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混凝土在農田水利的應用
時間:2022-01-21 04:03:46
導語:淺談混凝土在農田水利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主要施工工藝
該工程在進行施工過程中所采取的施工方式,從本質上來說,基本和普通渠道施工的工序相似,都是采用先進行渠道開完,再進行邊坡加工,最后再使用相應的材料來對渠道底部進行置換,整個過程中使用夯筑的方式來進行。但是該方式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需要重視的一個問題在于,其水渠的渠坡進行材料置換的過程中,必須在砌筑高度不斷上升的過程中也不斷的進行填補,最大限度的避免砌體空間在這一過程中出現被完全占用的現象,這能夠保證其砌體自身的厚度能夠得到相應的保障,以便于材料置換完成之后便可以開始進行漿砌石施工,而在進行漿砌石施工的過程中,主要需要注意到以下幾個方面。
1.1安置樣模
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確保曲面輪廓的幾何尺寸能夠在這一過程中保持精確度,就應當在進行實踐的過程中總結出模掛線法,并且還要依據渠道自身的設計尺寸,來把渠道曲線部分直接加工成為預制樣模,其樣模自身的寬度應當保持在10-12cm左右。高度以設計渠底厚度的1/2為宜,強度等級不低于面層混凝土標號,每隔10m~15放置一個,以不拖線為宜,用同標號混凝土固定。
1.2砌石施工
渠底曲線部分砌石用灌漿法砌筑,渠坡采用座漿法,渠底、渠坡砌石連續完成不留施工冷縫。砌石頂面以上預留面層混凝土厚度。砌筑前洗凈石料,自下游向上游方向襯砌,先中間,后兩邊沿圓弧切線砌石,每一塊砌石要于相同位置的圓弧切線垂直,大頭向下,小頭向上,三角縫,六面靠、垂直于弧面不傾斜;頂面要平整,起伏誤差不得大于5mm。
1.3面層混凝土施工
將砌筑好的砌石表面清理浮渣,用清水濕潤然后刷素水泥漿一道,將拌和好的面層混凝土按先渠底后渠坡的施工順序一次澆筑成型,然后在樣模上掛線手工修坡修園。面層混凝土拌和要嚴格控制水灰比,流動性不可過大。
2應用條件與技術方法
2.1干渠混凝土貼面漿砌石防滲護面
干渠流量在5~12m3/s之間,在水力學計算滿足《渠道防滲工程技術規范》SL18-91規定的不沖流速的條件下,斷面宜選擇弧形底梯形斷面,弧形底弦長1.8~2.2m,邊坡系數m=1~1.25,圓心角90O~77O,圓弧半徑127.3~176.1cm,弓高37.3~38.6cm,斜邊長度根據實際流量確定。當弧形底梯形斷面不能滿足不沖流速的條件下,可選用梯形圓弧坡角形斷面,底寬2.0~2.4m邊坡系數m=0.75~1。
2.2支、斗渠混凝土貼面漿砌石
防滲護面支、斗渠流量在0.5~1.2m3/s之間,在Ⅲ、Ⅳ類弱凍脹土基條件下,選擇弧形底梯形斷面,弧形底弦長0.5~1.0m,邊坡系數m=0.5~0.9,圓心角127O~96O,圓弧半徑27.95~67.27cm,弓高15.45~22.27cm,斜邊長度根據實際流量確定。Ⅰ、Ⅱ類強凍脹土基,推薦使用拋物線形斷面,拋物線方程y=0.05x2(單位:cm)。在側向排水條件好、透水性強的沙土類及砂礫石基礎上,建議使用“U”形或混凝土預制塊等其他形式的防滲護面。
3結束語
綜上所述,貼面漿砌石防滲技術已經在我國的農田水利中進行了廣泛的利用,并且從實際的應用結果來看,該施工方式表現出了極為良好的經濟性和性能優勢。所以,該施工方式能夠切實有效的解決我國當前農田水利工程中所存在的質量問題,從而為我國的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促進我國農業經濟體系的快速發展。
本文作者:郭雪紅工作單位: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龍鎮農場水務局
- 上一篇:小析國際貿易發展教學
- 下一篇:網絡對國際貿易課程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