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管理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時間:2022-04-23 10:51:22

導語:人力資源管理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力資源管理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摘要:在國企改革過程中,人力資源管理的變革和優化,是保證新常態下創新動力的源泉,是企業具備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加快國有企業在新常態下的改革,首要的工作就是切實發揮人力資源在企業健康發展中的關鍵作用,創新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新思路,推動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變革,向人力資源管理要紅利,提高要素生產率,實現高質量轉型升級發展。

關鍵詞:國企人力資源;全要素生產率;存在問題及對策

一、通過人力資源管理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黨的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必須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從企業層面上講,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企業管理的高效,通過體制機制優化創新、要素重組,采用科學化管理,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實現組織效率和資源配置的提高;二是通過技術進步實現生產效率的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變化可以分解為組織管理效率、資源配置效率和規模效率、技術進步率的變化。其中,人力資源管理變革是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的關鍵。總理在“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國內外專家座談會上曾提出,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就是要將發展方式從過度依賴自然資源向更多依靠人力資源轉變。新時代,新機遇,新挑戰,要想實現新發展,關鍵在“人”。人是企業最核心的要素,是最活躍、最積極、最具有主觀能動性的生產要素,因此,企業轉型升級和人力資源轉型升級緊密相連,企業轉型升級需要人力資源管理進行變革,而人力資源管理變革又促進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所以,轉型升級的根本,終將是人力資源管理的轉型升級。在新常態下,良好的人力資源管理是提高企業管理運營效率的重要途徑,有助于推動新常態下企業轉危為安的步伐。那么,人力資源管理如何進行變革?如何優化人力資源配置來調動各崗位的人員積極性與工作活力,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力資源的作用,提高勞動生產率,將“看不見”的人力資源價值轉化成為“看得見”的組織績效,就成為我們當前人力資源管理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二、制約國企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的主要因素

1.“人”的困境制約集團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在過去,由于技術落后,港口生產作業方式不發達,港口裝卸作業主要靠人抬、肩扛,依賴大量的人力,港口生產作業效率主要體現在人員的數量上,人員數量就是第一生產力。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目前,正在興起通過高新技術的創新應用,以智能監管、智能服務、自動裝卸為主要呈現形式,打造安全、高效、高品質服務的新型港口,即:技術密集型的智慧港口。隨著智慧港口的加速推進,人工智能及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對“人”形成了重大沖擊,對人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對人員的需求數量越來越少,過去人力資源數量多的優勢逐漸變為劣勢。在這種形勢下應該如何應對,成為各個港口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2.資源環境約束對國企人力資源管理的沖擊。目前,隨著國家宏觀形勢的變化,能源結構調整,新能源比重提高,煤炭業務逐漸萎縮,近5年煤炭在能源消費中占比年均下降1.3個百分點,煤炭產量減少2.15億噸,我們傳統主業受到市場沖擊,增長日趨乏力,這也必將導致企業人員需求數量的下降。形勢倒逼我們不得不調整產業布局,從勞動密集型向集約高效型轉變,走產業集中度高、經濟效益好、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安全保障高的現代化之路。3.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自身存在的弊端和癥結。國企職工普遍年齡結構老化,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足。同時,學歷偏低,員工的知識能力儲備不足,創新意識不強。另外,當前企業內機構設置仍然存在不合理之處,致使管理粗放,人浮于事,競爭意識差,效率低下。由于國企一直在“泛行政化”狀態下運營,市場選聘經營者只是一個補充,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和激勵約束機制沒有有效建立,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經營人才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其次,各個港口都在金融、物流、貿易等業務板塊開拓發展,需要相應專業人才作保證,而人才匱乏是我們突出的現實問題,對企業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形成了人才制約??己思顧C制不健全,薪酬體系不完善,“大鍋飯”問題突出??己酥笜嗽O置不科學,薪酬分配制度不夠合理,考核激勵約束作用不明顯,不能有效調動積極性;也沒有形成“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機制,組織效率低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不做出徹底的改變,不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不對癥下藥、刮骨療毒,就必將是死路一條。柯達、索尼、寶潔等國際優秀企業的衰落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對于老牌企業而言,要么在固執中死去,要么在持續創新中重新煥發生機。百年老港更需創新,世間沒有絕對的基業常青,企業的生死存亡充滿了諸多的不確定因素。創新和變化雖不能完全確保企業永立潮頭,但卻是企業持續生存和發展的必要前提,任何故步自封、不思創新均難以贏得未來。

