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公司審計風險研究

時間:2022-12-19 10:47:09

導語:家電公司審計風險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家電公司審計風險研究

在企業管理中,內部審計主要是以把控企業的風險管理作為基本導向,是家電公司改革中的重點內容和環節。內部審計旨在增強企業的價值、改善企業的運營獨立性、客觀性、準確性,在系統化、規范化、有效的風險防范評價程序的支撐下,能夠幫助企業及時改善在其風險管理中的問題。同時,及時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完善企業的治理程序,以此來實現企業戰略發展目標和規劃。但是縱觀目前我國家電企業內部審計的現狀來看,內部審計還尚不完善,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將是家電公司必須高度正視的問題。

一、內部審計和審計風險的概述

(一)內部審計。最初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對內部審計的定義是這樣的,他們認為:內部審計就是一種建立在獨立對財務的審查、對會計活動或其他經營活動進行審查基礎上的評價性的活動和過程。內部審計的實施,保證了企業經營管理的安全性、穩定性,能夠幫助企業處理財務與會計問題,并且還能夠為企業的經營管理問題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這一概念將內部審計工作的范疇進行了定義,認為內部審計是一項獨立的評價活動。隨著全球經濟的迅速發展,內部審計在企業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又重新修訂了關于內部審計的概念,即內部審計是一種客觀的、獨立的保證企業工作與咨詢的活動,企業進行內部審計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實現其價值的增值,提高其運行效率。內部審計的實施將對企業的風險進行管理,對企業的各項治理程序進行科學評價,為促進企業戰略發展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2003年5月,我國出臺了《中國內部審計基本準則》。其中,對于內部審計的定義是比較權威的,即內部審計主要是就指在組織內部存在的一個客觀的、獨立的監督與評價過程,通過對經營活動的進一步審查與評價,適當性、有效性、合法性的評價內部控制,最終為促進組織的目標實現奠定基礎。(二)審計風險。我國和國際準則中關于審計風險的定義是基本一致的,即所謂審計風險主要是指在會計報表中存在的一些重大的錯報、漏報問題,但是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后隱瞞事實和錯誤,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一種可能性。可以將審計風險分為固有風險、檢查風險、控制風險,企業的內部審計風險主要有客觀性、潛在性、普遍性、可控性等基本特征。

二、家電公司內部審計風險以及形成的原因

審計風險存在于家電企業內部,是一種客觀的事實,這些風險不僅具備審計風險的普遍性特征,也具備家電行業的自身業務特征。(一)審計客體的影響因素。在家電公司的內部審計工作中,社會對審計工作的支持度、認知度、審計的公信力、審計法律法規的構建等都將對其產生影響。首先,法規和審計制度影響帶來的審計風險。比如,A家電公司在其發展初期,主要是由公司內部的財務部門負責審計工作的,其主要的工作職責就是檢查企業內部的財務制度執行情況,如果出現一些財務舞弊案件,就先進行初步調查。隨著該家電公司生產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經濟業務的不斷升級,該公司成立了專門的、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但是直至該公司上市后,其審計部門還是隸屬于監事會。從實際的審計工作來看,該公司的審計部門的地位并不高,運行中審計部門歸屬于總裁辦,缺乏對財務部門的監督力度,也不能做到完全對董事會負責。其次,會計信息嚴重失真帶來的風險。會計信息的真假直接影響審計結果,并影響內部審計的客觀性、公正性。比如,張某是A家電公司某分公司的主要負責人,為了能夠獲得政績,為了自己能夠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獲得升遷的機會,不惜違反財務制度,在財務數據資料上玩起了數字游戲,從而造成該分公司的財務數據信息資料嚴重失真。隨著張某工作經驗和實踐經驗的不斷豐富,他指示財務人員造假的手段也越來越高明、越來越隱蔽。在審計工作中,如果審計人員稍有不慎,就無法真正洞悉該分公司在財務收支中存在的問題,從而錯誤判斷審計結果,最終影響了審計結果的客觀性、公正性,為審計風險的發生埋下了隱患。第三,審計對象的復雜性帶來的風險。隨著現代企業經營規模的擴大,很多家電公司實現了收購、兼并、合資、合作等經營方式。比如,某家電公司在成立之初只有三家分公司,隨著其規模的擴大,已經從原來的三家分公司拓展到36家分公司。這些分公司其中有控股分公司、全資子公司,不僅資本結構復雜,人員安排也十分復雜,隨著該公司分公司模式的多樣性,情況也越來越復雜化。這就要求該公司的審計人員必須深入細致地了解公司以前的實際背景、行業特點等,并切實掌握該公司的發展歷程,準確洞悉該公司的未來發展方向,這對于該公司的內部審計人員而言是一個非常艱巨的挑戰,稍有不慎就會增加審計的風險。(二)審計主體的影響因素。審計的主體主要是指審計機構、審計人員,這也是構成審計風險的重要因素,更是進行審計風險控制的關鍵環節。首先,審計手段的局限性帶來的風險。之所以會產生設計手段局限性風險,主要是由于在審計過程中缺乏明確的檢查范圍,對于審計的結果沒有處罰權、審計沒有執行權利造成的。其次,審計人員的思維定勢帶來的風險。內部審計人員對于本單位、本部門的各項規章制度、人員、流程、管理模式等非常了解,在為審計工作提供了一定便利條件的同時,也非常容易產生麻痹思想,從而簡化了相關的審計流程,或者是在審計人員思維定勢下對于企業已經發生的變化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從而增加了審計風險。

三、有效控制家電公司內部審計風險的措施

(一)不斷完善內部審計的運行體制。隨著我國家電企業生產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所面對的經營環境有了很大轉變。這些環境的變化要求企業內部的審計人員必須轉變觀念,樹立創新的審計工作意識,從制約審計操作行為為基本著眼點,及時完善、改進各項審計方面的規章制度,在完善、科學的內部監督機制的約束下,使家電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有法可依。比如,家電公司應完善審計復核制度,制定嚴格的、完整的審計處罰制度,為審計工作的制度化、日?;?、規范化創造條件。(二)加強對審計質量規范化的控制。防范審計風險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不斷規范審計程序、審計操作,在具體實施審計過程中,正確的審計程序、規范化的審計操作能夠有效防范審計風險的發生。比如,家電公司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審計方案,加強對審計前的調查工作力度,全面規范審計工作底稿,客觀而公正地進行審計評價。(三)構建全過程審計控制。隨著家電公司治理結構的逐漸完善,很多家電公司已經基本具備了全過程審計的條件,從管理的實際角度出發,也應該盡快實施全過程審計控制。但是在進行全過程審計控制前,還要求家電公司應該做好如下工作:強化符合性測試的重要作用、減少對審計風險的主觀臆斷。(四)盡快提升審計人員的綜合素養。有的家電公司的內部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職業道德素質、專業素養等還并不高,作為家電公司的領導者和管理者,應該根據目前企業的情況制定出長遠的審計人才培養計劃,加大培訓力度,盡快提升審計人員的綜合素養。這也是防范審計風險的一項有效措施。

四、結語

目前,很多行業和專業認識已經開始關注審計風險,家電公司應認清形勢,增強審計風險的防范意識,正視風險、研究風險,不回避風險、正確判斷風險,為促進家電公司的健康、穩定發展奠定基礎。

作者:李麗娜 單位: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