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學學生數感培養初探

時間:2022-03-19 05:21:01

導語:小學數學教學學生數感培養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數學教學學生數感培養初探

一、數感的概念

從概念上分析,數感指的是人們對于數學的感悟,是以人類思維為基礎的,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認知以及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感,可以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數學知識的聯想,進而形成固化的數學思維,在遇到數學問題時,就可以條件反射般地想到事物的內在聯系,快速獲得解題方法和解題答案。(一)數感指的是學生對數量的感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量是最基礎的數學概念,是人們賦予數學符號的特殊含義。培養學生對數量的感受,可以從認知層面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符號的特殊含義,并搭建基本的數學基礎體系,為學生進行后續學習打好基礎。如果學生無法理解數學符號所代表的特有含義,面對一串數學符號,學生就無法進行有效的聯想,發現事物之間的聯系和規律。(二)數感指的是學生對運算的理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算是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是通過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所以加深學生對運算的理解是培養學生數感的關鍵。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讓學生清晰了解數學中的基本原則,并進行內化和吸收,學會靈活運用運算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以體現數學學習的價值與意義。(三)數感指的是學生對數量關系的認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量關系要依靠各種數學公式以及數學定理來進行描述。而分析實際問題的過程,就是分析事物之間數量關系的過程。所以要想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就必須要加深學生對數學關系的認識。數感,歸根究底,是對數量關系的認識和固化。將一些常見的數學規律應用到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可以讓學生在面對數學問題時,自然而然地運用數量關系簡化思考過程,快速獲得解題答案[1]。(四)數感指的是學生潛意識的應激反應數感是一種能力,是學生在理解數量和運算的基礎上進行信息交流與信息解釋的能力。換句話說,數感就是學生潛意識中的應激反應,是學生經過思維訓練后,所具備的在思考過程中自然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感培養的重要性

(一)加深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日常生活、了解國家、了解世界。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不僅為后期學習更加深奧的數學知識打下基礎,更能通過數學思維來了解生活中的現象以及社會中的規律,進而掌握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2]。(二)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提升教學質量,教師會首先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而培養學生的數感,也需要通過創設特殊的教學情境,來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并讓學生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中提升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不僅顯著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提升了小學數學教學質量。(三)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小學階段是學生數學知識的啟蒙階段,但是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復雜性,學生理解起來存在一定的難度。為了提升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效率,教師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數感。而在培養學生數感的過程中,教師會創新自己的教學理念,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數學知識探索平臺,幫助學生在形成數感的同時,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促進學生的情感發展[3]。(四)幫助學生全面地理解數學的學習意義。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全面理解數學知識,必須要重點培養學生的數感。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著緊密的聯系,教師在培養學生數感的同時,也會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有機的聯系,將抽象的數學知識以一種具體的形式呈現出來。而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數感之后,就可以將所學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在這一過程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進而更加全面地理解數學學習的意義。(五)強調“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素質教育的普及與推廣過程中,“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是核心,即要以學生的發展為基礎,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全面的評估,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數感,教師會對學生各方面的成長進行評估,而學生也會因為教師的肯定而更加積極地進行自我評價,進而在提升數學學習效率的同時,樹立對數學知識的學習信心[4]。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感的培養策略

(一)將數感培養生活化。只要學生用心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就可以發現數學無處不在,所以將學生數感的培養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緊密的聯系,將可以快速培養學生的數感,并不斷地增強學生的數感。第一,數學教師要意識到在生活中培養學生數感的重要性,從而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緊密的聯系,積極開展各種數感培養計劃。第二,制訂數感培養生活化的目標,并以此為目標制訂一系列的數感培養計劃,確保對學生的數感培養有計劃、有規律、有層次。第三,要積極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并將探究成果展示在課堂中,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數感,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第四,運用情境教學法開展數學課堂教學,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教學情境的創設,由學生扮演教學情境中的主要角色。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還可以將數學教學與生活實際進行緊密的聯系[5]。(二)提升數學教師的綜合素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是培養學生數感的關鍵因素。只有提升數學教師的綜合素養,才能夠提升學生數感培養的效率,進而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第一,相關教育機構要成立小學數學教師綜合素養專項培訓機構,引導每一位數學教師積極參與到培訓工作中。第二,建立并完善相應的培訓機制,爭取一定的資金支持以及培訓設備支持,從而有效提升數學教師的綜合素養。第三,制訂明確的小學數學教師綜合素養培訓目標,優化小學數學教師綜合素養培訓內容,將學生數感的培養作為重點培訓內容,專門講解學生數感的培養方法、注意事項,以及培養所需設備。第四,加強小學數學教師職業素養以及道德素養的培養,提升小學數學教師的責任心,保證小學數學教師高效地進行學生數感的培養。第五,制訂具體的小學數學教師綜合素養培訓計劃,包含系統的職前培訓計劃以及定期的在職培訓計劃,并在培訓過程中反復強調學生數感培養的重要性,使其積極努力地投入到學生數感的培養工作中。第六,及時更新學生數感培養的理念、學生數感的培養方法以及學生數感的培養模式,引導小學數學教師應用最先進的教學理念提升教學水平。(三)營造良好的數學學習環境。營造良好的數學學習環境,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效率。而大量的實踐證明,學生處于良好的數學學習環境下,才能夠積極、有效、努力地投入數學知識的學習中。而要想培養學生的數感,就要營造良好的數學學習環境,將學生數感的培養具體化。第一,更新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理念,使其摒棄過去灌輸式的教學理念,轉變小學數學教師的身份,使其由過去的教學決策者轉變為學生進行數學知識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以及輔助者,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積極性。第二,積極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一些抽象的、復雜的數學理論知識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轉化成圖形、動畫等形式,將其更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可以清晰地掌握數學理論知識,增強自身的數感。第三,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例如興趣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幽默教學法等。然后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自身的幽默細胞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將一些數學笑話、學生熟悉的網絡語言等貫穿于課堂教學全過程中,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數感。第四,在培養學生數感的過程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數感提升情況,及時并有針對性地制定解決措施,調整數感培養計劃,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數感,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以及學習質量。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于小學數學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理論知識,還要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數學實踐能力,更要具備較高的數感。而培養學生的數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加深學生對數學的理解,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全面地理解數學的學習意義,強調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而要想有效培養學生的數感,建議將數感培養生活化,提升數學教師的綜合素養,營造良好的數學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郭廣平.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感的培養[J].學周刊,2019(15):79.

[2]代永碧.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數感培養探析[J].才智,2019(9):175.

[3]吉麗麗.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感培養的教學分析[J].華夏教師,2018(33):54.

[4]賀曉燕.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感的培養[J].甘肅教育,2017(18):107.

[5]顧偉偉.淺議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感的培養策略[J].數學教學通訊,2016(13):48.

作者:黃俊強 單位:甘肅省岷縣岷陽鎮第二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