀
十九世紀末,中國社會動蕩激烈,轉型明顯,結束了幾千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中國傳統設計也隨之發生改變,中國設計受到西方現代設計模式的影響,開始進入制造方式與設計文化的轉型時期。這種改變是轉型與發展并存的過程、是“快進”式的過程,帶有一定的缺陷。中國當代設計由此形成了極為復雜、交錯與相互影響的艱難處境。這些缺陷也必然在企業實踐運作中有所反映,它也可能會引來種種對設計創新的質疑、抵制、否定甚至投機等的聲音,所有這些因素最終都會對企業或者行業的創新處境有所影響。國內現代家具行業出現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發展傳承的斷層,一味尋求高生產、高銷售,忽略了家具本身所要承載的文化性。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具行業在世界范圍內需求量全面增速發展,特別是現代新型材料的出現及運用,家具的更新換代速度和需求量都在不斷加快。隨著人類面臨的生態環境危機,全球性的木材供應日趨緊張,在國內的家具生產中已不能夠大批量的生產傳統的中式家具。這就需要在材料的選取中多做考慮,以傳統中式文化為理念并結合現代新型材料的出現,造型上考慮到批量化生產的便捷性,工業化的批量生產要求零部件設計的標準化等方面的考量。因此,未來世界家具發展的方向必定是朝著集文化、生產、材料、功能等多項合一的高科技型智能化生產方向發展[5]。
3工業4.0背景下現代家具對傳統中式家具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21世紀后,網絡信息化擴大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也接受學習了全國各地的特色家具文化歷史,這也催促了家具行業設計模式及競爭力度。到現代,中國現代家具行業生產模式也發生了本質性改變:由傳統的手工制造轉變為工業化批量生產;工廠批量化、標準化的生產方式基本替代小產量、作坊式的產業結構。隨著本土化、民族化設計理念的提出,在國內某些地區已經出現了一些成熟的現代家具產業基地,其旨在于對傳統家具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其影響力度也漸漸能夠與國際知名品牌相媲美。這些企業除了在家具的種類、加工工藝等方面對傳統文化有所創新外,同時制定出一整套關于新材料的應用、生產、檢測的現代體系[6]。工業4.0將涉及家具制造過程中的設計、制作及生產、服務等信息數字化、網絡化及智能化,形成人與家具、家具與家具相連的大世界,大規模低成本的定制化生產將成為可能。因此,中國家具行業要想長遠發展就必須結合智能化優勢全面考慮各項因素:首先,應注重及提高家具設計的原創性,提高家具設計行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深入全面研習中式傳統文化的精髓。通過家具這個載體,再一次把中國傳統文化運用到設計當中,提高產品的文化辨識度、視覺感,使中華文化再一次發揚光大、源遠流長。其次,結合當前新技術的優勢完善生產機制與規模,做到大批量生產與小批量定制化相結合。再次,結合當前新材料的出現對家具材料進行資源整合,結合新型材料對中式家具形制進行再創新。如在中式家具中加入玻璃、金屬、塑料等,既保留中式家具的形態特征又在其沉穩、厚重的特性中注入通透、靈動的視覺感受,滿足了當代人的審美需求及材料的充分使用,給家具產品賦予了強烈的時代性、人文性及民族性。最后,還需考慮到后期產品的維修及軟性服務等,保證產品的使用壽命及客戶對產品使用的滿意度。要做到對中式文化的良好傳承及發揚是與設計息息相關的,設計的創新又與歷史文化的發展緊密相聯。傳統中式文化為家具的再設計、再創新提供理念基礎,而對家具的設計是對我國中式文化的物質性體現,文化與設計是相互影響、共同發展,我國中華文化的多元性也使家具的造型呈現多元化的表現形式,這是我國家具設計行業的潛在優勢,未來我國家具行業必將呈現多姿多彩的發展趨勢,形成廣大的中式家具行業網絡,使中式文化的未來越走越遠。
4結語
全球化、網絡化、智能化在高速發展甚至滲透到各行各業、方方面面,設計的發展也越來越趨于同質化,帶有強烈民族性的文化特色正在逐漸走向消亡,中式家具的發展也受到了嚴重的撞擊。在這種大背景下,中國家具行業需要重拾文化自信,重視民族性文化的保護、傳承與發揚,把中式傳統家具文化經過再創新、再設計,與當前社會經濟、技術、文化相融合,重點要深度研究中式家具文化,在設計過程中須要注入一些藝術符號、造型及語言來體現本民族性,探索設計出既具有中式傳統藝術美感的家具形式又與當今智能信息環境融合體現當前時代新型美感的現代中式家具,制定一條有開發創新、生產與市場消費緊密結合的家具產業之路。
參考文獻
[1]謝文娟.對現代中式家具設計理念的探析[D].[碩士學位論文],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8.
[2]陳于書.家具史[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
[3]鄧航蕾,郭林森.中國古代家具的典范——明式家具的設計美學[J].美術大觀,2001,12:113.
[4]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358.
[5]吳智慧.工業4.0: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新思維與新模式[J].家具,2015,(1):1-7.
[6]徐廣林,林貢欽.工業4,0背景下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新思維研究[J].上海經濟研究,2025,(20):207-223.
作者:劉玉賢 嵇立琴 單位:南昌航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 上一篇:大學生創業面臨法律問題分析
- 下一篇:大學生創業初期流動性風險防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