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下醫院財務內部控制辦法

時間:2022-11-22 09:03:24

導語:信息化管理下醫院財務內部控制辦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化管理下醫院財務內部控制辦法

摘要:文章針對信息化管理醫院財務內部控制辦法進行了全面性的探討,首先分析了當前醫院信息化管理模式下財務內部控制工作的主要問題,然后就其完善措施進行了研究,希望可以為醫院財務內部控制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信息化;管理;醫院;財務;內部控制;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與科學技術的進步,各行業領域在其運行與發展過程中開始滲透先進的科學技術,全面促進了企事業單位生產、經營以及管理工作的水平,大數據時代隨之到來。

一、當前我國醫院信息化管理下財務

內控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

1.工作人員缺乏對信息化財務內控工作的全面性認識。目前我國醫院財務內控工作都普遍存在工作人員對信息化財務管理認識不足的問題,部分工作人員對信息化財務內控的含義與目的認識不足,還有一些工作人員對該項工作的認識存在錯誤,甚至片面性的理解為財務信息化管理僅是利用計算機進行各項財務數據的統計和整理。雖然目前多數醫院的財務內控工作都已經完成了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普及,但是仍有不少工作人員的內控管理意識過于傳統落后,其工作水平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當前醫院內控管理工作需求,與信息化管理下醫院內部財務控制的目標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2.缺少完善的信息化財務管理終端體系?,F階段我國多數醫院雖然已經在門診收費、院長查詢、住院收費以及藥品藥房等信息化管理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是從信息化的角度來看,這種管理模式實際上并不適用于醫院的長久性運行與發展。由于相關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專項人才以及軟件系統的約束,財務管理在與信息化管理模式相互結合的過程中會逐漸出現相應的問題,例如醫院各科室之間信息共享問題上的缺陷等,很多潛在的問題無法及時被發現,影響管理工作水平。

3.缺乏完善的財務內控管理體系。目前各地區醫院財務內控管理水平普遍不足,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與監督制度體系,這為一些投機取巧的工作行為、甚至是一些違反法律行為的產生提供了契機。另一方面,院方對財務管理工作風險缺少警惕性,無法保證財務內控管理與監督制度體系的全面落實。長此以往,就會導致財務內控管理工作的形式主義,財務信息缺乏真實性、全面性、時效性,加上監督機制的不健全,嚴重限制了醫院財務工作的有效開展,同時也不利于各部分管理環節之間的緊密銜接。

4.信息化管理模式下的風險意識欠缺。我國醫院財務內控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應用時間相對較短,很多環節還有待通過實踐進行檢驗,工作人員缺乏信息管理的風險意識,對財務信息系統的更新操作不夠重視,隨著醫院各系統接口不斷增加,以及網絡狀態和系統運行狀態等的影響,病毒入侵了隨之提升,不利于財務內控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全面落實,同時也嚴重影響了各科室之間的信息實時共享。

二、完善醫院信息化管理下財務內控工作的有效措施

1.加強對信息化財務內控工作的全面性認識。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與先進的科技在各行業領域中的應用于升級,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發展顯然已經成為一種必然性的趨勢,因此院方一定要對該項工作予以充分重視,加強對財務管理人員的信息化專項培訓,加強管理人員對醫院信息化財務內控工作的全面性認識,不斷更新信息化管理工作理念,提高專業素養,建立一支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管理隊伍,保證信息化財務內控管理工作的高質量落實。

2.加強對醫院賬目核對工作的管理。首先,在賬目核算方面,務必要認真落實各項收費票據的管理,工作人員領取票據一定要生成詳細的記錄,票據使用后進行仔細核對,核對無誤后將信息輸入計算機系統,然后及時銷毀。其次,在醫保信息管理方面,醫院的醫保系統每天都需要進行大量的收費工作,工作人員一定要做好醫保賬目的詳細記錄、檢查以及相關票據的管理,避免由于收費操作失誤或者票據管理不當而引發不必要的麻煩,此外還應堅持定期與醫保中心進行賬目核對,使醫院與醫保中心的相關數據始終一致。

3.加強醫院藥品的核對管理。藥品的管理是醫院財務內控工作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藥品種類及數量較多,每天對患者的藥物發放量較大,通過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應用能夠提高藥物操作的準確性,將藥物操作進行詳細記錄,不但降低了藥物的管理投入,同時也使賬目變得更加清晰準確,有效防止了徇私舞弊問題的出現。除此之外,還需將藥品及賬目管理工作分成若干部分,交由不同工作人員管理,以此形成相互監督作用,一旦出現任何問題也可以快速找出責任所在,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4.建立完善的信息化財務管理終端體系。在醫院的信息化系統中安裝醫療檢查設備的漏費控制系統,從源頭部分對收費管理漏洞問題進行控制和管理,同時在門診收費以及住出院收費環節中逐步融入電子病歷以及醫療設備信息控制等技術,加強對醫院各環節收費工作的管理,防止投機取巧以及徇私舞弊等問題的產生,保證醫院良好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

5.建立健全支出業務各項規章制度和崗位責任制。首先,制度體系中一定要體現出各個部門與崗位的職責、權限、確保支出的申請與審批,審批與執行、執行與審核、審核與付款結算等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合理設置崗位,加強制約和監督。嚴禁由同一部門或個人辦理支出業務的全過程,各項支出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包括開支范圍和標準等。按照國家有關財經法規和制度的規定,明確支出事項的開支范圍及其標準,符合標準的才能予以確認,核算。其次,應建立和規范成本核算的程序和方法,建立成本考核指標體系、成本分析評價體系和成本信息反饋體系,客觀評價經營成果和經營行為,提高醫療機構經營質量。對一切開支都應當精打細算、合理安排;提倡勤儉半失業,反對鋪張浪費,節約每一筆經費,少花錢,多辦事。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最后,應制定支出及成本費用的申請、審批、審核、支付程序等制度。對審批的權限和級別進行規定,審批人必須在授權范圍內進行審批,經辦人必須按照審批意見進行辦理。對于重大支出事項,必須履行集體審批制度。

6.提高財務管理工作風險意識,確保網絡系統的安全性。在當前信息化時代背景之下,醫院財務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落實也要注意各項財務信息的安全,工作人員一定要提高信息風險意識,確保各項財務管理工作的安全落實,防止醫院經濟的流失。很多醫院都借助信息化技術手段為各個部門與科室建立了相應的計費信息存儲系統,以此對患者的就診與治療信息進行儲存,同時生成詳細的電子病歷,各科室可以實現患者信息的處理與共享,這些都是以數字信號的形式進行存儲與傳遞的。網絡通訊的屏蔽性能好,減少信號衰減,防止他人接收泄露的電磁信號,防止病毒造成的系統癱瘓以及電子病歷等重要資料的丟失。

三、結語

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我國多數企事業單位已經逐步實現了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普及,就醫院而言,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應用有效控制和降低了相關工作的錯誤率,大大提高了醫院的管理與服務水平,尤其是醫院財務的內部控制部分,實現了醫院資金成本投入的有效控制,提高了資金利用率,對于醫院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實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張麗麗.淺談信息化管理下醫院財務內部控制辦法[J].中國市場,2016(23).

[2]許衛明.信息化管理條件下加強醫院財務內部控制的思考[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01).

[3]陳宏.對信息化管理下醫院財務內部控制的研究[J].求醫問藥(下旬),2012(03).

作者:錢臻 單位:南京市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