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經營變革論文

時間:2022-04-08 09:15:00

導語:持續經營變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持續經營變革論文

關鍵字:企業行業變革傳統員工市場互聯網產業

在當今信息技術時代,傳統產業是否已處于日薄西山的境地?

其實,傳統產業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相對于新興產業而言的。并沒有一個行業固定不變地屬于傳統產業或新興產業,你必須結合你的參考對象來談什么是傳統產業。

一般說來,發展歷史比較長、比較成熟的產業可以看成是傳統產業。所提到的成熟,其實就是指行業的發展速度相對而言比較慢,有的情形下甚至是萎縮,這就成為了大家所言的夕陽行業。但傳統產業和夕陽產業絕對不是一回事。我所在的紡織行業稱得上是一個典型的傳統行業,增長速度比較緩慢。但我從不以為它是一個夕陽行業。溢達這幾年的發展進程,也有力證明了在傳統產業中,蘊藏著無盡的商機。

中國經濟發展該如何在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上做一個平衡?

相對于歐美等發達國家,傳統產業對中國特別重要。在我看來,起碼在相當一段長的時間內,中國發展的關鍵在于傳統產業,而非高新技術產業。

中國的現代化首先要創造足夠的就業機會,主要還是靠傳統產業。另外,我們在發展新興產業的時候,不能脫離中國現階段的經濟發展階段。新興產業必須有人去開發,但中國的人力資源和發達國家比,有很大的差距,不可能集中很多人來從事新興產業。期望新興產業在短時間內改寫中國的經濟版圖,我看并不十分現實。

在你看來,中國的傳統產業該如何進行這種變革呢?

我說的傳統產業的變革,是指應用新的管理和新的技術對原有企業進行改造,使其在市場上擁有持久的競爭優勢。

中國的傳統產業,多年來一直是國營企業占主導地位,習慣了聽指令行事,沒有真正地面向市場、按市場規律來管理企業。同時,由于一般的傳統企業歷史較長,人員結構相對老化,導致歷史包袱沉重,知識技能脫節,不進行變革就無以擺脫困境。

現在的態勢是,市場經濟、全球化和新技術這三股大潮對中國的傳統企業形成了夾擊之勢。這都意味著將來中國的傳統產業面臨的競爭將加劇,競爭速度將加快。將有一批傳統企業會因為不能適應變化而被無情地淘汰;也會有一批企業從中崛起,成為世界一流的企業。所以說,你現在如何變革,將決定你未來在市場上身居何處。

要在傳統產業中成功地實施變革,最大的困難何在?

相對于新興產業,要在傳統產業進行成功的變革,其難度要大得多。首先,傳統產業人員結構復雜。傳統企業往往在人員的年齡結構、教育背景和行業經驗等方面跨度很大。這樣一來,形成共識和溝通方面的難度就要大得多;其次,傳統企業中的很多人有豐富的行業經驗。但經驗本身是把雙刃劍。如果說在市場競爭態勢平穩時,行業經驗可以使你保持相對穩定的競爭優勢;那么在市場競爭瞬息萬變,要求企業快速應變的今天,經驗的負面作用凸顯無遺。人們往往為經驗所礙,不敢突破常規,不敢否定過去成功的模式。然而,這恰恰是現在的市場競爭最需要的。還有一點,在傳統行業進行變革,你可能面臨更多的阻力,因為打破現狀往往意味著利益的重新分配,容易在內部招致激烈的沖突。

所以在傳統行業進行變革,你首先應想到的是如何突破經驗的因襲及歷史的包袱。這種變革的難度,從某種意義上說,比白手起家有過之而無不及。

依你看來,中國傳統產業進行變革,應選取什么作為突破口?

中國的傳統產業進行變革,突破口在于將企業改造成為以市場為導向的企業。

由于歷史原因,大部分中國的傳統企業時至今日,其企業主管還十分留戀以前沒有市場競爭的年月。這反應在企業管理上,還是希望上級政府主管部門能給個好政策。這種心態十分有害。它往往導致企業不是把注意力傾注在外部的市場上,想方設法去捕捉發展機遇;而是一味強調自身的困難,不遺余力地游說爭取政策優惠。中國傳統行業的企業領導人,應充分意識到市場競爭的殘酷。市場競爭說到底就是個優勝劣汰??匆豢粗袊袊H競爭力的企業,無一不是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

作為傳統企業的領導人,應該如何應對變革?

我認為,企業主管必須更多地走訪客戶,傾聽他們對于你產品、服務和員工的意見,并促使員工將滿足客戶的需求作為他們工作的中心。以客戶為中心,可以使你的變革有一個正確的導向,同時也可以使你的變革運動在員工中享有更高的信譽。

另外,你必須圍繞客戶建立一整套的管理流程及相應的規范、指標和獎懲制度,將客戶對你的期望轉化為你實際的行動,并使員工切身感受到盡力服務于顧客的益處。這樣,你的變革才能得到源源不斷的支持,而不至半途夭折。

傳統企業的領導人,一般都有非常深厚的行業背景。但在這里,你一定要警惕,萬不可讓經驗成為束縛你求新圖變的條條框框。

企業領導在推行變革的過程中,應該將員工放在什么位置?

