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關鍵因素與人力資源策略

時間:2022-05-06 11:27:26

導語:農業關鍵因素與人力資源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關鍵因素與人力資源策略

現代農業是以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裝備為支撐,按市場規則運行,實行集約化生產,勞動生產率提高,發展可持續的農業產業形態和產業體系。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主要素不是土地、勞力等存量的增加,而在于農業人才的優化配置對于農業產業化的優化升級。本文將就河北省現代農業建設中的關鍵因素、人力資源現狀進行調查和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人力資源策略。

1河北省現代農業關鍵因素分析

2017-2018年,我們按照河北省不同的地理位置選取了滄州市滄縣、邢臺市沙河市、邢臺市廣宗縣、石家莊市靈壽縣、邯鄲市叢臺區、承德市興隆縣等六個地區的農村進行了抽樣調研,并結合各區域的農戶收入,從五個方面分析了河北省發展現代農業的關鍵因素。1)物質因素,調查農戶所處的村域基本上處于平原地區,近五年來人均耕地面積為2-3畝(不含)的農戶居多,人均耕地面積在2畝左右,降水量較多,所有農戶生產用水、供電都很充足,網絡、通訊都很順暢。2)社會環境因素,近五年來,外出務工時長(大概天數)為100-150天(不含)的家庭居多,農戶外出務工時長有所增加,2016年平均每年外出務工時長增至195天。所有農戶的產品銷售都很方便。且與整體市場價格相比較,所有農戶都對附近農產品市場價格滿意。3)技術因素,近五年來,種植主糧新品種的農戶不斷增加,截至2016年,所有農戶都種植了主糧新品種。種植、養殖了經濟作物新品種的農戶不斷增加,截至2016年,所有農戶都種植、養殖了經濟作物新品種。采用機械化生產或采用新工藝加工的農戶不斷增加,截至2013年,所有農戶都采用機械化生產或采用新工藝加工。大部分農戶周圍沒有專門農業科技推廣人員。4)制度因素,近五年來,所有農戶土地都已確權。進行土地承包的農戶占大多數,其中包入的農戶居多,并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當地有北京、天津的農業合作項目的農戶居多,共225戶,占樣本總體的75%。5)資本因素,近五年來,投入到農機、大棚等方面的大約資金為1000-3000(不含)元的家庭居多,平均投入到農機、大棚等方面的大約資金有所降低,2016年平均為2779.17元。當地有農村互助金融組織的農戶居多,占樣本總體的76.67%,其中,僅25戶參與了組織。當地有產品加工企業的農戶居多,占樣本總體的96.67%,這些農戶全部從中受益。農業生產中實際需求與支出為1000-3000(不含)元的家庭居多,農業生產中實際需求與支出有所降低,2016年平均為5666.5元。主要資金來源于來年農業收入的農戶居多,占樣本總體的75%。

2河北省現代農業人力資源對策

2.1改善人力資源環境。1)加強投入力度。國家對農業提供資金支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民發展農業的積極性。拓展融資渠道,鼓勵民間資本的投入,并出臺制度、法律等明確投資人的權利和義務,使投資規范化,同時也保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提升投資者的積極性。2)提升教育水平。發展現代化農業,關鍵是要培養現代化農民,提升農民文化素質是關鍵。據統計,近五年來,河北省農業人員的文化程度主要集中于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高文化程度勞動力數量較低。農業勞動人員偏低的文化素質嚴重制約著農業的發展水平,因此要大力發展農村的教育事業。3)積極引進人才。據統計,近五年來,河北省農村中大部分農戶周圍沒有專門農業科技推廣人員,當地特色產品有專門的產品開發人員和加工工藝開發人員的農戶較少??萍际堑谝簧a力,應該制定優惠政策,積極引進科技人才,以此推動當地科學技術的傳播,帶動當地特色產品的開發。2.2完善人才市場體系。1)建立農業人力資源信息庫。統計農業人力信息,將農業人力資源分類整合。挖掘農業科技人才,為發展現代化農業儲備力量。2)健全人才信息制度。政府定期更新、農業人才資源信息,為用人單位提供權威、便捷的人才信息服務,及時調整用非所學的農業人才,讓他們在適合自己的崗位上發揮最大的作用。3)建立鄉鎮人力資源市場。由政府進行合理引導,開發縣鎮兩級資源,推動農村人力資源規范化流動;依托市場的調控功能,搭建農業人才配置框架。根據河北省農村的實際情況,完善人才市場的配套建設,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管理模式與運行機制。最終形成以縣級市場為指導,鄉鎮為輔的農業人才市場體系,最大限度地優化人才資源配置。2.3提高人才培養針對性。1)強化落實九年義務教育。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和普及性等特征,一直是中國教育和改革發展的重中之重,因此,深化河北省農村教育改革,必須繼續強化落實義務義務教育,不斷提升辦學質量,縮小區域間教學水平的差距,讓每個適齡的農村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2)提升農村青壯年文化水平。據統計,近五年來,河北省農業人員的平均年齡在35—45歲的農戶居多,高文化程度勞動力數量較低。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要提升農村青壯年人員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學習農業技術,并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產實踐中。3)推動農業技術普及工作。推動“特色產品+龍頭引導+因地制宜”型農業發展,離不開農業科技知識的傳播與應用。應積極引進農業技術人才,開展農業技術講座,或進行實地指導;開通農業技術咨詢熱線和短信平臺,進行實時的技術服務;搭建農業技術學習平臺,使農民足不出戶就可以學習知識。2.4健全人才選拔體制。1)拓寬選拔渠道。建立高校校園招聘基地,進一步加強與國內涉農院校溝通聯系,拓寬優秀畢業生來源和引進渠道,提升招聘效率和效益;建立“互聯網+”供求信息服務平臺,定期省內外百所高校應屆畢業生求職信息和用人單位需求信息,促進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需求信息高效對接,通過組織舉辦行業性、專業性供需見面會,搭建用人單位招錄人才的“綠色通道”。2)創新選拔標準。開辟現代化大農業人才選通道,創新人才選拔任用機制,消除人才流動中的身份限制,對農業生產一線表現優秀、工作能力突出的人才,可根據崗位需求,采用考試、考核等方式,跨性質、跨領域選拔配備。

作者:孫曉然 王安然 單位:河北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