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內導向識別設計思考
時間:2022-02-23 03:24:00
導語:大學校園內導向識別設計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導向識別系統是二十世紀90年代中期在銘牌行業中出現的一種全新的稱謂。它適應了社會的進步和管理的需要,標志著銘牌的發展,已經從初始的依附產品、針對產品而作出的功能提示,擴展到更大的空間,在大的空間范圍內,要識別定位的功能,就需要銘牌發揮導向的作用。它可以對建筑物樓宇的功能作出系統的說明,也可以對園區范圍的戶外作出指示性或公益性的告知。
之所以把這樣的標識稱之為系統,正說明它的功能與作用,已不是某一個孤立的牌子所能完成和代替的,而是以某一特定的范圍,按照一定的關系所組成的整體而設定的一整套的標識內容。就目前的情況,對公眾關系比較密切的導向系統,大致可分為醫療機構、辦公樓宇、社區場所、商場超市、旅游景點、酒店賓館、車站機場、教育系統等幾種具有代表性的類型。
就當今社會來說,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單調忙碌的工作程序,緊張的生活節奏,正需要在我們的工作生活環境中需要一些有藝術感的清晰明了的導向識別系統,以至于使我們能夠準確的判斷出自己需要的同時,能夠欣賞到具有一定藝術欣賞性的符號,完善的導向系統可以使人快速、順利的到達目的地,是人與空間之間溝通的橋梁。
從古代酒樓店鋪的幌子到今天馬路上建筑內的導向識別系統,伴隨著文明的進步,與人們欣賞水平的提高,最初只是象征性的,將要表達的內容用簡單的圖形符號、記號或文字作為主要的傳遞方式。時至今日,很多發達國家的公共導向識別系統在全國標準化發展的同時也在向著藝術化、個性化的風格發展。在日本,導向識別系統設計已經系統化,細分化。并將導向識別系統設計與學校的軟硬件結合起來,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學校特色的視覺識別形象。我認為,導向識別是一面鏡子,透視一種形象;導向識別是一把尺子,檢驗了一種管理水平,導向識別是一種文化教育,襯托出了一種姿態;導向識別是無言的風景,在視覺的溝通交流中達到彼此的愿景。
1、迷失在樓宇之間的環境,
功能強大的校園生活空間以及優秀的教學資源整合等等,這些從根本上展示了一個現代化校園的風采。龐大的實體,面積如同學海,我們現在哪個點上?在哪邊?向左走還是向右走?向前還是向后?如果我是一個新生,如果我是一個觀光者,怎么樣的一種方式能讓我到達我想去的地方,問路嗎?太多現代化的大學校園缺乏一套規范的、有自己特色的導向系統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2、作為一個參觀者迷失在清幽之處
作為一個參觀者漫步在校園的時候,難免我們總會被沿途景觀所吸引,我們渴望更多的了解與溝通。但事實上,在眾多大學校園里,根本就不具備完善的景觀導向標識,我們想去的地方看不到,即使到達,在諾大的校園里,我們還是會迷失很久。因為沒有完善的景觀導向標識,我們走了很多彎路。
3、當我們置身于多功能的大樓里的時候
在多功能的大樓里,我們需要一目了然的看到關于該大樓的綜合信息,我們想一步到位就知道自己想去的部門、科室,我們想知道各樓層的信息。但事實上,相當多的學校在這方面表現相當欠缺。樓層信息不明了,具體方位表現不明確,對于訪問者很不方便。
4、特色的導向識別
不同的大學所在地域不同,學校也有不同的歷史。大多數學校在導向設計上缺乏特色。
5、導向標識的制作
相當多的院校雖著力導入自己的標識導向系統,但由于對行業情況的不了解,對造型材料等情況把關不夠,最后所產生的效果很難如人意。不確切的材料、造型的運用從很大程度上傷害了校園本身所具有的氣質。校園標識導向系統應根據學校的優勢定位為出發點,在切于校園本身特點的前期下進行展開,所有的標識造型、材質的運用都應該進行充分的研究,要表現其個性的一面。傳統的校園導向標識只注重"標識",即標記當前的位置、區域、空間,而現代的導向標識則同時注重"導向"。在過去,大多數的導向牌都由建筑部門來設計,有的甚至是標牌制造商來設計,這樣就會導致整個導向系統沒有統一的規劃??梢?,在相當多的綜合大學里,導向識別系統還處于混亂階段,非常有必要實行一套統一、規范化的系統,從客觀上改善學校的品牌形象建設,樹立良好對外形象。
那么,對以上所闡述的導向識別系統的幾個典型問題加以歸納,進一步明確:
1、在必要的位置沒有設置導向識別。
2、多數的導向設計并沒有從整體上進行設計,沒有統一的視覺效果,每一個區域的導向系、統設置都有不同,甚至大相徑庭,因此缺乏整體認知感。
