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促教”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實踐

時間:2022-09-27 10:03:10

導語:“以學促教”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以學促教”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實踐

“以學促教”就是指在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中以學生為出發點,根據學生們的知識水平以及發展和學習的需要來安排好教學內容和過程.整個教學的過程更加注重學生的主動學習,同時可以使內容更加人性化和合理化,學習的過程也更加全面化和自主化,這樣我們才能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問題,通過及時有效的教學來解決問題,教學也變得更加有針對性,教學效果也會更好.

一、精心設計問題,激發學生興趣

“以學促教”注重學生們的自主學習,如果學生連學習的興趣都沒有,自主性又從何談起呢?所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是實施“以學促教”的第一步,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可以通過一些有趣的問題來達到這一目的.比如說,在學習“勾股定理”這一課的內容時,這一章節的內容不算很難,很適合學生們自主學習和探究,但要激發學生們的主動性,提起學生們的學習欲望,教師還是要花一點點的工夫.教師可以給出這樣的一個問題來引出課題:這里有一個常見的數學問題,看起來很簡單,解決起來有點難,但想到了會覺得很奇妙.在一丈長的水池中央立著一根蘆葦,蘆葦露出水面的長度為一尺,一陣風吹來,蘆葦折斷了,倒下時另一端剛好搭在岸邊,并平行于水面,求蘆葦、水面及池塘的長度.學生們對這一現象非常感興趣,從這個問題開始探究,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探究情況進行適當的指導,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來促使教師更有針對性地教學.

二、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

建立以學生為核心的高效數學課堂,這是“以學促教”的最根本目標,教師要學會利用豐富、有趣的課堂設計,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升學生的主動性.在課堂教學的設計過程中,可以通過“舊知識”變“新知識”的方法來促使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高效的學習氛圍,同時增強師生之間在課堂上的互動性,這樣更容易活躍課堂的氣氛.比如在學習“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這一節中的“三線合一”時,為了讓學生們擺脫傳統的學習方式,我讓學生們先觀察不同顏色和形狀的一些等腰三角形,讓學生們作這些不同形狀的三角形底邊上的高、底邊上的中線及頂角的角平分線,在每一個三角形紙片的正反兩面同時作兩種不同的線,再用剪刀沿著所作的線剪開,可以發現反面也剛好剪在線上,不同形狀的三角形都會有這樣的特點,由兩兩在一條線上可以得出三線合一.為幫助學生鞏固所學,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嘗試用尺規作圖畫出某個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手腦并用,這是提高學生學習熱情的有效方法.通過這一次的學習,學生們對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理解和記憶也更加深刻了.

三、評價形式多樣化,建立有效評價機制

要在課堂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互動是否良好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學生主動學習,教師指導解決問題,有來有往,互動頻繁,課堂氣氛更活躍,更能激起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可以以學生的自學和討論為主,通過學生自主學習、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思考和討論問題,探究式解答,教師指導性的教學,總結一般的思想方法和解題方法.學生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思考解決問題方面,都可以對自己或他人的觀點進行評價和質疑.討論的同時互相交流評價,得出結論.這樣,教師就真正把學習的任務交給了學生,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以及探索研究的習慣都是非常有利的.當然,教師不忘從旁指導,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教學過程,按學生的需要展開教學,促使教學效率穩步提升.總而言之,“以學促教”不僅是新課標對初中數學的教學要求,更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教師可以利用這種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為數學學習打好基礎.

作者:裴志剛 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樊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