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時間:2022-08-22 09:34:18

導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一、創設情境,培養興趣,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策略

這樣的教學設計,使學生能夠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從已有知識出發去開展學習。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這種生活化的數學教學能夠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一方面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在以后的生活中主動地發現數學、應用數學。這也是素質教學提倡的對學生個人素質、個人能力的提高。當然,學習興趣是最重要的。古語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這就是說的興趣的重要性。我們在營造教學情境時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保持良好的學習態度。這也是為了提高以后的教學效率打好基礎。

二、改變形式,合作交流,提高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

首先,教師要明確提出的問題有沒有合作的必要。對于學生自己理解不了的問題,教師可以直接做一個解惑者;那些學生能獨立解決的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完成,做一個“自主者”;只有那些學生單獨不能解決的、并能最大限度發揮學生之間優勢互補的問題,才是有價值的合作,是為了學生發展的有效合作。其次,合作探究前,教師應分工明確:讓每一個學生在小組學習中都有事可做,從而使組內出現“互動、互助、互勉、互進”的局面。合作探究中,教師要適時引導:由于學生活動相對分散,這就需教師在教學環節中進行合理調控,要走近學生,參與到學生的交流中,一方面要保證學生的談論符合教學實際要求,避免學生談論與教學無關的內容,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及時解決學生在討論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或者思路錯誤時,教師能夠及時加以糾正。并且,教師還要多傾聽學生的發言,盡量讓學生多發表看法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出來,這樣才能實現我們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提高學生能力的目的。例如,“十的加減法”課中,讓學生在操作和交流(同桌交流、組內交流、全班交流,又可以走下座位自由組合交流)中“創造”出10的加減法的全部算式。這樣,通過學生探索、小組合作討論、全班交流等形式,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放松心態地與教師、與同學交流,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自己的能力,還融洽了師生關系和同學之間的友情。

三、優化練習、激勵評價,提高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

優化練習是實施高效教學的著重點。在學生獲取一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思維加工,將簡單的認識、經歷的學習過程轉換上升為自己的學習經驗。首先,練習的設計要有層次性、針對性、實效性。對于學困生,指導他們進一步理解與鞏固所學新知識中的基礎部分;對于中等學生,教師就要求他們做一般習題;對于優等生,教師就指導他們做比一般難度更大的習題,提高優等生的自我發展能力。分層練習,使人人都能學到有用的數學,人人在數學上都能有不同的發展。其次,練習設計要有現實性、發展性和活動性。練習時的“娛樂性”必不可少。讓每一個學生從上課第一分鐘到最后一分鐘都能集中注意力,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是上課不能集中注意力又怎么向四十分鐘要效率呢?要解決這一矛盾,提高課堂效率,就有必要設計一些“娛樂性”練習。我常設計一些“男女生大比拼”“勇奪冠軍”“看誰算得快”等競賽練習。讓學生在這樣一個“娛樂性”的氛圍下做題,學習興趣高,做題速度快,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練習還要具有開放性。練習的開放性,可以使學生的思路更廣闊、更靈活,能使學生在體會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的同時,使創造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把優化練習落到實處,課堂練習不在于多,設置的內容要符合教學重難點,并且不易過難,既能夠激發學生做練習的興趣,又能夠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同時,做完課堂練習后,教師要給予一些正面的評價,給予學生一些精神上的鼓勵。一定要注意,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避免給學生否定性的評價。例如,你回答錯了;你說的不對;這么簡單你都不會等。我認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語言、手勢、表情、神態等對學生適當地進行評價,可以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自信;同時,我們還要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對他人評價,重視合作交流的意識與情感,以求更全面地認識自我,體驗和分享成功的快樂。

總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的悉心研究。我們不僅要研究教學內容,還要研究、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心理需求,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設計教學。只有這樣,我們的教學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我們的教學,使高效課堂得以實現。

作者:石改云 單位:河北省沙河市蟬房學區石盆北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