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主義與數學教學研究
時間:2022-10-20 02:54:59
導語:建構主義與數學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及教學技術的加深,數學教學的教學模式也隨之發生了巨大變化。建構主義是當前形勢下非常適合數學教學的一種教學模式,因為每個人的生活經驗不同,所以對世界的理解也就存在差異。本文通過對建構主義理論的內涵進行詳細闡述,分析了建構主義數學教學觀,提出數學教學是一個建構的過程,即是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的產物,并重新認識了數學教學,認為數學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創設恰當的數學情景以及重視團隊的交流與合作。
關鍵詞:數學教學;建構主義;數學學習觀
隨著國內外教育教學科學的不斷發展,近幾年來,建構主義作為一種新的學習哲學給教育界帶來了新的變革,尤其在數學教學領域的作用尤為突出。
一、建構主義理論的內涵
20世紀70年代末,西方掀起了建構主義的思潮,對西方的哲學、科學、社會學、教育學等思想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建構主義理論認為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然而人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卻是不同的,這些不同的產生是由個體的經驗決定的。因為每個人的生活經驗不同,所以對世界的理解就存在差異?!皩W習知識主要是個人對知識進行建構的過程,也就是說個人創造有關世界的意義不應是發明源于現實的意義。”所以,建構主義理論更加注重人們原有的知識經驗,同時以此為基礎來建設新知識,重視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社會性、主動性和情境性。建構主義的首創者皮亞杰(1896—1980)是瑞士著名的認知心理學家,日內瓦學派的創始人。早在19世紀50至60年代,皮亞杰提出了認識的建構主義觀點,它的基本思想是:知識不是簡單的、被動的、鏡面式的反映,而是主體通過已有的經驗來構造自己對新知識的理解。因此,建構主義的實質應是主體對新知識的認識,是一個積極的、主動的構建過程。因為當時受到行為主義的影響,建構主義思想一直未被關注,直到80年代認知心理成為主流,建構主義理論才受到重視。80年代中期,馮•格拉斯菲爾德等建構主義者明確提出了建構主義理論。從此以后,建構主義理論逐漸被人們接受,并且廣泛應用到科學、社會學、歷史學、教育學等領域。
二、建構主義理論的數學學習觀
在數學教學中,有的教師往往喜歡講得多一些,但實際上學生接受的效果并不明顯。這種現象正好應了馬明老師的一句話:“教師把知識拋得越快,學生忘得越快,教得多并不意味著學得多,有時教得少反而學得多?!崩?,教師在講授“無窮大量”和“無窮小量”這兩個概念時,學生常常會理解成很大的數和很小的數或者是最大的數和最小的數。這是因為學生在學習前已經從不同的途徑獲得了與教科書中的理論完全不同的觀點,這些觀點在學生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嚴重影響學生接受新的知識。
三、建構主義對數學教學的啟發
1.以學生為主體。建構主義數學學習觀直接否定了以往的“填鴨式”教學。建構主義數學學習觀闡述了數學教學不能只沿用陳舊的灌輸式教學。即教師只管講,學生只管聽,能不能記住,能記住多少,而記住的東西有多少能理解,這些都不去注重?,F在看來這種教學方式是失敗的,針對當前的教學形式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新時期的校園應該是活潑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應當注重學生的生活實踐及經驗的積累,以此為基礎,幫助學生去理解和構建新學到的知識體系。教師的主要任務不僅是備課還要備學生,教師要充分考查學生的數學基礎、邏輯思維能力、認知能力和心理特征等方面,為學生構思恰當的問題情境。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同時搜集、分析有關的資料信息。教師需要適時協調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恰當地啟發引導,提出相應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和討論,然后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規律,糾正錯誤和片面的認識。最后,教師總結這一節的知識點和結論,指出學生應該注意的問題并指正學生的學習方法??傊?,學生是認知的主體,也是知識的建構者。因為每個學生的數學基礎不同,認知水平也不同,所以其建構過程也不同,每個學生對知識理解的程度和側面也都不盡相同。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認真考查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以真正實現數學教學的目標。2.創設情境式教學。合理設置富有情趣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利用原有的知識結構去“同化”新知識,即使不能“同化”,也可以引發“順應”的過程,以達到對新知識的理解,讓數學課堂生機勃勃。比如,在“棱錐體積”的教學中,首先,教師可以讓每個學生動手去體驗一個三棱柱可以拆成三個體積相等的三棱椎,然后,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棱錐的體積是和它等底等高的棱柱體積的1/3,最后,可以得出結論:錐體體積是和它等底等高的柱體體積的1/3。這樣經過自己親自動手和主動思考獲得的數學知識,比教師直接講授生動得多,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主動探究的學習精神,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3.重視團隊交流協作。因為每個學生對問題的理解高度和構建方式不同,對同一個問題的理解和認識不同,因此,通過全體學生的合作交流,可以使學生對問題理解得更加全面深刻。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通過交流意見、互相討論等形式,讓學生聽到、看到那些與自己不同的見解,然后教師再進行適當的引導和總結,并在協作過程中,通過交流,使得每個學生的思維成果為整個學習群體共享,從而達到意義建構的目的。
四、結語
在我國教育教學的改革中,建構主義理論越來越彰顯其強大的生命力,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本文通過對建構主義理論的內涵進行詳細闡述,分析了建構主義數學教學觀,提出數學學習是一個建構的過程,即是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的產物;重新認識了數學教學,認為數學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創設恰當的數學情境并重視團隊的交流與合作。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不能全盤接受、生搬硬套,要結合本校實際積極吸收建構主義的合理部分,勇于實踐,為深化數學教學改革探索新思路。
作者:劉艷 王群亮 單位:營口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江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D].湘潭:湖南科技大學,2013.
[2]孟令奇,張德利.建構主義與中美數學課程標準及數學教育改革———什么是中國的建構主義數學教學[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2(8):1-6.
[3]鐘珍玖.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初中數學“過程化”教學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08.
[4]馮樂堯.用建構主義理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數學教學模式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5.
[5]鄒能超.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的中學數學教學設計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05.
[6]何泉清.基于建構主義的高中數學教學設計的理論和實踐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05.
[7]李蕙萱.建構主義觀點下的中學數學建模教學研究與實踐[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3.
[8]袁曉婷.建構主義視角下初中數學建模教學的研究———以“格點多邊形面積計算”為例[J].現代教學,2015(s1).
[9]孫丹.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初中幾何圖形變換模型教學策略研究[J].商,2014(45).
- 上一篇: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論文
- 下一篇:高職高等數學教學研究
精品范文
10建構主義的學習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