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資金審計管理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11-27 08:41:03

導語:扶貧資金審計管理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扶貧資金審計管理問題及對策

[摘要]局部貧困問題一直是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為了能夠實現局部地區的脫貧致富,財政部門不斷地加大了資金的投入,但是在扶貧資金使用的過程中存在著使用效率低和資金閑置以及違規使用等一些問題,導致扶貧資金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應用,因此,文章對當前扶貧資金審計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扶貧資金;審計;管理;對策

財政扶貧資金是指國家未來能夠有效地改善局部貧困地區的生產和生活條件而設立的專項財政資金,設立扶貧資金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有效地提高貧困地區的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進而加快我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步伐。但是當前通過相關數據的分析和調查,我國財政部門設立的扶貧資金并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在資金審計管理中存在一些問題,導致扶貧資金被挪用和違規使用的現象始終存在。因此,應從扶貧資金審計監管的獨立性和全面性方面入手,利用科學有效監管的方式建立和健全扶貧資金審計監管體系。

1扶貧資金審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1扶貧資金監管主體為政府,缺乏獨立性。(1)扶貧資金的監管并沒有建立起科學完善的管理體系,主要原因是由于財政資金在管理的過程中政府處于主導地位,具體來說,財政審計資金的常規和專項的審計工作都是由同級別的審計機構進行審計,對于扶貧資金的使用和落實情況更加注重的是事后審計和評價。但是由于同級審計部門歸同級政府管理,導致審計缺乏獨立性,審計結果存在一定的質疑。(2)審計的力度有限,扶貧資金審計正常的程序應由審計部門委派專業的審計人員進行異地審計,但是專項審計針對的都是大型項目,扶貧資金項目審計缺少專業的工作人員,審計時間間隔較長,不能真實地反映扶貧資金的落實情況。1.2扶貧資金項目繁多,渠道多樣,扶貧對象基礎數據管。理缺乏真實性和有效性扶貧資金是由財政部門下發的對貧困地區實施補助的專項資金,但是由于扶貧資金涉及的金額和數量較大,需要運用到不同的扶貧項目中,這對于扶貧資金審計管理工作就需要針對扶貧的具體項目和資金金額進行明確。但是,在當前的扶貧資金審計管理工作中對于扶貧對象的基礎數據管理缺乏真實性和有效性,導致扶貧資金無法具有針對性的利用。1.3審計監管的范圍不夠全面深入,外部監管難以到位。對于扶貧資金在使用上存在著點多和使用面廣以及使用環節多等一些特點,而在管理的過程中對于政府部門之間工作的協調性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實際工作中涉及政府不同的部門,部門之間的信息難以實現共享,導致扶貧資金在下撥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包括資金挪用的現象經常發生,這體現了審計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和漏洞,導致外部審計監管難以深入審計工作當中,審計工作的科學全面性受到一定的限制。1.4審計監管中重點關注監管方式,沒能實現切實的監管效果。扶貧資金的發放是為了能夠有效地改善貧困地區人口的生活質量、擺脫貧困的重要力量支持,同時也是貧困地區人們擺脫貧困的重要渠道,這是我國一直關注的重點問題,但是扶貧資金發放的規模和數量較大,在審計的過程中使用傳統的單點離散局部審計無法實現良好的審計效果,因此,相關部門應不斷地創新審計管理的方式,利用數字化和計算機化等先進的科技作為基礎,不斷地提高審計工作數據的多維分析,促進審計管理更加可行有效。

