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體育場館經營管理困境與對策

時間:2022-10-14 10:33:08

導語:城市公共體育場館經營管理困境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公共體育場館經營管理困境與對策

摘要:公共體育場在現代化社會中具有著非常重要的功能,是全民健身和舒緩身體的地方,公共體育場館的開放情況直接影響著群眾的健身計劃,甚至直接關系到開展全民健身工作的秩序。要想改變這種現狀,突破傳統思維、樹立資產觀念、實施脫鉤工程以及引進資產運營機制等都是我們應該做到的。本文通過對城市公共體育場館的經營困境做出分和探索,并提出一些相對比較有效的管理對策。

關鍵詞:公共體育場館;困境;對策

隨著公共體育場館的建設,得到了大眾的贊成,但是隨之帶來的也有很多困境,面對越來越多的困境,政府應該根據實際制定出一些相關的改善和措施的改革。對于體育場館的經營管理主要集中在體育場館的宏觀研究方面,對于體育場館進行的經營管理應該更深入層次進行分析。加強地方立法工作,把公共體育場館的開放和經營管理納入法制化的軌道上面來。

1.城市公共體育場館的現狀

1.1公共體育場館應該是一種國有資產,它是由各級體育部門負責經營管理的,經營是這種國有資產的性質,而公共體育場館的經營管理的發展趨勢是企業化的經營。通過對我國的城市公共體育場館的開放和經營狀況進行調查,發現國有資產流失非常的嚴重、體育場館的經營條件也比較差、經營管理方面的人才量很少質量也很低等這些問題。根據中國目前的城鄉居民群眾健身的情況觀察,限制了他們的活動氛圍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因為場地設施不夠。

1.2在城市化建設中,很多居民對于建設起來的公共體育場館不夠愛惜,政府人員在走訪過程中,發現很多剛建設不久的公共設施已經被占為己有或者已經被損壞了。公共體育場館的建設并不是說是為了個人而建設,而是為了服務于群眾而建設,人們應該懂得愛護它,才能讓公共體育場館起到作用。

1.3在前不久,網上了兩條和公共體育場館收費有關系的消息。一條是我國唯一一個在污水廠上修建的公園:布吉污水廠街心公園園內體育場。有人將它封閉起來并進行收費,這造成了居多群眾的強烈反對。另一個就是政府耗費了上億元的巨資建立起來的中心公園運動場,這個公共體育場館也采取了收費試業的方式開放,網上有網友評論表示公共資源很有可能被人承包進行牟利了。這樣的消息也是讓政府特別頭疼,而且這種情況已經不是一次了,在幾年前的時候,有人將學校的體育場館承包給某商業機構,也進行了收費進入體育場館的方式引起社會廣大的輿論。政府最后強烈要求全部的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免費開放,學校雖然是做到了,沒有再收取費用,但是學校的大門也關起來了。沒有專業人員的管理,也沒有專門的費用對體育場館進行維護,大家結束了白天的忙碌之后晚上想運動一下雖有場地,但是也沒有設施。

2.公共體育場館的改革措施

2.1首先,在管理上必須要有章可循,必須從制度層面進行改革?,F在,只要有公款建設的體育場館提到費用問題,馬上就會被群眾指責是私人牟利,但是在事實上,像“北京鳥巢”都是由商業機構來進行運營的,要是真這么說的話,鳥巢是不是也是私人牟利呢?所以,想要讓公共資源發揮到最大效用,第一步就需要引入專門機構來運營。應該明確政府投資的公共體育場館設施能不能向群眾收費,用一種公平低廉的價格向公眾提供一些公共服務其實是國際通行的做法。其實這些年來,公共體育場館也是有償向社會開放的,只不過是作為公共設施,管理人員會劃出一部分時間將場館關閉,而另一部分時間會免費開放,這樣是為了體現出公益性。

2.2要擺脫目前的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突破傳統觀念和傳統做法,把幾者之間的關系快速弄清楚,為良好的環境和市場經濟創造出更多的生機和活力,促進體育場館的持續發展。

2.3公共體育場館經營管理之所以素質比較低,數量也匱乏主要原因是投入不足和培養機制還沒有形成,高度重視人才、建立人才培養規劃和基金等都是為了改變現狀可以做的。高度重視人才指的是重視人才培養,將人才培養和開發使用歸納進場館發展規劃里面;建立人才培養規劃和基金是指確保對人力資本的投入。通過這些措施,可以形成體育場館的人才管理培訓機制,打造我國的體育經理階層。

