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給水事業比較論文

時間:2022-06-29 05:45:00

導語:國內外給水事業比較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內外給水事業比較論文

1、水資源管理:

中國的水資源十分匱乏,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然而對水資源的管理職能卻比較分散,缺乏有效地管理,給嚴重缺水的問題雪上加霜。黃河斷流天數越來越長;淮河流域嚴重污染水體的工廠遍布,造成許多城市和農村的生活飲用水都無法解決,驚動國務院直接下令關閉年產5000噸以下的小造紙廠。這些重大案例的教訓是極其深刻的。

國外有許多國家按流域范圍進行水資源管理。流域管理委員會有著廣泛的權力,有在流域劃定范圍內的水資源合理利用、水資源分配、水源保護、水土保持、水利設施的規劃和管理等等權限。流域委員會的主要職能是代表國家按有關法律、法規進行嚴格規范管理,并承擔法律責任。但流域委員會不承擔具體事務工作。具體事務(如綠化、開河、筑堤、修閘等)由地方政府部門和有關單位根據規劃和簽訂的工程合同執行。這種管理辦法職責明確,有權威性,工作效率高,宏觀管理高屋建瓴,能有效地防止不利于流域管理的地方主義割據。

建議:鑒于今年我國長江和嫩江流域的特大洪水的教訓及我國水資源的嚴峻形勢,有必要成立直屬國務院的水資源委員會,由它依法承擔統管我國有限的水資源的多項綜合管理職能。下屬若干流域管理委員會。不受任何地方政府局部利益的牽制,獨立依法行使職權,從保護和合理利用水資源角度進行科學、規范的管理。特別是國家賦予流域委員會可以禁止任何單位向水體排放超標準的污水,直至責令停止生產的職權。從而使地方政府無權從本地利益出發干預流域委員會的正常工作,才能保證有限的水資源得到充分地保護和合理的利用。流域委員會接受各有關職能部門(如:監察、環保、計劃、農業、建設和地方政府等)的監督。他們有權向流域委員會的上級部門提出指控,直至直接向國務院報告。建立起有效的監督機制,提高工作效率,防止水資源管理權力集中后腐敗現象的發生。

2、水源防護:許多國家對水源的保護,特別是對飲用水水源的保護十分重視。為了確保飲用水水源不受污染,飲用水水源都選在距離城市比較遠(100、200公里,甚至更遠)的有充沛水源,并能得到嚴格保護的地方。水源保護區的范圍設置得很大,該區域內沒有任何工農業生產活動,沒有畜牧業,沒有旅游設施。為了保障人民的身體健康,如此嚴格的管理,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一般情況下,國外城市負責水源保護的管理責任部門是唯一的。監測手段也都采用比較先進的連續測定儀器,重要檢測指標可通過無線電及時將有關數據發送到相關部門。

我國人口眾多,水資源匱乏。即使江南水鄉河溝成網,由于此地人口密度大,工農業均比較發達,環境保護工作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加上現在行政區劃的分級管理責、權、利不清晰,致使相當一部分鄉鎮形成封建割據,僅僅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可以置國家法律、政策、法規于不顧,污染的工業項目遍地開花,水體受到嚴重污染。無論是城市還是在農村,要找到一個理想的飲用水水源極其困難(窮鄉僻壤和無人去的深山溝可能除外)。

建議:

(1)制訂較大范圍內的區域性工業規劃(包括對現有工業布局的調整規劃),并調整配套相應的稅收財政體制和相關法規(即經濟利益再分配的調整,以調動地方執行規劃的積極性)。從環境保護和區域經濟合理布局出發,將有污染的工業區安排在遠離人口密集的地區。凡有污染的工業項目必須打破地區(市、縣)界限,一律進入相對集中、基礎設施配套齊全的工業區,便于統一管理和集中進行嚴格的“三廢”處理。為鼓勵項目進區,進區項目可享受一定的政策優惠(包括誰引進或遷入項目進區,獲利歸誰)。不管哪一級部門都無權在規定的工業區以外設廠。原有“三廢”達不到排放標準的工廠必需定出逐步限期搬遷的時間表,并嚴格執行。否則責令關閉停產。

(2)有條件的區域應對水系進行適當的調整。實現飲水、農業灌溉用水系統與排水系統分流,以有效地保護生活飲用水水源和農業灌溉用水水源(許多農產品為人們基本生活的主要食品,如受到污染,對人們身體健康造成的不良影響不亞于飲水遭受污染造成的傷害)。

