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戶外音樂節的商業運作模式分析論文

時間:2022-11-25 11:21:00

導語:國內戶外音樂節的商業運作模式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內戶外音樂節的商業運作模式分析論文

一、國內戶外音樂節現狀簡介

<1>國外戶外音樂節簡介:

1.伍德斯托克(WoodstockRockFestival)

伍德斯托克搖滾音樂節,全稱“WoodstockRockFestival”,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搖滾音樂節。最早舉行于1969年,主題是“和平、反戰、博愛、平等”。規模與陣容史無前例,而且這也是歷來少見銅臭味兒的一次音樂節,標榜“音樂與藝術的結合”。

2.蒙特里國際流行音樂節(MontereyInternationalPopFestival)

主辦者的創辦思想是籌集用于慈善活動的善款,它展示出的搖滾樂的力量令世人震驚,蒙特里國際流行音樂節也由此成為眾多搖滾音樂節的根源。

3.格拉斯頓伯里音樂節(GlastonburyMusicFestival)

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露天音樂節,位于英國阿瓦隆島。70年代,格拉斯頓伯里音樂節的主題以嬉皮文化為主,進入80年代后,它吸聚了更廣泛的文化內涵,規模也積聚膨脹起來。它始終呈現出一中積極、熱情的狀態,其獨特的音樂氛圍深得搖滾樂迷的喜愛。

4.雷丁音樂節(ReadingFestival)

以強大的演出陣容和高質量的現場效果著稱,前身是從1961年開始在Richmond舉辦的國際爵士音樂節(NationalJazzFestival),后來逐漸成為多種音樂形式的音樂節。

5.富士搖滾音樂節(FujiRockFestival)

富士搖滾音樂節是從1997年開始,是日本搖滾盛事的先驅,日本最大規模的戶外音樂活動。至于為何定名為“富士音樂節”,號稱全球最干凈的盛典。

<2>國內戶外音樂節簡介:

1.迷笛音樂節

“迷笛音樂節”由中國地下搖滾樂隊的發源地——北京迷笛音樂學校創辦的國內第一個原創音樂節,經過十屆的發展,已成為現代音樂最響亮的品牌之一,是國內最原始最具有搖滾精神的音樂節。

2.摩登天空音樂節

“摩登天空音樂節”對外宣布了“MUSIC+(大于音樂)”的音樂節口號,音樂所衍生出各種關于生活方式、娛樂、藝術、創意等各種形式將在音樂節中被涵蓋,讓“摩登天空音樂節”成為一個除擁有良好音樂品質之外,更具有融合性、好玩兒的音樂節,任何與音樂相關的主題都將可以成為音樂節內容的前提,所以在音樂節上,摩登天空將創意生活、運動、時尚、影像等多個單元盡數囊括,并在現場通過諸多環節體現,在有限的場地下安排出更多互動內容。

3.西湖音樂節

作為《都市周報》創刊周年系列慶典活動,也是當年西博會啟動的首個文化項目,并得到了市政府的大力扶持,打造“中國最美的戶外音樂節”

4.張北草原音樂節

由《音樂時空》雜志主辦,是國內參加人數最多的音樂節,國內整體規模最大的音樂節,國內自駕車族最集中的音樂節,標志著中國音樂節走向成熟。

5.熱波音樂節

強調觀眾參與性,在國內首次推出“訂制你的音樂節”服務。

二、關于國內外戶外音樂節現狀的研究

在網絡時代,知識產權受到很大的沖擊,唱片公司不是通過賣唱片來盈利,而是把賣唱片作為一種推廣方式,緊跟著的是大量的樂隊、藝術家巡演,做現場,這樣來支持他們的音樂工業,參與音樂節是主要的形式之一。世界范圍內的戶外音樂節的歷史可追溯至40年前,且十分普及,以德國為例,每年夏天有300個音樂節,在歐美國家,夏季遍地都是音樂節。音樂節是符合人性的需求的,不管是生活、審美還是放松精神,尤其對年輕人。而國內的戶外音樂節歷史不足十年,最早是由迷笛現代音樂學校舉辦的畢業生專場“迷笛”音樂節,當時只是學生之間的一種音樂交流,不對外售票,是后來正規化運作的“迷笛音樂節’的雛形。

從國際角度來看,國外的戶外音樂節注重的是把音樂與生活結合,是一種休閑的活動,代表著一種體驗性的消費,通常舉辦地點在郊區,擁有廣闊的場地,遠離城市親近自然,參與人數眾多不光局限在樂迷。在經營管理上,他們有專業的策劃團隊與執行團隊,并且政府與主辦方權責分明,現場安全由主辦方交由專業的保安公司,警察只負責督導。公務員之家