3.公共體育場館的內容

3.1公共體育場館是政府所有的,它是以物產的形式存在的,并且屬于中間產品的范疇。從公共體育場館的功能和作用來看,它是一種資本品,就是用來產生各類體育服務產品來滿足社會需求的生產資料。它的實質是基礎性物質條件,而不是一級組織或者機構,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把共體育場館看成是一種福利性的事業,公共體育場館成為了我國體育部門和其職能部門政府對其進行管理。其次,從公共體育場館的產業性質來看,盡管公共體育場館冠有公共的概念,但是它所提供的體育服務大多數都跟人們的興趣愛好和活動愛好有關,所以這些體育服務的消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競爭性和排他性。

3.2根據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提出的公共物品理論,依據社會產品在消費上是否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可以把社會產品分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或混合物品。其中,公共物品由政府提供,私人物品則由市場提供,混合物品由政府和市場共同提供。所以說,公共體育場館走向市場,實現企業化經營是有其經濟理論基礎的,公共體育場館最大的主要問題就是由于沒有清楚地認識到公共體育場館的這種資產性質,長期將它當做一種事業單位來加以管理,盡管在改革開放后也采取了多項改革措施,但是最終都沒有能從根本上解決公共體育場館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從而使公共體育場館陷入目前的困境之中。

3.3目前,我國公共體育場館的經營管理體制多達八種。包括經營承包責任制、委托經營責任制、全額管理、差額管理、經營管理目標責任制、委托經營責任制、租賃制、自收自支。其中差額管理和經營承包責任制占有較大份額,只有在北京和廣州等地出現了極少數場館采用委托經營責任制和體育場館的物業管理模式。

4.共體育場館建設的標準

4.1體育場館任何新建項目,都應該符合國家和所在地建設規劃和體育事業發展規劃的要求,根據實際要求和情況進行建設規劃,還要考慮到未來的發展需要,避免重復建設等問題,厲行節約避免浪費。

4.2體育場館的選址也非常重要。體育場館的選址應該征得當地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的許可,在城鄉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范圍內進行選址,并同時考慮遠期發展的需要。體育場的選址要優先考慮市區的體育設施的布局,應該符合人口集中和交通便利的原則,在基礎設施條件較好的地址選段,合理利用自然地形和地貌,用地至少應該有一面或者兩面臨接城市道路,用來滿足交通和疏散的要求。體育場的建設規模應該按照當地人口的規模和競賽要求來確定,體育場按照人口規??梢苑譃槲寮?,分別為:兩百萬以上人口、一百到兩百萬人口、五十到一百萬人口、二十到五十萬人口和二十萬以下人口。一般五十萬以上人口的城市可以設置一級的體育場,他的規模應該按一萬到五千座確定。

4.3盡管多種體制并存是改革的結果,但是我們不難看出來有些體制仍然是從計劃經濟中沿襲下來的陳舊,模式,帶有濃厚的行政管理模式的色彩。有些體制雖然反映出市場經濟的某些特征,但是也只能作為場館改革過程中的過渡形式,要使體育館真正走入企業經營的道路,這些體制仍然需要深化改革,從1985年中共中央在《關于進一步發展體育事業的通知》中有明確要求體育場館要逐步實現企業化和半企業化經營,到現在為止已經過了三十三年的時間,為什么我們國家公共體育場館管理體制的改革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呢?關鍵還是在于我們沒有從公共體育場館的國有資產性質出發,這樣一來,改革缺乏針對性,自然就形成了改而無革。

5.總結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共體育場館的職能到底是什么?要想能夠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應該分析公共體育場館的性質。如果說公共體育場館是國有資產,那么它的主要職能應該就是經營,如果說是一級事業單位,那么它的主要職能應該是服務,現在這個階段,我國的公共體育場館肩負著產業經營和向全社會開放的重要任務,同時要履行經營和服務的雙重職能。公共體育場館經營需要我國的體育經濟的支持,通過傾斜性的財政政策,加大對公共體育場館的規范管理。社區公共體育場館設施免費向社會開放是公益性的直接實現形式,公共體育場館盡管是市場化模式運作,但是它仍然需要通過公益性的手段來吸引體育消費者,提高市場占有率,用社會效益促進經濟效益,并通過經濟效益提升社會效益的層次,實現雙效互動和良性循環,這是公益性實現的間接形式。

參考文獻:

[1]段富貴,林林.城市公共體育場館經營管理面臨的困境及消解[J].焦作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6,32(03):72-74.

[2]郭慶選.河南省城市市區公共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經貿實踐,2016(03):328.

[3]高光琪.河北省公共體育場館經營管理和開發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7.

[4]劉麗萍.河南省城市市區公共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的現狀與對策研究[D].河南大學,2007.

[5]喬林剛.我國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的困境及其對策[A].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育產業分會.首屆中國體育產業學術會議文集[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育產業分會:,2005:1.

[6]郭惠平,李明,潘國祥,李生民,陳江凌.公共體育場館經營管理問題的診斷及對策[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08):12-16.

作者: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