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學中情境的創設
時間:2022-11-16 09:52:25
導語:小學數學教學中情境的創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興趣是人們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是推動人們認知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動機。心理學家認為:在學習動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兩種成份是學習的目的性和認識的興趣性,后者對于學生更為現實。即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數學教學必須從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情感入手,使學生由機械、被動學習轉變為創造、主動學習。所謂“創設情景”就是教師有意識地動用自己的“情感”把學生帶到一種輕松愉快的求知境地,有意識地創設氛圍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進而引發學生探求新知的興趣。學生的興趣往往源于好奇心,教師要善于根據學生好奇好問的心理特點,想方設法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學生一旦被吸引,往往會沉浸在積極思考的氛圍中,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思考的學習動機。
二、設疑質疑,激發興趣
“疑”是思維的開端,是創造的基礎。宋學大家朱熹曾說過:“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庇捎趯W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充滿問題的活動,教師要在教材內容與學生求知心理之間制造“認知矛盾”,產生問題,使學生進入“心求通而未得”“心欲言而不能”的悱憤境界,這樣學生的探究興趣就會油然而生。
三、動手操作,激發興趣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動手操作”,就是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主動掌握知識,使學生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這樣容易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生動活潑的學習局面。在這種氛圍中學習,學生敢想、敢問、敢說,可以使學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動中掌握抽象的數學知識,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發展學生的思維。無論是實物操作還是畫圖操作,都是在這樣輕松的氛圍中學習,通過一系列的數學操作活動,消除了學生對數學的厭倦,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還有很多,我們要從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實際出發,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形式,讓學生體驗學習成功的愉悅感,保護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使“無趣”變“有趣”,從而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作者:高松芳 單位: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第一寄宿制雙語學校
- 上一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習興趣的激發10篇
- 下一篇:大學生學習十八屆五中全會思想匯報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