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企業競爭優勢的人力資源運營方針
時間:2022-10-27 02:32:00
導語:提高企業競爭優勢的人力資源運營方針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強化競爭優勢的理念
1、樹立“以人為本”的運營思想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是資本,日益成為決定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源泉。人作為知識的載體,作為企業知識資源的駕駛者,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調動和發揮,直接決定著企業的創新能力,最終決定著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企業要發展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高度重視人力資源及其開發管理。
2、準確定位人力資源運營目標
人力資源運營目標的確立,對于整個人力資源運營體系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毫不夸張的說,它是人力資源運營的制高點,直接影響著人力資源運營戰略的定位以及人力資源運營的具體實施,也是關系著企業能否開發出具有競爭優勢的人力資源特性。
二、構建戰略性人力資源運營模式
1、戰略性人力資源運營模式的特點
戰略性人力資源運營模式指企業系統的將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活動同企業戰略聯系起來,以便幫助企業確立壓倒競爭對手的相對優勢,改進企業業績,更好的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模式。具有以下特點:
關鍵性,傳統上,企業戰略的思考模式,總是先把市場預測、目標完成放在首要位置,之后再思考人力如何搭配,使得人力資源管理的層次停留在作業性、輔助性層面上?,F在,人力資源已成為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重要源泉。高層管理者在制定企業戰略時,應同步思考人力資源配置,才能真正發揮人力資源的戰略作用。
競爭性,戰略性人力資源運營要求企業把人力資源運營的重點放在發展企業持久的競爭優勢上。通過開發和培養人力資源的價值性、稀缺性和難以模仿性等特性不斷提高企業業績,增強企業創新和迅速反應能力,從而使企業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揮優勢。
高層性,這一特點具有雙重含義。首先,企業應設計適當的機會及渠道讓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的主管能參與企業戰略層次的決策;其次,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的管理者,也必須提供自己的工作內容,不應只局限于事務性活動,如人員招聘、工資發放、檔案保存等,而應嘗試從組織整體、未來發展的角度思考更具前瞻性、戰略性的人力資源規劃。
整體性,即企業在實施人力資源運營戰略時,應從企業整體的角度去思考這一問題。人力資源部門是執行上的主體,在人力資源運營的技術層面上,提供專家見解和支持,但企業其他各部門也有義務和責任協助。
2、戰略性人力資源運營模式的運作構造
戰略性人力資源運營的核心在于通過有計劃的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活動,更好的實現企業戰略目標。因此,戰略性人力資源運營模式的運作關鍵在于使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活
動與企業戰略有機結合起來。
三、實現人力資源向人力資本的傳變
企業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取競爭優勢的一個必要條
件是企業人力資源必須具有價值性。如何衡量人力資源是否轉變為人力資本,最簡單的判斷方法是當一個人產出小于投入或自給自足時,人力資源就沒有轉變為人力資本,換句話說只有當勞動生產率超過一定水平時人力資源才真正轉變為人力資本。
將人力資源轉變為人力資本的關鍵是通過人力資源的運營。
1、數量調控
人力資源的經濟(低成本)投入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基本途徑之一。不管是何種企業,人力都不能投入太多,各種生產要素資源必須匹配,人均技術裝備及資金占有達到一定水平才能充分發揮人的作用。另外,企業的各項資源投入還要根據市場需求及生產任務決定,人力投入太多就會造成勞動生產率及經濟效益下降。但人力不足就難以形成專業化分工優勢和協作優勢,有時還會影晌其他生產要素,如設備的利用率。因此,企業人力資源運營的第一要務就是要重視人力資源規劃的制訂,根據市場需求、企業戰略及生產率狀況分析現有人力的余缺,余則分流,缺則補充,確保企業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點招聘到合適的員工。
2、合理配置
人員的合理組織與配置,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基本途徑之二。合理配置要求做到搭配均衡,人盡其才,各盡所能。整個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是由各部門相互協作完成的,因此,各部門人力必須搭配均衡。
3、人力資本投資
通過教育、培訓提高員工的業務素質,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基本途徑之三。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曾指出,人力資本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遠比物質資本的增加重要的多。工業經濟時代如此,知識經濟時代更是如此,誰舍得人力資本投資,誰的產品技術會含量高,更新換代快,誰就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誰舍不得人力資本投資,凝結在產品中的知識技術含量就少,就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
4、員工激勵
員工激勵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途徑之四。組織激勵水平越高,員工積極性越高,組織生產力水平也就越高。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經濟發展的“核動力”是擁有知識,高新技術的人力資源。因此,適應知識經濟的發展,激勵方式也應有所創新。除了提供員工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企業可嘗試通過知識資本化的方式,將那些管理和科學研究中有貢獻、有創新,能為企業增加效益的人員,用科學的方法把他們的知識轉化為資本,鼓勵他們對企業參股、入股,從而使他們的發展與企業的發展緊密聯合起來,激勵他們更好的工作。
通過將數量調節、合理配置、教育培訓、加強激勵等方式配合起來,就可以大大提高企業勞動生產率,將人力資源真正轉變為人力資本,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從而也為企業獲取競爭優勢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四、培育人力資源的競爭性,獲取企業持久競爭優勢
人力資源具有價值性是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必要條件,但是企業要獲取持久的競爭優勢還需要加強培育稀缺性同時又難以模仿的人力資源特性,為此企業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重視開發人力資源的企業特殊技能企業特殊技能是指只對某企業具有價值,而對其他競爭對手沒有價值的個人技能。企業要獲得持久的競爭優勢,就必須重視開發員工的企業特殊技能。因為企業特殊技能既能為企業提供價值,又不容易被競爭對手模仿,而且也不容易被掌握這類技能的員工轉化為市場行為。為此,企業需要加大投資,不斷開發和培養員工。
2、加強培育團隊精神的企業文化氣氛
企業要獲得持久的競爭優勢,就必須培育團隊導向的企業文化氛圍。團隊工作是一種集體注意精神,是個體與群體在目標一致基礎上的融合,其主要特征是完成任務有賴于整個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工作成績的好壞不是由一個人決定的,成員之間提倡友愛、尊重和信任。通過團隊成員思想心態的高度整合,行動上的默契和互補,促進了工作協同,減少了內耗,從而形成了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應。
3、有效實施人力資源協同化管理
企業要獲取持久的競爭優勢,就必須實施人力資源協同化管理,即在實際工作中把各種人力資源管理政策或實踐整合成一個系統的、有機整體,并且和企業其它方面的運行機制相一致,以創造一種協同效果。實施協同的人力資源管理,由于整個系統的組成部分各自的復雜性,使競爭對手難以識別和復制,即使競爭對手要去模仿,也需花費相當的時間和精力去開發這種系統和結構,這樣就使本企業能夠保持一個相對較長時期的競爭優勢。
五、加強人力資源管理隊伍建設,提高人力資源運營的水平
各項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都離不開人力資源管理者。人力資源管理者素質的狀況關系到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成效的大小。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要想成為企業領導集體的一部分,確立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在企業中的戰略地位,就必須加強人力資源管理隊伍建設,不斷提高人力資源管理者素質,優化從業人員配置,從而增強人力資源部門的含盡量。對于人力資源管理者來說必須掌握人力資源方方面面的理論,研究解決各方面的最佳做法內容應涉及招聘、職業發展、評估、獎勵、組織管理、溝通以及其他人力資源專業領域。同時人力資源管理者還要學習和掌握有關本企業生產經營方面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使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與整個企業的使命結合起來,協調發展。
- 上一篇:職員實踐工作總結
- 下一篇:建筑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