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如何讓學生愛數學

時間:2022-04-24 05:32:00

導語:深究如何讓學生愛數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深究如何讓學生愛數學

“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彪m然這句教育界的俗話帶有偏見性,但從教師的神圣使命和職業道德出發,哪一位教師不想會教、教會學生?可以使每一位學生,尤其是中等生和學困生能學會確實很難,這是一門大學問。我連續多年教初中數學,對這個問題深有感觸,以過長時間的探索思考和經驗積累,逐步認識到:只有讓學生愛數學才能會學好數學。由于數學具有的學科特點和學生的個性差異,部分學生對學習數學感到枯燥、乏味。到了初中階段,數學抽象程度加深,邏輯推理越來越嚴密,很多學生不喜歡數學,甚至達到厭煩的地步。

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應該在新課程改革中著力解決。由教育心理學理論可知,學生對學習有興趣,對學習材料的反映最清晰,思維活動最積極最有效,學習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在數學教學中重視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一旦學生對數學發生興趣,真正愛上數學,“愛就是力量”,學生自然會積極、主動、快樂地去學習。

要使學生在愛的基礎上去學習數學,通過實踐我認為以下四個方面是很有必要的:

(一)加強情感交流,關愛每一位學生,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教學中經常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學生喜歡哪一位老師了,就喜歡上他的課;不喜歡哪一位老師,就討厭上他的課,進而對該學科也產生厭煩心理。當學生喜歡哪位老師時,在課堂上就感到老師講授的內容生動有趣,會以一種積極興奮的情感去學習。教師只有充滿愛心的對待學生,才能得到學生的喜愛,才能喚起學生的興趣、激情,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參與。教師要尊重、理解、信任學生,努力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真正愛上數學。

(二)提高授課藝術,語言要生動、有趣,讓學生聽懂、愛聽

很多數學教師抱怨,數學課要上得生動有趣實在太難了。但我的一位數學老師在語言藝術方面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他上課講到重點內容時,表情莊重嚴肅,輔以強有力的手勢,不由得使學生重視起來。其它時候,他幽默、和善,尤其兩眼一瞇,呵呵而笑時,更讓人感到非常親切。他總是循循善誘,語言如涓涓流水,講得透徹、明白,很容易讓人接受。

數學教師應該在語言表達方面下大功夫,要有較好的文學功底,兼備其它各科知識,這樣才能在課堂中揮灑自如,講出好的效果。除了課本知識以外,給學生講一些數學史、數學典故、數學名人、我國的偉大數學成就等,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加強直觀教學,聯系生活實際,創設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

初中階段,是學生由直觀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的關鍵時期,學生的認知結構還是以直觀形象為主的。如果認為只要把知識向學生講清就行了,不必作過多的直觀展示,這就違背了學生認識發展的規律,學生不會對這樣的課堂產生興趣,教學效果自然也不理想。教師不能怕麻煩,該用直觀教具的時候,必須要清楚、明白地展示給學生。數學教學中,講解概念、定義、定理離不了直觀教具,甚至一些數學問題,借助于合適的直觀形象演示,學生理解得會更透徹。有這樣一個數學問題:一個四邊形的四條邊長依次是5、12、13、X,求X的取值范圍。若直接告訴學生,任意三邊之和大于第四邊,得到四不等式,解這個不等式組就可以了。方法雖然可以掌握上,但比較抽象,學生不太感興趣。我拿出一個由三根木條釘成的三角形,取下一個釘子,讓學生觀察三根木條的活動情況。一位學生很聰明,立刻回答說,老師我看出來了,x的取值范圍應是大于0而小于三邊之和,我給予肯定。學生們也認為這種方法很好。我又取出三根連起來的木條,它們不能組成三角形,活動展示給學生,學生一看就笑了。一位學生站起來回答說,剛才的看法不夠全面,如果己知的三邊不能組成三角形,那么第四邊的取值范圍應是大于最長邊與其余兩邊之差而小于這三邊之和。這個問題很輕易就解決了,學生們也特別感興趣。

數學源于生活,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使學生能夠通過觀察、歸納、類比、猜、反思等各種思維活動,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我在講《角的平分線》時,就把學校附近的三角花園平面圖帶進課堂,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觀察討論花壇應在什么位置,才能滿足設計要求。學生對身邊的數學特別感興趣,這一堂課上得很成功。

(四)改進教學方式,引入多媒體課件,優化數學課堂教學

數學要著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傳統的課堂教學手段和教育環境對培養學生的思維來說,往往是抽象和隱性的,不利于提高學生學數學的興趣。教師要轉變觀念,改變教學方法,大膽進行教學改革。其中,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不但可以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加大教學密度,而且能創造生動、形象、交互的教學環境,有利于訓練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極大地豐富了課堂教學的方式和結構。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既有老師的精講啟發,又有文字、圖形、圖像、動畫等的適時參與,學生有學有練,多種教學形式交替,有效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注意力,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學生學得會,自然也會更愛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