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層管理者素質

時間:2022-09-19 03:46:00

導語:論中層管理者素質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中層管理者素質

當前世界是一個紛繁復雜的世界,外界的客觀因素都會影響到一個人的發展。所以對社會的認識方面我們必須堅定樹立好自己的世界觀,否則,受到一點干擾就可能改變我們的立場,會很快被拉下馬的。在社會活動當中,我們必須保持著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把握好自己在社會生活當中的原則。特別是在自己的工作當中,作為管理者我們必須謹記,必須在很多方面有深厚的造詣,不然的話,同樣是達不到事業巔峰的。管理的主體是人,管理者的素質決定管理的績效。在認真學習黃董事長的《企業管理干部應具備的六種能力》文稿后,我認為管理者應具備如下素質,在這里我一起探討學習。

思想素質是指管理者不僅會處事和處人,而且還要善于思考。優秀的管理者應該具有把自己要實現的愿望,尤其是要達到的管理目標清晰地描繪出來的能力;能夠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思想;有強烈的信息觀念,善于運用和捕捉信息,注意提高信息的數量和質量以促進管理工作的高質高效。

個性修養管理者的個性是影響管理工作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不可低估和輕視。一個成功的管理者必須謙虛、誠實、心胸開闊和具有吃苦耐勞精神。自信。管理者要相信自己,不斷增強信心,堅信自己有能力把企業搞好。能夠正確對待在管理企業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暫時的困難和挫折,做到百折不撓,敢于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這樣就能使自己永遠立于不敗之地。謙虛。管理者所面對的管理對象的性格千差萬別,受教育的程度有高有低。管理者必須以謙虛為本,虛心向管理對象學習,加強思想溝通。那種不做調查研究,只憑主觀臆斷,自以為是的做法會使己脫離群眾,難以在群眾中樹立威信。心胸開闊。古人云:宰相肚里能撐船。管理者應心胸開闊,能容人、容事,不斤斤計較個人得失。尤其是在經營管理企業的過程中,更要把握好誠信原則。要與人為善。得民心者得天下,就是這個道理。為此,管理者要養成良好的品德,善待他人,尊重他人,善待企業員工,要平等待人。這樣才能使員工感到有一種公平感,積極性才能充分調動出來。善于傾聽不同意見,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同志共事。吃苦耐勞。管理的本質是服務。管理者必須做到服務認真、態度端正,禮貌待人,工作熱情、周到。管理工作頭緒多,事情繁雜,急事突如期來,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經常是休息日也是工作日。因此,吃苦耐勞精神也是管理者所不可缺少的素質。

知識和技術素質專業知識是管理者知識結構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尤其是科技管理者。只有懂專業的管理者,才能在管理過程中有的放矢,靈活機動。管理者應懂技術。作為一名現代的企業管理人員,不能把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僅僅定位在滿足于一般的宏觀性的企業經營管理上。管理者懂技術,并不是要求作為管理者本身必須對本企業生產經營所涉及的各種技術樣樣精通,這樣做既不現實,也沒必要。但管理者至少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應該了解和掌握本單位的技術情況。二是管理者應該掌握本單位的一、兩項關鍵性技術,要做到越熟練越好,這樣不僅有利于提高企業管理者在員工中的地位和威信,而且有助于管理者有效地解決在管理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三是要不斷加強技術管理。要高度重視技術人員的引進、培養和素質的提高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不斷提高本企業產品的高新技術含量。

創新能力創新是管理的靈魂。有創新,整個管理工作才充滿生機和活力。創新貫穿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的管理職能中。計劃創新。計劃的創新既要體現計劃的嚴肅性,又要體現計劃的靈活性;既要考慮計劃的超前性,又要考慮計劃的可實現性。計劃工作要有所創造、有所發明。組織創新。組織的目標明確,切實可行;機構精簡,人員精干;因事設人,分工明確;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部門間分工不分家,協作精神強。領導創新。令行禁止,政令暢通,民主決策,職權分明。講究領導藝術,善于運用激勵機制,調動下屬的積極性,培養下屬的團隊精神,形成強有力的凝聚力。心理素質在知識經濟時代,管理者應具備以下思想心理素質。

