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內容的思考
時間:2022-03-19 11:41:17
導語: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內容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勞動價值論的基本內容:價值是由勞動創造的,是人類的抽象勞動的耗費,必須通過商品的交換才能體現出來,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量決定商品的價值量,勞動生產率越高會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第一.馬克思提出并闡釋了抽象勞動形成價值。價值是價值實體和價值量的統一。馬克思認為:抽象勞動形成價值。生產商品的勞動具有二重性,即抽象勞動與具體勞動。抽象體現的是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經濟關系;具體勞動體現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第二.馬克思對勞動怎樣形成價值做了回答。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使用價值和價值。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二者缺一不可;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沒有使用價值就沒有價值;價值是商品的本質屬性,作為商品有價值就一定有使用價值。馬克思指出: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或抽象的人類勞動。第三.馬克思論證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的價值量。商品的價值量就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人類勞動的量。一個商品價值量的大小,是由該商品中物化的抽象勞動量的多少來決定的,也就是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的多少來決定的。[5]亦是必要勞動時間(指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在當代被賦予新的意義
(一)從政治層面上看,勞動價值論有利于我們毫不動搖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馬克思在他為無產階級奮斗的一生中,最杰出的貢獻就是“兩大發現”,即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的創立,而剩余價值學說的創立又是依賴于勞動價值學說。他通過科學揭示了資本主義制度的本質和矛盾,論證了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社會主義社會所代替的歷史必然性。(二)從經濟層面上看,勞動價值論有利于完善我國現階段的分配制度。我國現階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堅持的原則是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者不得,這是由現階段我國的生產力水平和生產關系所有制性質決定的。因而,要靠勞動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要靠勞動來滿足人們的需求,要靠勞動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的向前發展。(三)從文化精神層面上講,勞動價值論有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我國已經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總體布局。當前,一部分人,特別是年輕人,思想道德滑坡嚴重,其中一個重要表現就是輕視勞動,拜金主義嚴重,好逸惡勞,不勞而獲。因此,面對這種局面我們更要注重宣傳尊重勞動及勞動價值理論。
本文作者:戚睿淵工作單位:西安政治學院
- 上一篇:護士情緒勞動及情緒衰竭的關系
- 下一篇:勞動收入份額分歧與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