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會計內部控制有效途徑

時間:2022-10-15 11:04:37

導語:醫院會計內部控制有效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院會計內部控制有效途徑

摘要:內部控制是財務管理重要一環,通過內部控制能時刻明晰企業發展實況,引導其依據既定發展戰略優化配置發展資源,避免出現資源浪費、戰略失效等消極現象。新時代醫院進入市場經濟運營狀態,受市場供需關系影響,需在原有財會工作形式基礎上施行內部控制,推行財務管理,提高其財會工作效率,為助力醫院良性發展夯實管理基石。本文通過對加強醫院會計內部控制有效途徑進行分析,以期為充分發揮醫院內部控制能效提供依據。

關鍵詞:醫院;會計內部控制;有效途徑

醫院需積極發揮內部控制能效,通過高效落實內控工作,實現對醫院各項資源的控制、規劃、調配目標,使醫院各項資源得以物盡其用,醫院競爭力得以提升,助力醫院良性發展。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醫院經濟活動在內容到形式上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與此同時,財務風險何營運風險也不斷增加,傳統的內控制度已不能適應當前醫院發展所需。為此需醫院秉持實踐與創新原則,從自身發展實況著眼,分析醫院會計內部控制意義及存在的問題,以此為由分析提高其內控效用的途徑顯得尤為重要。

一、加強醫院會計內部控制意義

(一)夯實醫院管理基石,提高醫院財務管理能力。相較于以往財會工作而言,財務管理兼具運營決策屬性,內部控制作為財務管理重要一環,始終掌握醫院財務及各項資源配置實況,能依據醫院財務實況為其制定發展戰略給予指導,確保各項發展決策均有充足的資金作為支撐,使醫院財務管理能力得以提升,同時可優化醫院管理體系,凸顯內部控制施行價值。(二)降低醫院運營風險,提高其服務質量。醫院是面向病患服務的重要機構,為此其需通過施行內部控制,形成動態監管網絡,將內部控制滲入醫院運營各個環節,加強動態管控,確保醫院絕少出現運營風險,降低醫患糾紛發生幾率,使其服務質量得以提升,維護醫院聲譽,保障病患權益。(三)助力醫院穩健發展。新時代醫院運營體系發生變革,其需直面市場經濟沖擊,在市場經濟供需關系指引下制定發展戰略,助其良性發展,通過施行內部控制可有效降低財務工作風險,引導醫院資金及各項發展資源作用在有需要的地方,依據醫院發展實況配置相關資源,確保財會工作得以發揮積極效用,繼而助力醫院穩健發展。

二、分析醫院會計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醫院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至今我國仍未圍繞醫院會計工作制定完整且具有導向性的內控章程,這雖賦予會計內部控制自由、靈活特性,但無法助力相關工作完善健全,使其無法與醫院財會工作需求完全契合,醫院內部控制因缺乏統一規范及合理標準,降低其應用能效,無法發揮財會內控價值。(二)醫院內部控制內外監督機制不完善。內部控制是確保醫院會計工作目標有效落實重要一環,怎樣確保醫院內部體系發揮效用,避免出現包庇不良財會行為消極現象,成為當前醫院需要迫切思考的問題之一,造成該問題較為突出的主要原因在于,醫院缺乏內控意識,未能充分發揮財務管理效用,內部控制無法深入落實到醫院管理進程中,與醫院發展體系相互脫離,使其無法發揮內外監督能效。(三)內部控制人員專業勝任能力欠缺。相較于以往財務工作形式而言,財務管理對工作人員要求更高,不僅需其掌握會計實務,還需具備管理能力,能通過管理規避財務風險,制定科學高效的醫院發展戰略,然而當前許多醫院財會工作人員對內部控制的系統性了解較為淺薄,使得內控執行容易出現偏差,且財務人員在對其他非財會背景的人員進行內控制度推廣和宣教時,可能表達不到位,導致內控無法全面、深入開展。作為醫院內控制度推廣的財務人員,提升自身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非常必要。

三、加強醫院會計內部控制的有效途徑

(一)優化醫院內部控制體系。醫院需依據自身發展實況及切實需求,制定科學、全面、具體的內控制度,確保各項內控工作有據可依,引導內控工作人員發揮各自效用,結合內控制度、醫院內控環境及相關財會工作內容,建立醫院內控工作標準,使其內控體系得以優化,確保醫院內控目標得以落實。例如,醫院可在建立內控工作機構基礎上,面向其運營各個環節建設內控小組,從縱向上建立醫院內控體系,各個內控小組需加強聯系,建立橫向內控體系,使各個內控小組成為內控機構活躍在基層的最小“細胞”,擁有時刻掌握醫院發展狀況,為制定財務管理決策奠定基礎。(二)強化醫院內外監督機制。醫院作為處于市場經濟競爭浪潮的民生機構,需通過做好內外監督工作,發揮醫院內部控制能效,使醫院內部與外部發展環境均處于其掌控之中,凸顯內部控制監督功能,助其依據醫院內外部環境調整內控方略,賦予內部控制規劃活性,使其能結合醫院發展實況做出靈活調整,使其能更好應對市場經濟挑戰。例如,醫院可以既定發展周期為導向,對內引導內部控制做好會計審核、財會管理監督、財務分析統計等工作,開展自我評價,出具自我評價報告。內部監督檢查人員需及時跟蹤內部控制缺陷整改情況,就發現的重大缺陷及時向分管領導報告,建議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使內控監督機制更為完善,為提高其財務管理能力奠定基礎。(三)提高財會工作人員綜合素養。財會工作人員需具備極高的專業能力,除可以靈活運用會計實務等相關知識外,還需具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能掌握醫院發展動向,將其與醫院財務實況林立而論,充分發揮內部資源配置及管理能效,提高醫院競爭力。財會工作人員需具備極強的職業道德,明晰財務管理重要性,積極開展內控工作,確保醫院內外監機制發揮效用,為此醫院可定期組織財會工作人員學習先進財務管理知識,引導其樹立內部控制意識,制定激勵機制,達到提高其綜合素養的目的[3]。

四、結語

綜上所述,為使醫院能有效發揮會計內部控制價值,需優化醫院內部控制體系,強化醫院內外監督機制,提高財會工作人員綜合素養,使當前醫院中存在的內部控制問題得以解決,在提高醫院管理質量同時助其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淑萍.淺談加強醫院會計內部控制的有效途徑[J].財會學習,2018(9):251.

[2]蔣曉潔.淺論醫院會計內部控制中的問題與對策[J].財會學習,2018(13):249.

[3]佟亞平.完善醫院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探討[J].財會學習,2018(17):251,253.

作者:常婷 單位:湖州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