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導學法為初中數學課堂增添活力

時間:2022-02-18 09:41:49

導語:問題導學法為初中數學課堂增添活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問題導學法為初中數學課堂增添活力

一、問題導學,優化課堂

由于初中學生的數學基礎不同,數學素養差別較大,對于同類應用問題的理解深度自然也就相差許多。而問題導學法的受眾是班級全體學生,所以需要教師慎重選擇此環節的相關內容,這就要求教師應深入地了解問題導學法,提前做好功課。初中的數學知識點相對抽象、繁雜,但是知識點之間具有關聯性。以往的數學課堂都是教師教授知識點,根據教師的理解按照一定的順序將知識灌輸給學生。由于課程安排緊湊,許多教師對某些問題的闡述不夠深入,即便對于重復率較高的知識點的講解,也只是停留在表面。所以,一般情況下,許多學生都是通過記憶而較少地采用理解的方式來學習數學知識,這時就需要教師利用問題導學的優勢來彌補傳統教育模式的缺陷。問題導學法的一般步驟是:提出疑問、討論溝通、解決問題。教師要結合具體問題與課程內容,在課堂上把這三個基本步驟落到實處。通過這一過程,學生就能很好地掌握課程內容,不斷強化數學技巧,逐漸形成自己的學習風格。數學素養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不僅要求初中學生能夠掌握知識重點、利用所學知識解答數學題,更要使學生體會如何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因此,初中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積極運用問題導學法,并與其他方法相結合,有效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

二、結合生活,自然引入

雖然問題導學法被廣泛使用,但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許多教師在問題導學的環節不設置教學情境,而是直接提問,且所提的問題缺少生活氣息,僅僅側重于應試,顯得僵硬無趣,并沒有真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久而久之,學生了解了教師的上課流程之后,就對問題導學環節產生了疲勞感,甚至厭倦教師的問題導學。因此,教師需要創設貼近生活的數學應用情境,自然地將學生帶入學習情境中。例如,教師在教授《二維坐標系》的相關內容時,可以找出直角坐標系在生活中的應用實例。比如,教師需要在教室內找到一個學生,除了可以通過點名的辦法,還可以提問:“我們還可以通過什么方式找到這個同學呢?”從而引出還可以通過說出學生在教室的第幾排第幾列來確定這個學生所在的位置。通過這樣的方式,自然而然地過渡到要學習的直角坐標系的概念上,從而暗示學生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師通過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相聯系的方法,可以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到學習數學知識也是提升生活智慧的一種途徑,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現象并自主探究數學知識。

三、組織探究,解決問題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在課程容量與課程時間的不合理配比下,許多初中數學教師傾向于省去學生的思考時間而匆忙地進行講解,希望以此來提高課堂效率,增加一節課的知識容量。然而,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身心發展速度快,雖然精力充沛,但注意力不易集中且集中時間較短。如果沒有親身參與探究活動則很可能對教師所講的內容左耳進、右耳出,記憶不深刻,更無法達到應用知識的層面。所以,傳統教學方法有時并不符合初中學生的發展規律,并會導致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問題導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一個明顯區別是,問題導學法讓學生有自主探究的機會與時間,學生能夠自己調用所學的知識來探究新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利用好課堂的時間,積極為學生組織探究活動。教師可以設計個人思考、小組討論、輪流發言、實踐操作等環節,讓學生參與到教師在課程開端所創設的情境中去。例如,在學習“多邊形”的相關內容時,在學生已經學習過“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的情況下,教師可以提問:“三角形的內角和大家都已經了解,那么四邊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呢?怎么證明?五邊形、六邊形甚至N邊形的內角和又是多少呢?”教師可以提示班級學生利用紙、筆、量角器等工具進行探究,在限時的情況下讓學生經過獨立的思考后分組討論。這樣可以充分利用初中學生自我表現的心理,激勵他們積極思考、擴展思維、創新方法,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有助于活躍班級的課堂氣氛。

四、設置反饋,前后呼應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上,即使在導學階段,許多教師也過于重視“灌輸”知識,想盡快完成教學任務,難免在不知不覺中忽略了學生才應該是課堂的主體,沒有充分發揮問題導學的作用。同時,初中教師在應用問題導學法時,往往忽略了導學作用的發揮不是局限于開課的前幾分鐘,它還能夠提前點明整節課的重點知識內容,對于整節課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而且,由于一節課一般僅有四十分鐘,如果問題難度較大,學生就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導學任務,那么就需要教師隨后指導了。所以,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應該理解學生在課堂上需要反饋成果、想要了解別人的想法、想要自我表現的心理。因此,在進入正式教學后,教師要呼應導學階段所提問題,采用設置習題、點名發言、教師評價等環節來呼應之前的知識內容。而且,由于學生的層次不同,教師要避免出現為所有學生設置同樣難度的問題的情況。例如,教師在選擇課堂練習題時,應注意設置習題的梯度,簡單的習題與難題的比例應小于中等難度的習題,充分考慮到各層次學生的需求,這樣才可以調動整體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喜歡數學課,使師生關系更融洽。

問題導學法是近年來出現的新型數學教學方法,其實,許多教師已經在教學中使用并有效地提升了課堂效率,但仍有許多教師對問題導學法的了解不足、認識不深刻。結合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的實際,教師首先要深入地理解問題導學法相關理念,其次是發揮它的作用,創設自然生動的數學情境,在課堂上組織探究活動并設置反饋,使學生在數學課堂上有熱情、有動力地學習,并在生活中積極觀察數學現象、應用數學知識,逐漸提高自己的數學水平。初中數學教師要長期堅持,不斷實踐,爭取為學生創造充滿活力的數學課堂,為社會輸送高質量的數學人才。

[參考文獻]

[1]宋明康.初中數學“問題導學法”教學模式的問題設置[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0):63-64.

作者:王玄春 單位: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甲路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