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教育與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時間:2022-02-03 04:15:33

導語:初中數學教育與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數學教育與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我國的教育體制在改革中不斷的完善,新形勢下已經對傳統教育產生了轉變。素質教育的培養方向是著重于學生的創新性思維,但是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我國初中數學課堂還是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大部分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模式十分單一,灌輸式的教學使學生的學習很被動,時而久之他們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甚至產生厭學的情緒。其次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數學教師過于注重考試技巧和考試知識的講解,而且家長和教師也把學生的成績作為衡量他們學習效率的唯一標準,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從而使教學效率有所降低。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來改革課堂教學,并致力于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化發展。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生主動學習和提高學習積極性的重要途徑。在過去傳統教學中教師單一的授課模式很少和學生進行互動,課堂上也很少開展教學活動,這就導致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逐漸疏遠,甚至出現了一部分學生產生懼怕教師的心理,導致教學效率并不理想。身為初中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當從學生的角度與他們進行合理的交流,并建設合理的評價機制,從而完善師生關系并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北師大版初中數學教材中會學到“生活中的立體圖形”這一內容,教師在上課時可以將知識點與生活實例相融合,比方說長方體和教師的門、桌椅板凳相似,教師也應當與學生展開互動,讓學生說一說正方體、長方體等立體圖形還與那些生活中的物體相關,從而建立一個師生和諧相處的教學環境。另外,學生如果回答正確了教師就要當著全班學生的面對其表揚,這樣可以起到榜樣效果,不僅能給回答問題的學生最大的鼓勵,還能激勵其他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對于回答問題錯誤或者上課不認真聽講的學生教師也不能批評,應當有耐心的對其講解,并鼓勵他們好好學習,使學生認為教師并沒有放棄他們,從而重拾學習信心[1]。

二、樹立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要想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就要讓學生樹立起較強的自信心,這樣學生才能積極的參與到教學當中,從而促進自身的思維發展。例如:就拿立體圖形來講,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準備好剪刀、膠帶等工具,先給學生展示教學道具,比如正方體拆開是什么樣的、長方體拆開是什么樣的,再讓學生利用相關的工具去剪制這些立體圖形。當學生完成以后,教師讓他們把作品放到桌子上,然后教師去每個學生的座位上去瀏覽他們的制作,并給予評價,使學生得以樹立自信心,從而在學生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提高他們的思維創造力的發展,并在教師的評價中提升學習的積極性。

三、改變教學方法

如果數學教師還是沿用傳統教學方式那般灌輸教學法是不利于學生的持續化學習的,新教育改革下給教師的定位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輔助者,而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當充分運用自身的教學經驗,創新和改革教學的方法,并給學生足夠的表現空間,讓學生知道他們才是課堂真正的主人,從而積極的參與到教學當中。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輔助系統,在課前準備一小段學生感興趣的視頻播放,這樣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注意力,為接下來的課堂做好鋪墊。然后用多媒體技術圖片、視頻等多元化的形式向學生展示知識點,并給學生思考和討論的時間來解決教師設立的問題,最后再到講臺上講解解決辦法,以此來創新教學模式,并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樹立合作意識[2]。

四、強化發散思維

發散性思維也是學生日后發展的必備品質和能力,這就要求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必須具備開放的特性,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上去思考教師設定的問題然后展開想象和推理,最終將其有效的解決。這種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充分體現其主體地位,并在思考中促進自身的創新性思維發展,從而使學生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學習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3]。

綜上所述,數學作為一門綜合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對于初中教育而言至關重要。而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應當緊跟素質教育改革的步伐,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為課堂教學創新的出發點,并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與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從而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全面化發展。不僅如此,教師也要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增強自身的綜合素養,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頡霞珍.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05):27.

[2]陳玉華.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22):37-38.

[3]賴黎菁.基于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探究[J].中華少年,2020(07):170+172.

作者:唐轉霞 單位: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北灣鎮中堡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