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個性化作業設計途徑
時間:2022-10-07 10:04:49
導語:高中數學個性化作業設計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作業實現了對課堂活動的拓展和延伸,在教學任務中,作業設計是至關重要的內容。充分凸顯作業的時代性、科學性和實踐性,更加有助于學生對知識框架的構建,從而更加深入精準地理解知識,提升其創造性和綜合素養。鑒于上述,主要對高中數學的個性化作業設計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高中數學;個性化元素;作業設計;設計類型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也對高中數學教學提出更高要求,作業是教學中的關鍵性內容,能夠對課堂進行拓展和延伸,同時也能對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加以鞏固。但從目前實際發展情況上來看,傳統的作業形式很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作業設計觀念有待于轉變和提升,需要在其中融入一些個性化元素,使其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一、個性化作業設計的基本原則
1.學生主體原則。在作業設計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其能夠在學習中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教師也要盡可能多的為學生預留思考和想象空間,使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此外,教師還要處理好與學生的關系,逐漸轉變課堂“主宰者”的角色,提升學生在學習中的主人翁意識。2.全面發展原則。進入新世紀以來,全面發展逐漸成為青少年發展和成長過程中所必備的品質,而這也是我國實施素質教育的終極目標。為此,在高中數學作業個性化設計過程中,必須要以素質教育為核心,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3.科學化原則。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進行互動的過程,由于整個過程經常會存在著不確定性和差異性,因此,要求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在作業設計過程中,除了要確保其符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外,還要保證作業設計的科學性,通過正確科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指導,使其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不斷提升個人綜合素養。
二、高中數學作業個性化設計類型
多樣化是高中數學作業個性化設計的重要表現之一,實踐過程中,教師應在繼承與保留、吸收和借鑒的基礎上,對傳統的作業形式進行改革,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針對性的作業內容,使其更好地輔助學生學習。在高中數學作業的個性化設計過程中,最常見的作業形式包括以下幾種。1.實踐型作業。學以致用是高中數學學習的重要目標,因此,教師要盡可能多的為學生設計實踐型作業,以提升其學習興趣,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應用和理解。例如,在學習《統計》的相關內容后,教師便可結合課本和課堂教學情況,為學生設計實踐型作業,如“對本校學生最喜歡的科目進行調查”“對本校學生最喜歡的體育活動進行調查”等,通過類似作業的設計,可大幅度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對其實踐能力進行提升和培養,實現對課堂知識的有效鞏固,達到了課堂作業設計的目的。2.探究型作業。新課程改革的亮點在于探究、合作和自主,因此,教師還可為學生設計一些探究型作業,這很符合高中數學的學科特點,有助于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探究意識,使其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學習求知。例如,教師在學習完《概率》的相關知識后,教師便可讓學生們對本班級同學生日進行統計,之后計算出同學一起過生日的概率,如此不僅有助于強化學生對“概率”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實現了對“統計”知識的鞏固,在學習新知的同時也強化了舊知,學生的學習興趣空前濃厚。3.交流型作業。在高中數學作業個性化設計過程中,通過交流型作業的設計,可強化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和交流,拉近學生之間的關系和距離,同時也能為學生提供一個表達自己想法和意見的平臺。實踐過程中,教師可將班級同學分成不同的小組,共同完成作業。例如,在學習完《立體幾何》的相關知識后,教師可讓學生分組共同交流,對“三視圖”畫法進行研究,同時觀察圖形俯視、正視以及側視的變化情況,在課上與其他小組同學進行交流,以此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4.日記型作業。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學生們經常會迸發出很多新奇的想法和念頭,但這些想法往往會轉瞬即逝,因此,教師可讓學生通過日記的方式記錄下來,并將其應用于后續的學習過程中。鑒于上述情況,教師可對日記型作業進行設計,包括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應用情況、理解情況、對作業形式的想法、對考試的意見等,為學生提供一個表達個人想法和意見的機會。
三、高中數學作業個性化設計的有效途徑
1.情境融入,讓作業貼近于日常生活。在新課程改革下,一切教學活動都要貼近于學生的日常生活,同時還可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對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進行設計。在高中數學作業個性化設計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將知識點融入于教學情境,經過精心編制之后,使其成為貼近于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或者內容,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例如,在學習了《空間幾何體的結構》這一章節的相關知識后,教師便可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常見的幾何體,并對其結構進行研究,課上與其他同學或者教師進行探討,從學生的生活實踐出發,提升其參與興趣,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提升,促進其全面健康發展。2.增添趣味,豐富作業形式。在高中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經常會忽視價值觀、情感以及態度的重要性,因此,在設計作業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強化學生的情感效應,使作業成為師生情感交流的重要平臺和紐帶,提升學生對作業的熱性和興趣。首先,教師一定要保證作業的新穎性,要區別于傳統的作業形式;其次,作業設計要具備靈活性,深入挖掘問題的本質,盡可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結合實際情況為其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最后,作業設計禁止天馬行空,需緊密聯系教材,深入挖掘生活中有價值的教學資源,例如,生活中常見的社會熱點問題、分期付款問題、商場抽獎概率問題等,使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也增添了生活的本領,無形中實現了課堂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靈活應用,使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在解決生活問題方面的重要價值,從而提升學習興趣,增添作業動力。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對個性化作業設計的基本原則進行了簡要分析,同時也歸納了高中數學作業個性化設計的常見類型,最后對個性化高中數學作業設計的有效實施路徑進行了研究。
總之,作業對于學生知識學習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視,由于傳統的作業形式很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必須要進行創新和改進。實踐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明確作業設計的基本原則,其次要明確學生們所適合的作業類型,最后進行精準實施,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課后作業的促進作用,實現對學生課堂學習知識的有效鞏固,促進其多項能力的快速提升,為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洪濤.高中數學中如何提高學生作業有效性的方法探索[J].現代企業教育,2014,(24):331.
[2]高雙雄,謝光智.高中數學作業個性化設計與實施策略[J].現代教育科學,2013.
[3]陳維君.高中數學作業設計中提高效率的有效策略[J].理科愛好者,2014,(3):295.
作者:胡萬民 單位:甘肅省永登縣第六中學
- 上一篇:數形結合在高中數學教學的應用
- 下一篇:探析高中數學解題的數形結合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