2扶貧資金審計管理提出的意見和對策

2.1擴大審計主體,提高扶貧資金審計的獨立性。扶貧資金的審計工作主要以政府部門為主導,從社會層面上看,主要是由資金的公共性來決定的,國家對于貧困地區生產和生活質量的關注程度不斷提高,對扶貧資金的發放數量也在不斷地增多,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對扶貧資金審計管理工作的要求。增加審計主體并積極有效地引入先進的注冊內審師和注冊會計師等專業人士參與到審計工作當中,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審計工作管理的專業化,同時也有效地緩解了審計過程中存在的一些矛盾。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利用科學合理和公開透明的招標程序,這樣才能篩選出科學有效的審計資源,從而有效地實現完善審計主體的作用,避免出現同級招標選擇情況的發生。同時對于審計工作人員的薪資應從同級政府當中分離,從而實現設計結構的科學公正性。為了能夠更好地實現審計結果的公正性,應建立異地交叉審計的方式,這樣不僅可以極大地減少審計成本,同時還能夠建立起良好的審計平臺,充分發揮審計工作人員自身的職能作用,在審計監管方面具有足夠的獨立性。2.2加強扶貧數據的運用和分析,增強扶貧審計質量的權威性和透明度。審計管理部門應利用當前先進科學技術和管理方式加強對扶貧資金的數據分析,明確扶貧的具體對象和具體項目,這樣才能保證扶貧資金能夠切實有效地落到實處,同時審計管理部門應通過利用專業的審計工作人員和審計方式增強扶貧資金審計的質量,并通過有效的監督管理方式提高扶貧資金審計監管的權威性和透明度。另外,還需建立起科學完善的考核機制和評價體系,對于扶貧資金使用效果明顯的干部和地區,從提拔任用和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優先和照顧,對于扶貧使用效果不夠明顯的干部,應追究其責任,建立起具有競爭意識的考核體系。2.3建立健全扶貧資金監管體系,加強審計監管的深度和力度。扶貧資金審計直接關系著財政扶貧資金的利用和落實情況,但是在具體資金落實的過程中卻存在許多的弊端,這主要是由于扶貧資金審計管理的監管制度欠缺,要想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現象,就需要建立起科學完善的扶貧資金監管體系。根據扶貧資金量,利用資金多渠道及多層次的特點,合理地劃分各級審計管理范圍,并優先安排扶貧效果明顯的項目,使扶貧資金能夠層層地安排并合理地使用。首先,要構建起完善的資金審計監管流程,對扶貧資金的立項和項目實施進展進行跟蹤監管,并且對實施效果進行評價,這些環節缺一不可,并且需要進行緊密的聯系,這樣才能建立起完善的扶貧資金監管整體,從而對監管中存在的漏洞進行彌補,同時能夠有效地避免扶貧資金在分配使用過程中偏離主題以及資金被挪用等情況的發生。其次,應對扶貧資金發揮社會效用的層面上進行分析,這樣能夠更加全面地完善扶貧資金審計監管體系,對于不能進行量化的生態效益問題,應構建起特別的評價標準,促進扶貧資金管理體系不斷地完善。2.4創新思維方式,提高扶貧資金審計管理的時效性。傳統的扶貧資金管理方式較為落后,導致在實際工作中工作效率較低。因此相關部門應創新傳統管理方式,將先進的管理方式引入扶貧資金審計管理工作中,使扶貧資金審計管理工作逐漸信息化,形成數字化的項目管理基礎模式。大數據思維為審計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針對扶貧資金使用的多樣化和使用范圍的廣泛性的特點,應從整體的角度出發,對扶貧資金使用的情況及相關的數據進行搜集和整理,使扶貧資金的使用能夠通過數據進行多維的分析,提高了審計效能的同時,審計監督也實現了科學化和信息化。

3結論

扶貧資金審計管理工作對扶貧資金的具體使用情況能夠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監督,可以使每一筆扶貧資金具體落實到貧困地區,在扶貧資金審計過程中,相關審計部門應嚴把審計的重點和質量關卡,這樣才能有利于提高扶貧資金的使用效率和扶貧成果,真正幫助我國貧困地區脫貧致富。

參考文獻:

[1]杜永紅,史慧敏,石買紅.大數據背景下精準扶貧的審計監督全覆蓋研究[J].會計之友,2017(20):106-109.

[2]朱智鴻,趙明華,陳文紅.政策跟蹤審計相關問題思考與對策建議[J].財會月刊,2017(12):91-96.

[3]王海兵,王慧秋.實現國家審計全覆蓋的挑戰與對策研究[J].財會通訊,2017(31).

作者:李清雄 單位:福建省仙游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