從這幾年國內戶外音樂節的發展可以看出來,主流的媒體已經開始涉足到音樂節領域了,戶外音樂節也更大程度的開始考慮音樂與商業的接軌,用國際化的商業模式來運營整個活動。但是現階段國內戶外音樂節因為短期的經濟效益導致效仿者眾多,一時之間國內大多數音樂節都是一個幌子,到最后總會成為一些商家的宣傳秀或者地方政府借以推廣旅游項目的傀儡,再加上本來戶外音樂節就還在探索專業運作模式,對于舉行一場音樂節,現在中國是從贊助商到主辦方、策劃人的整個系統還沒有形成,自身也存在諸多缺陷,主要表現為:一沒有專業的音樂節策劃運營團隊及完善的現場安全制度;二急于考慮收益問題,不講究音樂節的品牌塑造與后續發展;三責權不分明;四缺乏對觀眾的培養;五表演者太重復,缺乏推廣新樂隊新作品的勇氣與眼光。

三、國內戶外音樂節的發展趨勢及存在問題

縱觀國內戶外音樂節的發展,從最開始的單純樂隊表演,到中期的參考國外優秀戶外音樂節的成功經驗做大做成一個有組織的活動,到現在各個戶外音樂節都在標榜自己的品牌特色,國內戶外音樂節跨越了三個階段,目前步入了一個全面發展的階段,這個階段主要強調戶外音樂節的品牌塑造,如何用創意來創新原有的內容,進一步擴大影響力,成為培養一個城市的音樂氛圍的大環境?!澳Φ翘炜找魳饭潯敝鬓k者沈黎暉提出的MUSIC+(大于音樂)”的音樂節口號就是一個典型的用音樂意外的生活方式、娛樂、藝術、創意等各種形式豐富本身內容的典型。而西湖音樂節提出的“打造中國最美的戶外音樂節“的口號也是從另外一個審美的,舒適的角度來給音樂節本身添加附加值。

由于戶外音樂節在我國的發展時間較短且國內的音樂市場極度兩極分化以及大眾媒體對戶外音樂節的關注較少,戶外音樂節在早期發展過程中一直是虧本的,是音樂人在用理想辦一個烏托邦式的節日。

迷笛音樂節直至07年才開始盈利,摸索出了一套適合迷笛的商業與音樂的嫁接方式。一些地方的音樂節直接淪為地方政府的宣傳工具,完全不考慮持續發展辦了一次就沒下文。戶外音樂節要有持續的發展必須要在演出節目的安排、音樂節品牌的塑造、門票的市場營銷、贊助機制的實施、整體節奏的把握等方面越來越成熟。

參考文獻:

[1]沉睡.廢墟之花[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5:15-242.

[2]嚴三九王虎.文化產業創意與策劃[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125-156.

[3]金燕.大型露天搖滾音樂節可以盈利嗎?——迷笛音樂節個案分析[J].藝術評論,2008,(4):41-44.

[4]王競雄.對多元發展態勢下的音樂節項目管理的思考[J].中國音樂,2008,(3):136—138.

[5]孫孟晉.真正的音樂節,離我們多遠?[J].中國新聞周刊,2005,(9):56.

[6]矛中飛.整合營銷傳播理論在音樂產業中的應用研究[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8,(2):80.

[7]楊時.摩登天空一個獨立廠牌的生存樣本[J].中國新聞周刊,2008,(1):78.

[8]徐楠劉妮麗.音樂工業的自救之路[N].北京商報,2009,(6)22:6.

[9]陳紀新喬然.探索演出市場的產業化運作[N].中國文化報,2004,(1)12.

[10]劉妮麗.十年迷笛中國現代音樂節的盈利路[N].北京商報,2009,(4)27:9.

[11]趙茜.戶外音樂節的伍德斯托克夢想[N].經濟觀察報,2007,(4)16:51.

[12]Elysia.未來音樂的營銷模式[J].電子商務,2008,(8):96.

[13]賈維.音樂節請尊重音樂[J].音樂生活,2009,(9):23.

[14]姜蓉.迷笛:販賣自由表現的氛圍[N].中國經營報,2007,(5)21:7.

[15]AlexDuval.Europerockstosummeroffestivallove:Outdoorlivemusicboomsacrossthecontinent[J].TheObserver(England):April29,2007.

[16]JulianaKoranteng."PeoplecannowcopyCDseasilyontheInternet.Buttheycanneverhaveacopyofaliveact.Youcanonlyhavetherealversion."[J].Billboard.March8,20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