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站閘墩混凝土應用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27 05:42:00

導語:電站閘墩混凝土應用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站閘墩混凝土應用管理論文

廣東梅州三龍電站位于梅州市長沙鎮,是梅江于流規劃的四個梯級的第二階梯,右邊廠房,左邊船閘,中間有八個閘墩,混凝土總方量18萬方,裝機2.4KW.由于工程開工較晚,閘壩段連同船閘壓在二沽施工,時間緊.任務重,如果采用傳統的混凝土施工工藝,在短期內任務難以完成,并且材料消耗較大,針對墩體等截面結構,采用液壓滑模施工非常有利.

一.液壓滑模機的工作原理

液壓滑模機由齒輪泵.電液換向閥.溢流閥.針形閥等液壓元件及壓力表組成一個控制臺.由控制臺輸出的油液經外膠管.分油管路.支油管路.針形閥至千斤頂(爬行千斤頂)組成液壓回路.如圖所示

當啟動電機使油泵工作時,油液經由二位四通電液閥的P腔通過A腔的節流口以不大于10㎏/㎝2的壓力循環回油箱,此時B腔和O腔連通,油路系統處于回油狀態.

當千斤頂需要供油時,操縱電液閥的旋扭(頂升位置),令電液閥換向,使油液由P腔經B腔進入油路系統,使千斤頂完成一次工作行程.

需要壓力大小由溢流閥調整,由壓力表讀出壓力值,當油路系統中達到設定壓力時,油液從溢流閥卸荷口回油箱.為避免壓力表因油壓沖擊跳動,以致失靈,在壓力表聯接口設有陰尼裝置,避免壓力表指針的急劇跳動,控制臺頂板上的8個針形閥用以控制8路通道.

二、千斤頂(爬行千斤頂)的選用

選購千斤頂時,首先考慮滑升阻力;滑模自重;施工載荷;支撐桿的荷載。確定千斤頂的噸位及數量。

18.5M墩體模板的外表面積為66.7M2,附加影響系數取K=1.2,則滑升摩阻力為160KN;全套滑模包括模板圍圈、操作安全平臺等,根據設計其總重量為160KN,考慮人員、設備、材料以及動力荷載等施工荷載為260KN,則滑模滑升總阻力為580KN。

由于原則以輕便為主,受力點過寬則將造成滑模結構變形,參考同類施工技術經驗及本圍圈設計要求,千斤頂間距一般為2.5~3.5M,則單側需要千斤頂6個,上下游圓弧頭位置考慮到其模板面積較大,為均勻受力,各加設1個千斤頂。

根據以上結果計算得單臺千斤頂受力為41.43KN,考慮千斤頂安全系數為2,并且在滑升過程中存在單側或單點滑升調模的需要,采用100KN千斤頂。

再考慮在施工中千斤頂容易損壞,備多6臺作備用。因此購買20臺QYD-100千斤頂即可。

三、現場制作安裝

大壩閘墩的工作面設計長:18.5M兩端(上下游方向)為圓弧,寬2.5M.根據工作面的尺寸,我們采用90的角鐵設計制作一個鋼結構的長方形框框,內框尺寸為:長18.66M,寬2.63M高1.1M;外框尺寸為:長20.46M寬4.43M高1.1M.四邊采用螺絲聯接,鋼模板安裝在內框四周圍。中間采用180MM的工字鋼制作6個“開”字架聯接兩邊框架,每個“開”字架上安裝2臺共12臺千斤頂。兩邊圓弧段各制作一個“F”架聯接兩端框架,一個“F”架安裝一臺千斤頂,共使用14臺千斤頂。千斤頂安裝時,控制鋼模板到千斤頂的中心距在200MM,使千斤頂爬行上升時受力均勻。千斤頂套握48MM排珊管作為支撐桿,千斤頂工作時沿著排珊管爬行上升。

四、操作

起動電機前,檢查液壓油是否在標準線上,各針形閥是否打開,電液換向閥開關是否在“回油”位置,在安全的情況下超動機器。

1、混凝澆筑到設定高度時,(一般是澆筑1.2M上升0.3M)把爬行桿上的限位器調離千斤頂的0.3M高度,起動機器,把電液換向閥的開關轉至”上升”位置,千斤頂開始爬行,千斤頂的一個爬升行程為100MM,當千斤頂上升到一個行程時,千斤頂上的QYD-100筒式調平器會縮進千斤頂里面,系統此時開始溢流,立即把電液換向閥開關轉到”回油”位置卸荷.待筒式調平器從千斤頂里面完全升出來后,千斤頂再開始第二個上升行程,如此重復行程,千斤頂爬升到需要高度為止,工作面繼續澆筑混凝土.

2、當千斤頂爬升到需要高度時,如有個別千斤頂未爬升到需要高度時,為保證混凝土質量誤差,把已爬升到需要高度的千斤頂的針形閥關閉,再起動機器,把未爬升到需要高度的千斤頂爬升到需要高度.

3、隨著滑?;?,當墩體垂直線出現偏差時,同樣是采用關閉千斤頂的針形閥來調平.如向左偏時,關閉右邊千斤頂的針形閥,左邊限位器調高相應高度,開動機器,右邊千斤頂爬升到設計高程即可.

五、拆除

當整個工作面混凝土施工完畢時,把鋼結構架上面的工具、機具、材料吊離。開動機器,使滑模框架上升到脫離混凝土工作臺面,拆除控制臺引出的液壓油管,吊離控制臺。在鋼結構框架上捆好鋼絲繩,利用門式超重機超重,當鋼絲繩受力均勻時停下,利用氣割割除排珊管(爬行桿),再把整個鋼結構框架吊到地面進行拆除解體。

六、效果

經過三龍電站閘墩的施工結果,我們認為:采用液壓滑模機械澆筑混凝土要比采用傳統的支模工藝更能保證質量、降低成本、減少安全隱患;由于混凝土連續澆筑,減少甚至避免施工縫隙,使混凝土的整體性能好,避免了支模、拆搭腳手架等多種重復性工作;進度快、工效高、材料消耗少等優點。據統計:

1、一個18M高的閘墩采用傳統的分層施工需要6次24天時間,采用液體滑模,一個閘墩只需6天時間,施工速度非常快,而且可以節約大量的材料;

2、采用液壓滑模施工,精度誤差可以控制在10MM以內。因此說明,采用液壓滑模施工大有潛力存在,筆者認為:在水電站及房建框架施工等,值得推廣與應用液壓滑模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