三、以人力資源改革促使提升全要素生產率

近年來,許多大型港口企業進行了多項有益的嘗試,基本歸納為以下幾方面。1.優化整合機構,推行盤活存量、主動減量、做好增量的“三量改革”,積極推進市場化轉型,提升要素活力,提高規模和資源配置效率。一是盤活存量。對于同質化、同構性單位,進行重組整合,下大力精簡機構和人員,降低管理成本,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提升集團內部的運行效率。二是主動減量。對于集團內部結構調整長期虧損、扭虧無望企業,敢于壯士斷腕,果斷予以退出,及時止住“出血點”,使企業輕裝前行,走“精干高效”的發展道路。三是做好增量。曾經講過:“內因是根據,外因是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集團公司改革發展的內因是什么?內因就是創新。因此要堅持創新驅動集團轉型升級發展戰略,將集團現有中心等經費單位按照市場化轉型要求進行整合,實行市場化運作,以新觀念引領新發展、開創新局面。2.建設一支優秀的人才隊伍。人才是根本,是企業發展最核心的要素。因此,需要我們大力推進“人才強企”戰略,明確選人用人導向,以更加靈活的工作機制、更加優惠的人才政策、更加優越的工作環境,匯聚各路英才,全面加強高層次、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以此促進國企順利實現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試行職業經理人制度?!坝靡毁t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選什么人就是風向標,就有什么樣的工作作風。選聘人才由組織部牽頭,在獨立面向外部市場的經營單元單位試行。這對即將成為職業經理人的同志是個考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個制度將對管理者應承擔的責任、義務進行明確,有獎有罰,納入績效管理,打破國企干部“終身制”“鐵交椅”“能上不能下”的傳統思維,形成“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劣者汰”的選人用人導向和文化氛圍,激發管理人才隊伍生機與活力,實現企業發展與個人發展“雙贏”。這就要求我們的干部不能墨守成規,慵政怠政,必須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黨組織也會通過這項工作著力打造有擔當的優秀年輕干部隊伍。3.以“分層起立”為手段,引入市場化競爭機制。制定《競爭上崗管理辦法》,自上而下就地起立,實施層層競聘上崗。對于所屬子公司經營班子成員實行任期制,對業績不達標、考核不稱職的領導班子成員及中層管理人員引入淘汰機制,真正實現“能上能下、能進能出”。以勞動合同管理為載體,建立員工退出機制。修訂集體合同,引入不勝任員工退出機制,真正建立“員工能進能出”的靈活競爭機制,激發員工的斗志和競爭意識,使用工管理由量變向質變轉化。4.優化市場化薪酬制度體系。企業的激勵制度對員工效率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激勵不足是產生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激勵不足的本質就在于激勵供給與激勵需求不相匹配。激勵政策具有天然的杠桿效應,能夠四兩撥千斤,企業激勵制度越完善,全要素生產率就越高。要發揮績效考核的激勵作用??冃Э己耸瞧髽I現代管理的標桿,是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指揮棒,具有鮮明的導向性和正向激勵作用。堅持以人為本,層層分解目標任務,壓力層層傳遞,不斷強化員工的責任意識和競爭意識,促使人人出智慧、想方法,人人有壓力、生動力,提振隊伍精氣神,提高勞動含金量,提升績效正能量,進而推動從任務導向轉變為增量導向。建立《員工職位管理辦法(試行)》,推行員工職位管理,取消行政級別,科學構建職位體系,建立管理、專業技術、生產操作三條職業發展通道,實行“縱向可升降、橫向可轉換”的管理機制,拓寬人才成長路徑,實現薪酬可期待上升,充分調動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優秀人才實行聘任制,動態評審,充分發揮高級人才引領示范作用,激發員工隊伍的工作熱情、工作活力,發揮人才的資本性要素作用。5.加大技術創新投入,通過新技術的開發來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創新是一個國家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因而,企業要建立健全科技創新工作體系和激勵機制,提高科技人員自主創新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推進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規劃建設重大戰略,建立以市場為核心、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充分利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化信息技術,推進商業模式創新,提高適應市場、引導市場的應變能力。未來經濟增長的動力來自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和人力資本的積累,而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則需要良好的競爭機制和人力資源。企業想要發展,想要提高自己的全要素生產率,就一定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堅持問題導向,自覺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維謀劃發展,改革創新,打破體制機制障礙,不斷為企業發展注入新動能,激發企業生機與活力。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生產率,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文靜.人力資本對區域經濟增長的作用及收斂性研究[D].吉林:東北師范大學,2013.

[2]魏下海.張建武.人力資本對全要素生產增長的門檻效應研究[J].中國人口科學,2010(05):48-57.

作者:邢健 單位:河北港口集團秦港股份九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