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探討
時間:2022-09-29 09:04:50
導語:十四五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探索研究“十四五”縣域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有關問題,以封丘縣為例,結合國家和省級水利規劃和有關研究成果,堅持問題導向,采用邏輯思維的方法,從水資源集約節約、水資源安全、水資源管理等角度提出了若干思考,可以為編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規劃、管理決策提供參考。
關鍵詞:封丘縣;“十四五”;水資源節約;集約安全
1基本情況
封丘縣位于河南省新鄉市東南部,東經114°14'~114°46',北緯34°53'~35°14'。東與長垣市毗鄰,南與蘭考縣、開封市隔黃河相望,西與延津縣、原陽縣接壤,北與滑縣相接。全縣東西長48.70km,南北寬38.20km,總面積1220.50km2。封丘縣地處黃河沖積扇平原北半部,屬黃河流域??h域內有天然渠和文巖渠,天然渠、文巖渠出縣境于長垣市大車集匯合,稱天然文巖渠,東流至濮陽縣境內注入黃河。
2存在問題
2.1水資源緊缺
封丘縣多年平均(1956—2013年)水資源總量為21659萬m3,人均水資源量不足300m3(按2019年人口計算),約為全國人均水資源量的1/7,屬于水資源緊缺地區。在時程分布方面,連續最大4個月(7-10月)地表水資源量占全年的70%以上;年內月最大值是最小值的8~13倍;年際最大與最小徑流量倍比懸殊,天然文巖渠大車集站最大與最小年徑流量倍比達到18.80倍。在利用率方面,引黃過程與用水過程不匹配,境內無大型蓄水工程,地表水開發利用程度20%左右,造成“有水時不需要,需要時沒有水”的情況,區域資源型、工程型缺水問題十分突出。
2.2水資源利用效率低
封丘縣現狀人均用水量314m3,人均用水量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69%;萬元GDP用水量225m3,高于全國及河南省萬元GDP用水量。在生活用水標準方面,城鎮居民生活人均用水量87L/d,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57%;農村人均生活用水量55L/d,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69%;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34m3,低于全國及河南省平均水平。農田灌溉為非充分灌溉,畝均用水量均低于全國及河南省平均值。因此,從人均用水量、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生活用水標準及農業用水標準等指標綜合來看,封丘縣水資源利用效率整體不高。
2.3非常規水資源開發程度偏低
封丘縣再生水和雨洪水資源利用率不高。雖然城區污水處理能力不斷提升,但是處理后的再生水沒有得到充分利用。以2019年為例,封丘縣再生水利用率不足25%。此外,由于缺乏相關規劃和工程設施,雨洪水利用程度同樣偏低。
3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總體思路
“十四五”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推動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有利于全面提升國家水安全保障能力。必須深入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支撐。封丘縣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的總體思路是:以“建立封丘縣人與水和諧共處的水資源保障體系”為基本出發點,堅持系統觀念,在技術先進、經濟可行、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的前提下,按照“攔蓄地表水,用好黃河水,用足南水北調水,保護地下水,用好再生水”的水資源開發利用戰略,結合水資源合理配置成果,從需求與供給兩方面,提出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在內的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發展方向、合理布局和利用方式,構建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的水資源安全保障體系。
4有關問題的若干思考
4.1關于水資源節約問題
水資源的節約要堅持減量化。必須堅持節水優先方針,把節水作為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配置、調度的前提,深入實施國家節水行動。結合封丘縣實際,在農業節水方面,加快大功、辛莊2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進度,按照“安全灌區”、“節水灌區”的總體要求,以確保灌區水資源安全、供水體系安全,提高水利用系數為目標,依托灌區既有工程基礎,以亮化提質為主攻方向,協同推進工程安全保障體系、田間高效節水體系、智能化體系和管理與服務體系建設,促進灌區安全供水、高效節水;在工業節水方面,重點推進提升高耗水工業用水效率,開展以節水為重點內容的綠色高質量轉型升級和循環化改造,加快節水及水循環利用設施建設,推進節水技術研發與應用;在城鎮生活節水方面,加快城鎮供水管網改造,持續推廣節水器具普及率。
4.2關于水資源集約問題
水資源的集約要堅持乘量化。受土地資源集約利用啟發,水資源領域的集約利用包含兩層意思:一是集中利用有限的水資源來實現效益最大化;二是水資源應當作為一種整體而非分散式的投入利用。結合封丘縣實際,必須統籌上下游、左右岸用水需求,充分挖掘利用天然渠、文巖渠及其支渠等現有河道的調蓄功能,謀劃一批增容量、擴功能的集約水源工程。在水資源的優化配置中,首先在思路層面,以提高水資源利用的系統效率為核心,改變傳統水資源區域利用模式,建立流域整體集約利用思維,實現水資源整體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最大化。其次在技術層面,在摸清區域水資源條件、供用水現狀和規劃水平年重大水資源配置工程的基礎上,初步擬定水資源系統指標、經濟效益指標、社會效益指標、生態效益指標等若干水資源集約利用指標,科學布局水源工程,推進集中取水、分質供水、串聯用水,實現先看后用、一水多用、循環利用。
