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企業審計質量原因探討

時間:2022-08-15 08:53:34

導語:影響企業審計質量原因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影響企業審計質量原因探討

一、審計質量的涵義概述

企業經營中,其審計工作的優質程度主要是以審計質量如何而言。審計質量可從廣義和狹義上去分,前者指的是審計工作的總體質量,主要指管理工作與業務工作相結合而言的;后者則側重于指審計項目質量。此外,審計質量也可分為過程質量和結果質量。前者較為注重的是整個審計的流程,其中,主要包括了從審計開始前的一系列工作至審計結束后的各環節的審計質量;后者則是指最后得出的審計報告的質量如何。二者呈現相互依賴的關系,也就是指,其審計結果是依賴于審計過程的,而質量結果如何又反映了質量過程如何。只有將審計質量涵義進行全面界定,并且深入理解,才有利于找出影響審計質量的不利因素,并采取措施解決,從而提高審計質量,促進審計事業的發展。

二、影響企業審計質量原因分析

1.內部審計獨立性不強

企業審計質量與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有關。獨立性作為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基礎和靈魂,對于保證審計質量來說是一種有效途徑。但是,當前我國大多企業內部審計獨立性并不強,主要體現在:(1)審計人員對于內部審計職能認識不清。實質上,內部審計職能的工作不單單是查問題、找毛病,而內部審計監督、服務、管理等職能也是審計工作的重要部分,如果對職能認識不清,會嚴重限制審計工作的開展;(2)審計人員思想松懈,缺乏競爭力。由于審計機構可以獨享審計權,故不用擔心競爭對手和業務來源,這樣就容易致使審計人員養成松懈,懶于去提升競爭力的心態,然后把心思放在只負責完成工作任務之上;(3)沒有充分認識到潛在風險。審計人員在對于耗時間、耗費的具體項目并不愿意深查,而是錯誤注重了搶時間、求數量之上。這樣避重就輕的工作狀況顯然是對于質量控制還打不到重視。

2.審計對違法違規現象處理不嚴

一來,審計機關對于違反了財經法規的經濟事項可以施行處罰,并且有權利進行處罰。但是雖然《憲法》和《審計法》將其權利賦予審計機關,但是在實際的審計工作中,由于其審計人員的審計意識低下、棘手問題不敢按照相應的處理方式大膽解決,故就會出現當出現審計違法違規時出現的軟處理現象。如當審計單位拒絕執行審計決定時,有些審計機關并沒有針對此而向人民法院提請強制執行的訴訟。這樣,一方面,縱容了審計單位,另一方面,影響了審計決定的落實。這樣寬松的處理法,難以發揮起審計單位的真正作用。二來,在我國的審計依據上,其依據彈性較大。由于審計法規的不健全,使得審計處理的結果往往是顯得較為隨意性。主要體現在,同一件違紀事項,其處理結果并非一致按照依據去處理,而是主要看審計者與被審記者之間的協商結果如何。

3.審計人員素質不高,參差不齊

就我國當前情況來看,企業內部的審計主要存在于財務會計方面,其審計人員隊伍素質高低不平。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在審計人員專業水平要求上越來越高。但是由于審計人員受其專業的限制,只在財務與審計知識上學習,其現代管理相關知識卻沒有去重視,這就使得審計人員的知識只局限在單方面,并沒有在各個方面都做到有所了解,那么復合型人才就更是少了。并且,一些企業的審計人員缺乏開拓創新的精神,對于風險意識較為淺薄,或是分析能力差,當遇到重大問題時不敢深究,導致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上降低了其質量保證度。

三、提高企業審計質量的幾點建議

審計質量作為關系企業發展與審計機關權威性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現時代企業經營中必須要注重的。只有提高了其審計質量,才能夠更好地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發展。

1.對其工作規范化,手段現代化

堅持審計工作的規范化,做到遵循國家擬定的條文條例而行事?!吨腥A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頒布,對審計業務及其作業過程進行了規范化。其中,包括了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中對于其審計業務都要一并遵循。并且,運用現代化手段進行審計工作、審計監督等其他相關工作。在當前,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的現時代,會計核算手段也正在日漸新穎,而以電子計算機為主要的會計核算手段取代了傳統的一把算盤一個賬本一支筆的低效率的會計核算手段。它的運用順應了社會發展的潮流,是現代審工作中普遍應用的一種會計核算手段。如果選用該先進手段,加上注重提升審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和計算機應用知識、以及培養其對新技術的使用和創新意識,不僅能夠改變審計人員的工作效率,還能夠提升其審計質量。

2.適當調整內部審計目標,擴大內部審計范圍

將加強企業管理、提升其經濟效益列入內部審計目標側重點行列中,并且審計的內容所涉及的領域要廣,如人事、市場營銷以及商務等。審計質量控制是一項重要工作,它不僅僅是依靠政府和相關監督部門所指定的規律、準則就可以實現質量控制的高成效的,各個部門、各個環節的內部審計工作所制定的審計質量也是要考慮進去的。例如,某企業在每個年度的審計計劃和其具體審計項目的實施,都要具有可行性,并且是要圍繞本單位的工作重心,以及群眾所強烈反應的問題來開展。對于所出現的問題要及時采取相應解決措施,規避風險。并且,需要將內部審計范圍擴大,不再是只建立在了解和評價財務、經營信息的可靠性及前整形范圍內,而是還應對相關政策、決策以及法律法規等遵循狀況進行監督。只有通過內部管理的改善,才能達到對審計質量的有效控制,從而提升企業經濟效益。

3.堅持審計現場真實性

將質量控制的重點方式放在審計現場上無疑是達到質量控制的有效方法。審計工作開展中,需要向被審計單位索取相關資料,其審計內容是企業資產、負債或是損益等都要進行真實性核對。針對此,審計人員就要對其進行深查,而不是走走形式。經核實后,還要逐步檢查企業內部管理機制及其經濟活動,這樣不僅可以有效防止部分股東因貪贓而逍遙法外,對于企業的深化了解和及時解決其管理中出現的問題也提供了有效幫助。此外,要運用各種調查分析手段和監督手段來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提升企業內部管理水平就是對審計質量控制的重要前提。

四、結語

為適應現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國各企業務必要重視企業中的審計質量。因為審計工作在經濟生活中的地位的提升,使得社會向審計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審計質量,不但有利于規范企業的會計行為,還能夠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穩定性因素。這就要求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采取相對應的措施,以促進審計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作者:張易林 單位:重慶士申會計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