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水利存在問題及建議
時間:2022-08-06 03:41:07
導語:農田水利存在問題及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宜陽縣四村農田水利現狀
宜陽縣位于河南省西部,屬洛陽市轄縣。地處豫西淺山丘陵區,地貌特征為“三山六陵一分川,南山北嶺中為灘,洛河東西全境穿”。1.1韓城鎮官西村。韓城鎮官西村地處丘陵區,共有7000多人口,12000畝地左右;流轉出去的土地,現在平均每人種植1.1畝地。官西村農田水利有三分之二的為田地,平均每30畝地有一眼機井。水利設施具體有承包人,誰承包,誰收水費,誰維護。平常灌溉費用18塊錢每小時,種蔬菜的經常用水灌溉費用為12元每小時,不常用的或者是距離比較偏的地方為20元每小時,灌溉費用平均18元每小時。糧食作物灌溉一次需要費用50元左右,小麥從種植到收割需要灌溉至少兩次,而玉米則需要3~4次。玉米總收益1000元每畝地,加上化肥200多元,農藥和耕作的成本,凈收入也就100多塊錢,另有種田補貼100元每畝地。另外三分之一的為高地,因打機井成本太高,糧食作物“靠天吃飯”。高地5年前修的有水渠,上游用的是洛河水,由于建立幾個發電站把水沖走,水渠這幾年根本沒有通過水。1.2張午鎮岳社村。岳社村共有2488人,2771畝地,現在平均每人1.1畝地。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農田水利水渠在2008年建成;耗時四個月,國家出資一半,地方政府出資一半;現在能灌溉300畝地;灌溉費用每小時20塊錢,小麥一季度需要灌溉兩次,每次每畝地灌溉一次花費55元左右。岳社村總共有兩個提灌站,建成之后有專門承包人,負責收取水費并維護??梢怨喔鹊耐恋卣?0%,而另外90%需要“靠天吃飯”。旱地小麥每畝地收成400斤左右,導致部分荒廢。1.3柳泉鎮魚泉村。柳泉鎮共有69933畝地,62957口人,平均每人1.1畝地。農田水利機井設施主要是分布在洛河河灘旁邊的行政村,是國家建設;柳泉鎮地勢東高西地,機井有專業人員負責維修。魚泉村農田灌溉都是機電井,一個小時15或者是20元,小麥需要澆地2次,澆灌一次地需要60元左右;秋季需要澆四次地。能灌溉到的田地占50%,機井是誰承包,誰維護。1.4柳泉鎮水兌村。水兌村調查報告:水兌村大約有5000人,5000多畝地。目前水兌村有3個承包公司每家承包1000多畝地,總共承包有4000畝地左右;公司根據具體收益補貼農戶。也就是水兌村80%土地都被流轉出去?,F在每人有0.3~0.5畝地;農戶種植農作物每畝地補貼一百多塊錢,現在村里農戶種植農作物的土地不到一千畝。經過與村民面談,灌溉田地每小時18~23元;水渠澆到的田地可以達到每畝900斤,“靠天吃飯”的旱地收成400斤左右的糧食。
2農田水利存在問題
2.1“一事一議”推行困難。農村一事一議制度推行困難,村內“一事一議”制度還存在群眾知曉面窄、使用率較低、程序不夠規范、效果不甚明顯等問題,全面推行還存在諸多障礙。目前“一事一議”制度一般是大隊組長和黨員參加,之后向上級匯報。村民居住分散、外出人員多、辦公經費比較緊張的農村現狀導致議事成本高,“一事一議”開展中存在“二難”現象:首先,村民意愿難以集中。農民忙于生計,認識水平參次不齊,加之村里公益事業每年沒有總體規劃,存在“眾口難調”問題。其次,議定事項落實比較困難。開展“一事一議”依據為稅費改革政策與各級政府文件,主要靠農村群眾自律與輿論壓力,議定事項執行中有難度;投入大量人力與精力議定的事項,按規定籌集到的資金和勞力,相對于山區興辦農村公益事業成本高的現狀,明顯不足,無疑于杯水車薪并陷于尷尬的境地。根據調查村里邊幾乎沒有向老百姓要過錢,農戶部分出過工出過勞。由于現在種地收入過低,勞動力外出務工相對較多,出工出勞不好分配;有人出工出勞,有不出工不出勞。農田水利問題難以商議,商議也不容易商議成功,商議成功也不容易有效執行。2.2水費過高,灌溉成本難以承受。農田水利灌溉土地,普遍反應的問題是水費過高,應該降低灌溉費用;無論如何建設,要把水費降下來是實實在在的問題。與一些老一輩的農戶調查過程中,他們反映到:“種地不掙錢,一年種地僅能維持溫飽,現在一般年輕人出去打工,老年人沒人要的在家種地?!逼毡榉从撤N地不掙錢,農民不計工錢,老的只好在家種地,年輕的都外出打工了。與村大隊支書反應的問題:糧價過低,成本太高,農戶種糧積極性不高。