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論文

時間:2022-02-10 11:42:00

導語:數學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學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論文

一、教師要樹立創新理念,自覺地在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新時代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要完成該使命,首先教師本身應具備創新精神。教師的自身創造性思維、素質及能力,直接影響著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創造力的提高。因此,每個教師都必須增強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努力提高創新能力,用創新思維去創新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使自己成為不斷用創新思維去實踐創新教學的人。為此,教師必須做到:

首先,有淵博的知識。因為任何創新都是對所學知識進行科學加工和創造性勞動的結果,沒有知識就不能創新;其次,學習并掌握有關創新的基本理論知識,有意識地在日常的數學教學中向學生灌輸創新意識,并有效地運用創新方法去實施創新教育。再次,教師應當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以便在實施創新教育時得心應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為只有方法得當,才能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并積極行動起來,從而產生創新意識并形成創新能力。最后,教師要努力成為學生創新道路上的“同路人”。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實現由教師的“教”為主向以學生的“學”為主的轉變,變“師道尊嚴”為創新道路上的“同路人”,就要努力創造適宜于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學習的活躍的課堂氣氛,從而形成有利于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健康發展的寬松的教學環境。在此,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學生。

二、合理滿足學生好勝的心理,激發學生創新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的創新學習興趣,首先要注意設置合適的問題情境。若能對數學教材巧安排,對問題妙引導,創設一個良好的思維情境,對學生的思維訓練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學中出示恰如其分的問題,讓學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問題高低適度,問題是學生想知道的,這樣問題會吸引學生,可以激發學生的認知矛盾,引起認知沖突,引發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欲。培養學的創新學習興趣,其次應注意開展豐富的數學活動。通過開展幾何圖形設計大賽、數學笑話晚會、邏輯推理故事演說等等活動,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與數學的結合點,感受勝利的喜悅,體會數學給他們帶來的成功機會和快樂,培養創新的興趣。

三、培養學生的好奇心,點燃創新能力的火花

好奇心是科學發現的巨大動力,是創新意識的顯態表現,美籍華人李政道說:“好奇心很重要,好奇才能提問。”而提出問題正是創造的前奏。教師的責任之一就是要保護和發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實踐證明,教學中充分激發和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提高教學效果是十分有益的,而這一結果又能使學生的好奇心理得到進一步強化。在講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時,用如下問題引入:用6根火柴能組成4個三角形嗎?學生受思維定勢的影響,僅局限于在一個平面內,無論如何是擺不出來的,這時他們就會產生疑問:6根火柴真能組成4個三角形嗎?從學生的眼神里可以看到他們強烈的探求欲望,這時只需輕輕一點:可以豎起來試試,從而把學生的思維推向空間,很快獲得成功。通過這個有趣例子,能有效地打破學生單項思維,激發出學習新知識的欲望。同時又培養了學生動手動腦敢于創造的精神。

四、創設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創設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求知欲,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數學的靈魂。課堂上,教師創設問題情境,以激勵學生解決問題的動機,通過探索解決問題,獲得積極的心理滿足,只有感受真切,才能人境。例如,在對“矩形的判別”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可以通過具體問題的解決,創設出如下誘人的問題情境:用刻度尺度量矩形的對角線的長度,從而引出課題,引導學生分析畫法的實質,并用幾何語言概括出這個實質。接著,再引導學生根據上述實際問題的啟示思考證明方法。除創設問題情境外,還可以創設新穎、驚愕、幽默、議論等各種教學情境,良好的情境可以使教學內容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讓學生深切感受學習活動的全過程并升華為自己精神的需要,成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這正像贊可夫所說的:“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

五、聯系實際,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要加強對學生應用意識的訓練,在教學中,選擇一些典型意義的問題,把它與學生較為熟悉的生活中的某些實際聯系起來,引導他們聯想有關知識,使實際問題“數學化”,再將數學問題進行分析、推理,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增加創新意識,培養實踐能力。從初一抓起,向初二、初三輻射,真正起到增強學生應用創新意識的作用。如初二幾何教材中四邊形這章中,配了好多有關對角線方面的習題,可以給學生編擬一個聯系實際的開放性問題:學校要設計一個四邊形ABCD草坪,當它滿足哪些條件時,這個草坪的對角線互相垂直?這樣把數學知識融入實際生活,培養學生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思維能力、應用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通過對不同問題的觀察、分析、討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開放性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六、運用習題課拓展學生想象空間,激勵創新

一切創新活動都是從創造性想象開始的,即人們在原來的知識基礎上對記憶事物的想象,經過重新組織而創造出新的形象、概念、方法。因此,發展想象力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主要保證。我們教師要千方百計地創設情景,精心組織材料,為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拓展空間,從而激勵他們的創新精神。在習題教學中,根據習題潛在的因素,創設想象情景,提供想象材料,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同時指導學生一些想象的內容及方法。這樣為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創設一種環境和氣氛,讓學生在觀察、畫圖、想象、討論等一系列活動中復習鞏固全等三角形的有關知識,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培養能力,發展智力。

總之,教學實踐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師的主導,也需要學生的主體,只有師生共同的配合下,才能教學相長。總之,人貴在創造,創造思維是創造力的核心。培養有創新意識和創造才能的人才是中華民族振興的需要,讓我們共同從課堂做起。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1.

[2]孫繼中.對初中數學創新教育的幾點思考.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07,(4).

[3]秦龍.初中數學習題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7,(2).

【摘要】隨著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數學教材的改革,“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使學生能夠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創新教育已成為數學教學的一個重點,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找到培養和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數學教學中愈來愈顯得重要。本文提出了初中數學教學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措施。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創新能力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