1、強烈的競爭意識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管理者必須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這不僅是時代的要求,而且是企業發展的外部動力。競爭的目的是通過各方面的努力,共同提高經濟效益,增加社會財富,以不斷滿足社會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競爭是萬物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應該認識到,競爭可以消除“吃大鍋飯”的傳統心理,擺脫平均主義的桎梏,充分調動下屬工作的積極性,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競爭可以緩解群體矛盾,改善人際關系,競爭還可以迫使經營者必須從戰略高度出發,培養人才,使用人才,從而造成一種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新風尚。

2、創新精神只有富有開拓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人才,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應付未來社會的實踐。開拓創新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內容。一是創造性精神。創造性精神來源于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責任感,它是創造活動的動力。其內涵是:一切向前看,永遠不滿足,力爭高成就。這就是管理者樹立開拓創新精神的心理基礎、產生創造精神動力的條件和目標條件。二是創造性思維。它以新動機為先導,以思維的流暢性、應變性為基礎,以思維的創造性和豐富多彩的想象力為核心。管理者的思維應變性強,就能夠發揮自身優勢,走出新路子,創出自己的特點。尤其是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產品周期日益縮短的今天,沒有創造性的思維,就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激烈競爭。三是創造性實踐。創造性實踐過程是揭示新的科學概念和建立新科學理論的過程。一個稱職的管理者,在創造性實踐中,都能夠很好地把握了解創造性活動的全過程。

3、有效的時間觀念對于知識經濟時代的管理者來說,沒有比樹立科學的時間觀念更為重要的了?,F代企業管理工作,應從科學地掌握和支配時間開始,時間同人、財、物一樣,是管理中的重要資源。那么,管理者如何實現時間的高效性呢?第一,有效地管理時間。要善于運籌時間,緊張而有序地工作,這是科學運用時間的健康心理表現。第二,有效地利用“整批時間”。要避免“時間陷井”,在一段時間內盡可能排除一切干擾,專心致志地做一項重要工作。第三,要珍惜自己的時間。每個人在一天中都有所謂的“高效時間”和“低效時間”,管理者要了解自己的特點,做到“高效時間”從事復雜勞動,“低效時間”從事一般性勞動。第四,科學安排下屬的時間。領導者時效觀念要強,應盡力排除浪費下屬時間的因素。

4、寬容大度的胸懷寬容大度是現代管理者健康心理的重要表現,這種品質反映在管理者身上,就可以像潤滑劑一樣,使人與人之間的磨擦減少,增強領導與被領導之間的團結,提高群體相容水平。在這方面,管理者需要遵循四條原則:一是信任人、尊重人原則;二是反對嫉賢妒能原則;三是反對求全責備原則;四是嚴以律己原則。

5、執著的求知欲管理者要善于學習,具有強烈的求知欲。一要學好理論和現代管理知識。一名優秀的管理者,應不失時機地應用這些基本理論指導工作實踐。二要學好社會學、心理學知識。這是管理者必須掌握的,要做好管理工作,不研究和掌握社會學、心理學是不行的,掌握了這些知識,就可以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充分調動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三要學習好專業知識。熟練掌握專業技能,做內行的管理者,從而進行有效的管理并實現預定目標。

6、穩定而樂觀的情緒穩定而樂觀的情緒往往在和諧的氣氛中感染被領導者,穩定組織成員的情緒,激勵他們的積極性。組織成員心情愉快,工作稱心如意,任勞任怨,就會使整個單位形成一個團結奮進的集體。對于一個管理者來說,在任何情況下,能具有一種穩定而又樂觀的情緒是十分難得的。勝而不過喜,敗而不過憂;順利時看到困難,失敗時看到光明;勝不驕,敗不餒;臨危不懼,臨戰不亂,這才是一個健康心理者應有的表現。綜上所述,合格的管理者對本單位和本部門的發展起到很重要的輔助促進作用。作為管理者,尤其是年輕一代的管理者,應在新世紀的大環境中不斷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養及素質,為本單位和本部門提供更高水平高質量的管理和服務,不斷增強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