(3)為明確水源防護監測責任和節約費用,應改目前多家檢測(水公司中心化驗室、區(縣)衛生防疫站、市衛生防疫站、市(縣)環境監測站等)為一家環境監測法定專業單位負責(應及時向其他相關職能部門無償提供詳細可靠的信息資料)。飲用水水源遭受污染,同時追究環境監測執法單位的責任。另外,將各單位、部門原來用于水質檢測的經費、先進的大型檢測儀器集中使用,添置先進的檢測儀表和連續測定的監測儀器,提供24小時監測數據。這樣不僅明確了責任,提高了監測水平,而且大大提高了儀器設備的使用率和人才的合理使用。比原來多家監測,節約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

3、水處理技術:

目前國際上的水質凈化處理技術我國都已基本掌握,只是在研究和處理的深度上,與國外先進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對保障人類生存環境和身體健康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建議:

(1)加強對水質標準的深入研究,提高標準的科學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合理性。

(2)加強水質凈化深度處理技術的研究,深入進行混凝、沉淀、過濾和滲析技術的研究,不斷提高處理效果。

(3)加強新型低毒、高效、低成本的混凝劑、助凝劑、助濾劑、消毒劑的研究,以提高處理效果,降低耗用。

(4)加強對不同地區、不同水質的凈化工藝的完整性、可靠性、合理性的研究。

(5)加強水廠污泥處理技術的研究,保護環境從自身做起。

(6)加強管網水質二次污染的防范研究,有效地保證送到用戶的水質。

(7)著力進行分質供水的研究,可在水質遭受一定程度污染的城市進行試點。為了節約成本,減少管理工作量,在居住小區設點對城市供水水質進行二次深度處理,再用專門管道送往每家每戶(筆者不贊商家用科學依據不足的純商業宣傳,大力推銷所謂的“太空水”、“純水”,從而,混淆“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概念)。

4、水廠自動化:

水廠自動化是保證水廠安全運行(包括水質和設備的安全運行)可靠性的重要一環。是降低運行成本(節能、節省藥劑、節約人員費用)的重要手段。所以國外許多國家的水廠都已實現自動化運行。

近年來,在我國水廠自動化控制的認識上有了提高,自動化技術已在水廠運行中得到運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建議:

(1)加強給水工程自動化的研究,研究世界自動化的潮流、趨向,研究適合我國國情的自動化方案;加強國產化儀器、儀表的研究,提高其可靠性和使用壽命,提高其測量精度和抗干擾能力;加強智能化控制單元及網絡技術應用的研究,提高系統的技術性能和可靠程度。

(2)加強自動投藥(包括投加混凝劑、助凝劑、助濾劑、消毒劑等)的研究,充分利用計算機的處理能力,力求用不太復雜的手段,獲得最佳、最經濟的投加效果,從而有效地保證水質和降低耗用。

(3)變配電設備是水廠安全可靠運行的生命線,因此水廠的供配電系統自動化應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這樣才能保證電氣設備的安全運行和有效地防止人身事故的發生。地下水水廠由于井群分散,所以這一點對它來講,顯得更有必要。

(4)設備的更新換代是保證安全供水和提高設備效率的重要一環。對于性能差,陳舊的,維修工作量大的設備應及時更新,這也是保證水廠自動化水平不斷提高的有力措施。

(5)在市場經濟調控的基礎上,建立專業公司為水廠自動化提供社會化服務,提供有償的規劃、設計、施工、維護、維修和設備更新等,并承擔相應的責任??梢允顾畯S的自動化應用水平不斷提高,水廠的人員也可集中精力研究如何提高水質等自己專業范圍內的重大問題。

5、供水管網的設計、施工、管理:

供水管網的投資占城市供水總投資的70%左右,國外一些國家在這方面投入很大的物力和人力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并采用計算機進行管網設計和調度。為了保證安全供水的可靠,除了供水量達到設計能力的70%,就要擴建或新建水廠外(為了保證水質和供水安全,不允許水廠超設計負荷運行),管網上水庫的調節容量就要占設計能力的70%左右。萬一水廠發生事故,不致影響對用戶的供水。國外將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已較多地應用在水資源管理、管網的調度和維修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建議:

(1)供水管網的安全、經濟運行,是供水企業的重要職能之一。因此,供水管網的規劃要有長遠觀點,管網的布局必須安全、合理、可靠,在經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調節水庫的容量應盡可能大些。雖然國內有專家認為這樣不夠經濟,管理也比較麻煩。但筆者感到管網的安全供水應是第一位的。與此同時,我們應加強城市供水的調度管理的研究。采用通過對管網若干個點進行動態測壓、測流,計算機實時進行管網平差,制定最佳調度方案,從而保證管網合理的供水服務壓力和最大限度地節約能耗。另外,還能通過計算機及時發現局部爆管,減少因此而造成的損失。

(2)設計時經過管網平差計算,應選用經濟的管徑和粗糙系數小、經濟耐用的管材,才能節省大量投資和節約能耗。這方面國內對推廣應用大口徑PVC管道、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道和玻璃鋼管道已做了很多工作,但還應大力宣傳。

(3)大力推廣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的在給水行業的應用。在城市地理信息系統(UGIS)的推廣應用的基礎上,利用現有的成果,將我們的供水系統信息與城市不斷更新的各種信息有機的結合起來,經過空間分析,制定供水發展規劃、實時調度和管網的維修。提高我們規劃的科學性、供水調度的實用性和管網維修的可靠性。

6、給水事業的管理模式:

國外對城市供水的管理大致有以下幾種模式:

(1)政府直接進行管理。如日本國,許多城市都設立了水道局。

(2)政府宏觀管理,出租給企業具體實施管理。如法國由國家政府總理直接簽署政府公報公布《飲用水公共供水部門出租經營合同樣本》,詳細規范承租企業的責、權、利。

(3)直接由企業經營。如美國許多城市就是這樣。政府只是從法律、法規上規范企業行為。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城鎮供水事業方興未艾,然而我國的供水事業是為民服務的行業,水價由國家直接控制,它基建投入大,產出少,所以政府還得給予許多優惠政策,以彌補其擴大再生產的不足。我國的自來水公司絕大多數是企業,只有極少數單位是事業編制。不管怎樣,自來水還是作為商品來銷售的。所以國家就得按企業的要求向其征收各項稅費。這樣一方面向國家繳納稅費,另一方面又從政府所給的優惠政策中再獲得大量的基本建設費用,供水事業發展基金的籌集很不規范,不利于城鎮供水事業的健康發展。

建議:

建立發展供水事業的良性循環的體制。國家對屬于政府壟斷的直接影響人民生活的特殊商品-自來水,給予特殊政策,統一規范供水企業的行為,給予地方政府或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在籌集供水事業發展基金的權力。供水事業發展基金由地方財政直接掌握??顚S?。供水企業亦可采用多種經濟成分的構成,調用一切可資利用的社會資金用于供水事業的發展。供水企業應嚴格履行規定的職責,并對社會作出承諾。

7、加強給水技術的科研工作

國外對給水技術的研究風氣很盛,都有專門的研究機構。專業公司和高等學府都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進行科學研究,保持使給水技術的良好發展勢頭,為提高水質,降低耗用,節約成本,提高管理水平,確保供水安全提供了保證。

建議:由國家主管部門制定系統的給水行業的科技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充分利用現有的國家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地方科研部門、供水事業單位和生產廠商的力量,安排必要的研究經費,有領導、有分工地進行專題研究。使我們的研究面,既能拓得寬,又有重點突破,特別要注意防止一個項目的重復研究,避免浪費我們的有限人力和財力。我們的大部分課題是應用研究項目,因此,要結合生產和工作實際進行研究,并應使之迅速轉化成生產力。通過科研工作的深入開展,建立和培養出一支龐大的,能攀登高峰的給水事業技術隊伍。

我國供水事業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得到了迅速發展,但與世界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相信在我國各級政府的領導下,通過給水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國的給水事業一定會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使我國有限的水資源得到有效地利用,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發揮出應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建立發展供水事業的良性循環的體制。國家對屬于政府壟斷的直接影響人民生活的特殊商品自來水,給予特殊政策,統一規范供水企業的行為,給予地方政府或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在籌集供水事業發展基金的權力。供水事業發展基金由地方財政直接掌握??顚S?。供水企業亦可采用多種經濟成分的構成,調用一切可資利用的社會資金用于供水事業的發展。供水企業應嚴格履行規定的職責,并對社會作出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