3、校園內不同的院系導向設計之間缺乏關聯,部門和部門之間也也沒有類別的區分。
4、大學校內的導向系統主要以文字為主進行設計,缺乏形象圖形的藝術美感,不能引起受眾的注意。
5、缺乏特色的導向識別系統。
6、導向標識的制作材料與造型設計缺乏設計感。
當前國內有少數大學開始慢慢的將CIS引入學校的品牌建設中來,這是因為學校塑造了自身形象,通過統一的視覺識別設計,運用整體傳達溝通系統,將學校的辦學宗旨、教學方針等信息傳遞出去,以凸顯學校的的個性和精神,在對外交流中建立一種雙向互動式溝通關系,從而使其他同類單位產生認同感和共同價值觀。
二、綜合大學校園內導向識別系統存在問題的解決途徑
今天的中國,城市景觀面貌發生翻天覆地變化,與國外先進國家的城市景觀的發展距離也在不斷縮短。雖然綜合大學校園內導向識別系統在環境建設中有了很大的發展,但在設計的整體性、觀念的更新等諸多方面尚存在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其中,較為突出的問題是缺少系統、規范、效力性高的導向識別系統。比如,很多綜合大學的建設千篇一律,單調雷同,缺乏特定環境的文化內涵和鮮明突出的形象特征。總體言之,我國大多數綜合大學校園內導向識別系統設計遠遠跟不上高校發展的時代步伐,各種標識系統設計也滯后于我們的大學的現代化建設,因此,提高我國綜合大學校園內導向識別系統設計的質量勢在必行。
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
(一)重視設計感的表現
綜合大學校園內導向識別系統區別于一般性的商業設計。雖然它的某些手法或形式可能和部分商業設計較為相似,有一定的宣傳作用,但性質是完全不同的?,F今在我們的很到大學里還有很多識別系統還僅僅停留在"能夠說明問題"的程度之內,而對于造型、色彩、文字、設計等不論是政府負責人還是設計人員都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二)重視規范性、統一性
首先,設計要有系統的視覺識別。在設計過程中,參與設計的所有成員必須統一思路、統一宏觀與細節,除了在設計概念方面的一致性外,還需要制作統一的標識手冊,其中包括:標準用色、標準字體、統一的設計形式、統一的尺寸、統一的材料、統一的規劃方案等等,以確保施工過程的準確無誤和設計的完整性。
(三)重視地區或本校的文化特色和歷史背景
蘇州大學所在的城市蘇州是最典型的中國江南歷史名城,有著聞名的江南水鄉文化,是國人以及外國游客最向往的城市之一。蘇州大學也是有著悠久的歷史,是國內著名的綜合大學之一,它的前身東吳大學。可是蘇州大學的導向識別系統卻很難找到江南水鄉特色文化的影子。
(四)重視延續性
環境是歷史的重疊。大學的發展以及成長歷程通過各時代的特征使它內在的環境產生連續的形象,給人以豐富的感受。必須適應時代的發展,反映時代的科學技術水平而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同時,地理環境、社會習俗、文化藝術、風土淵源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對大學的發展產生影響。因此,我們不能割裂歷史文脈,片面地追求全新的形式。
導向識別系統設計是一門綜合性的交叉學科,它是溝通和聯系人-環境-社會-自然的中介,直接影響人的生活方式。作為設計工作者來說,應該在從上述幾個關系層面入手,發掘導向符號的潛能,將人文、科技、社會等主題融入設計中,更多的傳達出設計師對社會的關注和對美的追求。
【參考文獻】
[1](美)韋恩o亨特著.環境景觀識別設計--都市o游樂o平面藝術[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6
[2](美)萊斯利o蓋勒里o迪爾沃茲編輯,蓋爾o迪伯勒o芬克,文字撰寫.公共環境標識設計[M].楊曉峰.等譯.合肥:科學技術出版.2001,9
[3](中)趙云川,陳望,孫愷,于清淵編著.公共環境標識設計[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4,11
[4]胡平.城市視覺識別導向系統的設計理論與開發應用[D].天津:天津工業大學,2005年
[5](中)周銳,黃英杰,鄒一了著.城市標識設計[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11
- 上一篇:探究加強農村環保的迫切性及措施
- 下一篇:政府間財政資源合理配置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