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審計內部控制路徑探索

時間:2022-06-20 09:26:26

導語:國家審計內部控制路徑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家審計內部控制路徑探索

摘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要求提升到了新的層次,本文重點分析了國家審計工作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特點和現存問題,對國家審計推動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路徑進行了探討。目的是希望通過提高審計能力,促進行政事業單位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審計;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國民經濟總量的不斷增長,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經費逐年增長。充足的財政經費給行政事業單位日常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促進了很多工作的開展。但是,也隨之出現了濫用財政經費的問題。因此,重視審計工作,利用審計推動完善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是有效規范化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促進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高效發展的有力手段。本文探討國家審計推動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路徑。

一、基本概念

國家審計是指,在傳統的單位預算支出審計、財務合規性審計等工作的基礎上,在嚴格規范財政資金使用和國有資產管理的基礎上,對政府部門參與社會經濟活動的范圍與內容進行約束。因此,國家審計包含了對使用財政資金的政府部門利用國家資源、履行公共職責的各類活動。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是指為了實現單位的內部控制目標,所采取的規則制定、程序設置和措施推廣等活動,通過規范化單位的經濟活動,實現對可能發生的風險的防止和管控。主要包括五個要素:1.控制環境。內部控制的首要要素是控制整個單位的環境,包括組織架構、人力資源和價值觀等。由于歷史因素,事業單位存在一些一崗多人、人崗不匹配以及虛設崗位等問題,另外人員招聘的機制還很落后,使得事業單位人員的素質與職能不匹配。由于財政撥款等原因,單位內部的價值觀普遍比較消極,對資金使用的內部控制理念缺失,資金利用率和利用效果較差。2.風險評估。目前,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還普遍停留在資金??顚S?、財務數據審核、資金使用情況的審查層面,即多采用事后監管的方法。而對于早期的風險預測和評估都沒有建立單獨的機制,因此應對風險的能力較差。3.控制活動。由于行政事業單位的崗位設置比較落后,內部財政資金申請、使用以及審計流程比較復雜,層層審批不一定能夠加強對資金使用的監管、提高風險預測能力,反而會造成管理混亂,相關制度無法徹底貫徹執行。4.內部溝通。目前,行政事業單位大多還采用紙質簽字的方式完成日常審批,盡管采用了一些辦公自動化系統,但仍以簽字作為最終依據。事業單位不同層級之間的溝通機制,使得大量信息溝通不暢或沒有溝通的情況存在,導致日常工作效率比較低。5.內部監督。在行政事業單位內,監督部門一般為內設部門,與其他業務部門、綜合部門平級,因此在日常工作中,監督部門很難有效履行監督職責,真正對相關工作完成監督。另外,監督部門的人員素質普遍也不能適應崗位的要求。

二、利用國家審計推動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路徑探討

通過引入國家審計工作,優化和改善行政職業單位內部控制,可以實現財政資金利用率的提高,同時彌補單位內部存在的管理漏洞,督促提高人員的工作能力,優化單位內部的工作環境。1.提高內部審計工作積極性。工作的意識和積極性,是開展工作的基礎。調動事業單位內部人員對于審計工作的積極性,增加審計工作活力,讓每個人都主動參與到審計工作中來,是審計開展的重要基礎。通過調動積極性,同時配合合理的獎懲制度,使每個人都積極思考內部控制工作,思考資金的有效利用問題,通過每個人的努力實現單位經濟利益最大化的目標。2.健全內部審計工作體系。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獨立的內部審計工作體系,是開展工作的重要保障。只有完善內部審計工作體系,成立專門的部門專職開展審計工作,實現財務、審計的分離,完善內部監督管理機制,才能實現審計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3.完善審計工作標準。有法可依、有標準可以參照,是開展審計工作的重點。審計工作切忌根據單位內部情況胡亂調整,而必須堅持正確的工作行為。不同的行政事業單位業務也不同,因此單位領導層要在嚴格執行國家審計標準的同時,從本單位實際出發,制定一套切合需要的、行之有效的審計標準,并在內外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嚴格遵照執行。絕不可出現內外標準不統一、不同級別人員標準不統一或不同項目執行標準不統一的情況。4.提高審計工作者的工作能力。新時期的國家審計工作,特別是行政事業單位不斷改進的審計工作模式,給審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審計工作者應當不斷堅持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從而更好的適應崗位要求。另外,單位也應當加大對高素質人才的招聘,提升本單位的審計工作水平。適時引入新的專業技術人才,有利于單位審計和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根據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在新時期下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工作迎來了新的局面,傳統的內部控制手段已經不再適用。

目前,內部控制審計工作發展還不成熟,還沒有建立統一、科學、有效的標準,同時在各個單位內部的應用還很少,可參照分析的案例較少。但是,為了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率,提升內部控制工作能力,提高日常辦公效率,需要提高內部審計工作能力。只有不斷應用國家審計推動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才能使行政事業單位得到更好的發展。

作者:王小波 單位:鄭州市審計局

參考文獻:

[1]唐大鵬,李鑫瑤,劉永澤,高嵩.國家審計推動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路徑[J].審計研究,2015,(02):56~61.

[2]石玥.審計推動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路徑[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16,(2):33~34.

[3]包翠華,李敏鑫.淺析如何完善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J].當代會計,2016,(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