村里邊合作化組織,量小,不成規模,經濟作物基本沒有銷路;小農戶與大市場的對接是個很嚴重的問題。目前一些農業大戶種植果園,具體還未見成效。部分村子原來有大渠,可是有30年不通水了,一些群眾反映還是大渠好,澆地也方便。目前水庫沒人組織,也沒人管理。風調雨順的話一畝地凈收入非常少,如果遇上旱田,有的時候完全賠錢。國家政策實施不到位,村民希望還是投資水渠比較好。2.3忽視了農田水利對土地的依附性。農田水利對土地的依附性問題是目前很嚴重的一個問題。而這也是很多農田水利基礎設施難以持續有效運轉的原因所在。目前農村很大一部分土地都被流轉出去,而一些承包商承包的土地效益并不好。對于有些承包商而言,土地流轉完全是其掠奪農戶土地的一種手段,肆意揮霍;通過根本沒有用心經營,不但把土地破壞,一些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也被破壞。而農村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在建立基礎設施工程的時候根本,村委會并不知情,到最后建立的完全是面子工程;是能看不能用的報廢工程。在建立工程之初根本就沒有實際調查,沒有落實具體情況,不但浪費了錢財,老百姓也沒有得到工程建設的實惠。目前整體的情況是村集體基本管不好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而農民管不了農田水利設施,而國家對水利基礎設施管不到位。
3農田水利的對策建議
3.1村委會加強宣傳引導。要提高農村廣大基層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認識,剃除掉他們可有可無的思想,使“一事一議”成為推動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有效動力。其次要通過各種新聞媒介,與當前農村的各項宣傳工作更好的結合,大力推廣典型經驗,引導群眾積極主動地關心農村公益事業建設,形成良好輿論氛圍。本著取之于村民、用之于村民的原則,對興辦本村公益性事業的勞、資缺口,可采取群眾自愿捐資的形式,努力爭取廣大村民和大戶、工商業戶的支持,達到既不違背農民負擔各項規定,又能籌集到足額的勞動力和資金,順利實施公益性事業建設的目的。3.2建立農田水利多元化投資機制,切實降低灌溉費用。目前,農村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國家主導的形式占據大多數,而地方對農田水利的投入積極性不夠。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積極探索政府和社會合辦水利的新路子。根據市場經濟的要求,逐步建立政府、農民、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多層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新機制,提高農田水利建設的總投入水平。積極向上爭取資金。要搶抓國家政策機遇,千方百計做好農村飲水安全、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重點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小農水“民辦公助”、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等重點項目,對上爭取工程項目資金。3.3正視農田水利設施對土地的依附性。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對土地有依附性,在分稅制改革之后,農村基礎建設缺乏資金。調查的村子都是直接從土地上灌溉之后收取水費,而這個問題應當引起重視。必須正視土地與水利的關系,不是水利設施吸納田地,要充分看到水利對土地的依附性。農田水利設施是灌溉農田的,要不然僅僅是“水”,而不是“水利”了。應積極推進農村經營組織創新,加快土地流轉制度改革。在這一前提下,通過國家投資的積極引導,加速實現農業水利化進程。
作者:馬培衢 胡博 苗岱楠 黃子玲 單位:河南科技大學
- 上一篇:水利工程成本控制及管理技術分析
- 下一篇:輸變電工程技術變更管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