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水利工程可持續發展機制研究

時間:2022-02-12 02:59:57

導語:農田水利工程可持續發展機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田水利工程可持續發展機制研究

一、關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簡單稱呼便是小農水,主要包括那些為解決耕地灌溉和農村人畜飲水而修建的田間灌排工程、小型灌區、灌區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庫、塘壩、蓄水池、水窖、水井、引水工程和中小型泵站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主要任務是通過興修一些農田水利工程設施以此來調節和改良農田水分狀況和地區水利條件,使之滿足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最終促進農業的穩產高產。主要的便是一下兩種方法:第一種是采取蓄水、引水、跨流域調水等措施來調節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為充分利用水、土資源和發展農業創造良好條件;第二種便是采取灌溉、排水等措施調節農田水分狀況,以此來滿足農作物需水要求,改良低產土壤,提高農業生產水平,最終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二、小型水利工程的負面影響

1.對氣候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地區性的氣候一般都是受大氣環流的影響,但是有的地區在修建完小型水利工程之后,那些原本是陸地的地方儼然變成了水體和濕地,由此使周圍環境變得濕潤,使局部的小氣候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主要體現在對氣溫的影響,由于下墊面性質發生了改變,由此與空氣間的能量交換方式和強度都發生了變化,最終導致了氣溫發生變化,使得年平均氣溫略有升高,同時伴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氣溫升高現象越來越明顯。

2.對水體的影響

小型水利工程修建之后水體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河流中原本可以自由流動的水在水庫中長期停滯之后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會對航運造成影響,水庫的水溫會有一定程度的升高,水質也會變差,尤其是水庫的溝岔中極易發生污染;在水庫蓄水后,伴隨著水面的擴大,蒸發量也隨之增大,水汽、水霧也會增多。庫內水流流速減小,降低了水、氣界面之間交換的速率和污染物的遷移擴展能力,從而使得水體自凈能力減弱;水庫內水流速度小,透明度增大,這就十分有利于藻類的光合作用,壩前儲存的水,因藻類大量增長會導致富營養化;再加上原本陸地上的植物由于被淹沒和腐蝕會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氣與此同時還會釋放出沼氣和大量的二氧化碳,最終造成溫室效應;懸浮物和大量垃圾經過長時期的積累已變得根深蒂固,如果其中包括難降解的重金屬,最終會形成次污染源。

3.對人民群眾健康的影響

大部分疾病比如說傷寒、瘧疾、細菌性痢疾、血吸蟲病等直接或者間接都與水環境有不小的關系。小型水利工程建成之后,水面增大、流速減慢,因此一些水生生物極易滯留并且滋生繁衍,最終產生各種傳染病威脅人體健康。

4.對環境的影響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有的時候需要開山挖洞,極易造成塵土飛揚,由此而來的粉塵會直接威脅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會排放出大量的廢水,這些廢水懸浮物含量較大,如果沒有對這些水進行處理讓其直接流入江河之中,那么會極易造成下游水質下降,從而影響城市和居民用水,有時還會造成淤塞;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施工中產生的廢渣和料場開采會占用大量的土地亦或是耕地,在工程結束之后又不能得到復墾和綠化,這會對地貌景觀造成威脅同時還會破壞植被。

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1.要積極推廣節水灌溉技術

實施節水灌溉是促進農業結構調整的必要保障同時也是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加大農業節水力度、減少灌溉用水損失,極其有利于解決農業污染問題,還十分有利于轉變農業生產、發展的方式,更加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力,最終為農民謀福利實現農民增收,這是一項革命性措施。與此同時,還要加大節水設施與節水技術的推廣力度,加大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力度,還要扶持節水灌溉典型,使防滲渠系配套更加完善,合理發展噴、滴灌工程,重點發展淺濕灌溉技術,用這些措施來配合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

2.要努力提高農田灌排標準

隨著農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化、改革,這對農田灌溉、排澇水平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這就迫使灌、排技術標準的研究要更加深入。

3.要加大農村水環境治理力度

近年來,水污染帶來的水環境惡化、水質破壞問題日益嚴重,給水產養殖帶來了負面影響,死魚、死蝦經常性浮出水面;同時,水土流失還影響了農村的生態環境。因此,加強農村水環境治理,保護農村水資源,改善農村居民生活條件,創造良好的水生態環境,越來越顯得重要。

四、總結

推進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一定要像重視國家糧食安全一樣重視水資源安全,像嚴格土地管理一樣嚴格水資源管理,像抓好節能減排一樣抓好節水工作,像加強交通通訊能源等基礎建設一樣加強水利建設,只有這樣才能最終實現其運行機制的可持續發展。

本文作者:朱玉波朱玉良工作單位:樺甸市雙楊樹水庫灌區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