其實,中國的傳統行業要成功地進行變革,員工是關鍵。在這里,企業的領導必須了解人們對于變革的心理。必須使員工們認識到,引入新的技術以及新的管理流程,其目的在于使員工的工作更為高效,而不是為了裁員。必須使員工意識到自己在企業變革中的位置和企業對他們的期望。同時,企業要提供相應的條件和機制,促使員工更新知識和技能。所謂藝高人膽大,一旦員工掌握了新的知識和技能,他們的自信心就會得到加強,對于變革的不安全感就會消失,更有可能成為變革的積極擁護者。另一方面,員工的經驗也是企業寶貴的財富,應該在變革中加以充分利用,不能輕易舍棄。

另一方面,在員工中必須有一群變革的促進者。在溢達,我們每年從各名牌大學招聘眾多畢業生。他們富有朝氣,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強,敢于嘗試新的方式方法。這幫生力軍就成為公司變革的有力促進者。很多年輕人也從中嶄露頭角,成了今天溢達的管理骨干。

你自身的背景并不是在紡織行業,卻成功領導了溢達從小到大的變革發展。在你看來,外來者和行家哪個更適合領導傳統企業的變革?

我想關鍵在于領導人本身的素質,而他的背景未必重要。

我以前在美國學的是數學,緊接著在哈佛商學院讀了工商管理,隨后進入美國一家著名的投資銀行工作。所以,在我從父親手中接掌溢達時,稱得上是個紡織行業的門外漢。但我的成功之處,一在于我是門外漢,所以十分注意聽取下屬的意見;另外一點,由于我來自別的行業,反倒少了一些條條框框,經常能做些另類思考,看看別的行業一些成功的做法是否也能用于紡織業。

面對當今的經營環境,傳統產業的經營戰略應做怎樣的變革?

傳統企業要完成變革,經營策略的重點是不為過去所累,設法和外部競爭環境的變化保持一致。

在過去,競爭環境的變化沒有今天這么迅速。所以,傳統企業的經營就比較穩定,似乎不用對外部環境十分敏感。而當今市場的急劇變化,要求企業必須適時而變。在經營決策的時候,你必須時刻追問環境發生了什么變化,有哪些先前適用的前提條件已不再存在。同時,你必須時刻警惕在過去使你成功的經驗。如果不考慮外部環境的變化而一味套用,就很有可能使你馬失前蹄。

溢達在大陸經營時,發現外購的棉花在價格和質量方面沒有競爭力。而我們在種植棉花方面沒有一點經驗。也可以說,以前還沒有哪個紡織企業種植棉花。但我們研究后發現,棉花對我們的長遠發展事關重大。而且,我們在資源上也有一定優勢,能在中國以低成本生產出一流的原棉。所以,我們開始在新疆自己種植優質棉花。發展到現在成效不錯,而且種植的規模在不斷擴大。

大家都說這是一個互聯網時代。作為傳統產業該如何回應這樣一個時代新的要求?

傳統企業要變革成面向市場的組織,互聯網是個十分有效的工具。它可以幫助企業縮短和市場的距離,同時可以優化整合企業內部和企業間的業務流程。

在傳播信息方面,互聯網有著前所未有的優勢。另外,互聯網可以使你的企業打破地域限制,真正做到全球一體化經營。另外,公司的各個業務環節,你都可以通過企業內部網達成整合,從而縮短產品的流轉周期,提高公司對市場的反應速度。至于你的業務伙伴,比如說供貨商和批發商,你可以通過企業間的聯網,提高效率、減低成本。所有這些,只要你善加運用,都可能轉變為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另一方面,互聯網技術可以使各類信息在企業內部自由快捷地流動,突破了等級式結構在信息傳遞方面的局限。這不但擴大了經理人的管理跨度,而且有助于組織結構透明化。通過互聯網技術構筑的數據庫,企業員工可以分享知識,提高學習各種知識技能的效率。同時,員工通過互聯網平臺,可以更多地掌握企業的各種信息,拉近和市場的距離,對變革也容易產生更多認同感。

所以,中國的傳統企業,應該抓住互聯網這項新技術提供的機會。

和發達國家的傳統產業相比,中國的傳統產業在利用互聯網技術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我們必須看到,中國的傳統企業和發達國家的傳統企業,在利用互聯網技術時遇到的挑戰是不一樣的。發達國家的市場機制完善,企業管理流程比較成熟。比方在美國,通用電器公司(GE)可以建立一個公司來加快現有公司利用互聯網的步伐。由于通用電器本身是個管理很好的企業,它所遇到的問題無非是把網下的業務流程搬上網。

但是,對于中國的傳統企業,它在采用互聯網技術的同時,可能很多問題來自企業本身的管理流程,和互聯網的關系倒不大。所以,中國的傳統企業在利用互聯網技術時,可能首先要解決網下的管理問題。

你成功地帶領溢達這樣一個傳統產業的企業闖出了一條新路。在你自己心目中,你是怎樣的一個企業家?

我想,我還是愿意把自己看成是一個出自傳統產業的企業家,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成為中國傳統企業的一個范例,以向世界證明中國人在傳統產業完全能做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