4.3關于“四定”問題
水資源的“四定”要強化剛性約束,嚴格水資源精準管控。必須突出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結合流域水安全保障規劃、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提出縣域“十四五”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的約束性指標體系。結合封丘縣實際,“四定”中的“度”如何把握,必須結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統籌確定??傮w來講,要堅持對標先進和立足實際的統一。既要對標國際、國內同類地區先進用水水平,建立科學合理的節水評價標準,又要立足實際,建立用水總量、效率紅線、關鍵描述指標與考核指標之間的定量關系,科學合理確定“十四五”縣域各鄉鎮的水資源“三條紅線”。具體來講,其一,要摸清水資源和取水工程家底。結合第3次全國水資源調查評價成果,摸清各行政區和各主要河流、湖泊、水庫的水資源底數。結合取水工程(設施)核查登記,摸清取水工程底數,為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保護與嚴格監管夯實基礎。其二,要明確區域可用水量。按照“能分盡分”的原則,將主要河流可用水量細化分配到有關鄉鎮、有關取水工程,明確各行政區域和主要河湖可用水量。選取重點河流和主要控制斷面,研究確定生態流量管控目標和具體措施。其三,要優化水資源配置。統籌域內地表水、地下水、非常規水、過境水、外調水等水資源,科學配置生活、生產、生態用水,實現水資源用途管制、分質供水,堅決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
4.4關于水資源安全問題
保障水資源安全要完善區域水網,優化水資源配置戰略格局。按照確有需要、生態安全、可以持續的原則,堅持“開源”、“節流”、“治污”并舉,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結合,對供水、用水、節水、治污、水資源保護等方面進行統籌安排。實現對地表水、地下水及其他水源在不同區域、不同用水目標、不同用水部門水量與水質的統一、合理調配。在供水安全方面,一要加快城市生態水系建設。在對現有水閘、泵站等工程加固、改造和挖掘配套,充分發揮工程效益的基礎上,有序建設大功引黃調蓄、青龍湖引黃調蓄、橡膠壩等重點水資源保障工程,做好當地地表水、地下水、中水、黃河水、南水北調水等多種水源的優化配置。二要積極推進農村供水“四化”工程建設。通過綜合考慮水源水質、供水保證率、建設及供水成本等各種因素,以南水北調水作為主水源,黃河水作為備用水源進行水源置換較為適宜,既是解決地下水氟超標的有效途徑,又是治理地下水“雙超載”的根本措施。三要加大非常規水利用。建設完善區域雨水收集設施,加強污水凈化回用,著手開展雨洪資源利用潛力評價、雨洪資源可利用量和綜合利用效應評價,提出雨洪資源高效利用的模式,為解決城市內澇、生態用水不足等問題提供思路。在保障河湖生態安全方面,要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一方面要保流量,科學確定重要河湖生態流量水量,完善生態水量監測預警機制,優化水資源配置和水工程調度,嚴控水資源開發強度,保障河湖基本生態水量,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另一方面要抓建設,結合“百城提質”,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引導城鄉發展方式、經濟結構、產業布局與水承載能力相適應,打造水系完整、水流通暢、水質良好的現代水生態格局。
4.5關于水資源管理問題
建立科學完備的水資源管理體系是實現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的強有力保障。結合封丘縣實際,一是要強化“三線”管理。嚴格執行規劃水資源論證制度,為水資源開發劃出上線;嚴格水資源用途管制,加強計劃用水和定額管理,落實總量和強度“雙控”,為水資源利用劃出紅線;科學確定河流水量分配和河道生態流量,為水資源管控劃出底線。二是要用好經濟杠桿。對于居民階梯水價,建議提高1、2檔水價價差,并適量減少第1檔用水量,以增加水價提升對居民節水行為的影響;對于工業用水水價,根據萬元GDP用水量等用水效率指標調整工業用水的水資源費,以調節工業用水需求;對于農業用水水價,通過有利于節水目標的農業用水補貼方式激勵農業節水。三是要堅持數字賦能。以規模取用水戶、取水口和主要河流斷面為重點,建立健全水資源監控、監測網絡體系,加強區域水資源動態管控。以探索全縣水利“一張圖、一張網”建設為抓手,打破業務信息條塊分割,逐步建立覆蓋河流湖泊、水資源、水利工程等領域的綜合監管平臺,推進水資源管理數字化、智能化、精細化,為推進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提供智慧化決策支持。
5結語
從重點論和兩點論的角度出發,水資源問題是決定因素。研究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對于封丘縣實施四水同治推進新時期水利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從水資源集約、節約、安全、管理等層面提出了若干思考,具有一定的實踐價值。但研究成果是初步的,個別關鍵問題,如定量測度水資源的集約節約、風險控制在水資源安全中如何體現等,需要深入系統再調研、再論證。
參考文獻:
[1]李國英.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寫在2021年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到來之際[N].人民日報,2021-03-22(10版).
[2]夏軍,石衛.變化環境下中國水安全問題研究與展望[J].水利學報,2016,47(43):292-301.
[3]張遠,高欣,林佳寧,等.流域水生態安全評估方法[J].環境科學研究,2016,29(10):1393-1399.
作者:李志瑩 單位:封丘縣水利局
- 上一篇:水資源監控系統建設與實踐
- 下一篇: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經驗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