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演奏的現狀及策略
時間:2022-09-06 11:03:00
導語:小提琴演奏的現狀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提琴演奏藝術是一門獨特的表演藝術,它的音色輕盈悅耳、沁人心脾,它宛如優美的歌聲在你耳邊盈繞。在我國,小提琴的演奏藝術深受人們喜愛。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日益提高,學習小提琴的人數越來越多,作為小提琴的愛好者在學習和演奏時往往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音準問題,下面就如何解決此問題,根據自己的教學體會與大家探討。
一、音準在小提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音準是小提琴的“靈魂”和“生命”,是伴隨小提琴學習全過程的永恒話題,同時也是最難突破的問題。
在小提琴演奏過程中,演奏者(尤其是初學者)往往發現自己所演奏的旋律不那么悅耳,問題就出在音準上。小提琴的音準與其本身的構造有關,它們擁有一種“無形”的鍵盤,眼睛只能看到黑黑的指板,卻看不到具體的音高位置,這樣就給演奏者帶來一定的困難。掌握這類音準需要有很好的耳朵,即對音高非常敏感。小提琴的音準問題就是學琴者必須首先解決的基本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其他技巧的練習意義就不大了。
二、學習小提琴存在的音準問題及對策
小提琴的音準問題歷來是小提琴教學和演奏中的一道難題。這道難題不僅困擾著學生,也困擾著教師。學生每天練琴時都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糾正音準上。小提琴拉不準音有主客觀兩個原因,從客觀上講,小提琴本身是一件音準很難掌握的樂器,它除了四根空弦是固定的音高外(GDAE),其他所有的音都要靠演奏者在演奏中自己在指板上尋找。指板上面沒有看得見或摸得著的有關音的位置的標記,這無疑就給演奏者在音準上的把握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另外從主觀上來說那就是演奏者沒有掌握拉準音的方法,掌握了科學的演奏方法后,要拉準每一個音就完全可以做到了。
三、科學的演奏方法主要有以下六個環節
1、練習音階是固定音準的基礎
對于大多數提琴愛好者和初學者來說,最愛練習和演奏的是那些讓人感動的完美的旋律,最不愛練習的可能就是枯燥的音階了。其實,堅持練習音階,是建立和鞏固內心的音高位置的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許多情況下,音階的階梯型出現或部分出現可作為旋律出現在提琴曲中,在所有的小提琴作品中,那些輝煌的快速經過句和高難度的華彩樂段都是各種音階的組合。同時,音階也可以建立手的框架,更好地建立手指的觸感。練習音階,要作為提琴演奏者最為重要的基礎練習,一定要做到每天堅持練習、認真對待,對解決提琴各方面的問題尤其是音準問題將有莫大幫助。
2、用聽覺來指導音準
對于聽覺沒有問題的演奏者來說,音拉不準的根本原因在于平時練琴時沒有用心的用耳朵去辨別自己拉奏的音是否正確,對那些沒有拉準的音沒有及時糾正,久而久之,耳朵對音的標準就有了偏差,從而使得音不準的毛病始終得不到改正。
正確的做法是:練習者在每天練琴時,都要用聽覺檢查音準,遇到不準的音要及時糾正,不要放過它。事實證明,平時糾正音準的工作做得越多,正式演奏時一次性按準音的把握性就越大。千萬不要認為第一次所按的位置就一定是準確的,如果對某個音的音準在聽覺上沒有把握,就要反復練習、反復對比、反復調整,直到把這個音拉準為止。
3、建立正確的左手手型
要想在指板上迅速準確地按準音,除了運用聽覺外,建立和保持一個正確的手型是很重要的,這也是每一個老師在教學生時的口頭禪。左手手型可分為三類:四度手型(基本手型)、伸張手型和收縮手型。
(1)、四度手型
四度手型的優點是能夠幫助我們很容易的找到音的位置,增大一次性按準音的把握,從而保證了音準。因此,無論在哪個把位上演奏,只要沒有出現伸張和收縮指法,就應該保持這種手型。年齡較小的初學者在剛開始,一定要加固基本手型的概念,要時刻提醒基本手型的保持。
(2)、伸張手型
伸張手型是指在不換把的前提下,一、四指之間的距離在同一根弦上超出增四度音程,或相隔的兩個手指間超出大三度音程,或相鄰的兩個手指之間超出大二度音程的手型都叫做伸張手型,如一、四指八度、十度指法就是典型的伸張手型。
(3)、收縮手型
緊縮手型是指一、四指之間的距離小于純四度音程的手型就叫做緊縮手型。如拉半音階時出現的相鄰兩指間都是半音的情況就是典型的緊縮手型。
(4)、弄清楚按弦時的指距
有了很好的手型之后,還要弄清楚各個手指在按弦時指距(相互間的距離大?。?,搞不清楚這一點,仍然拉不準音。如半音、全音不分,小三度、大三度混淆等等問題在初學者身上會隨時發生,那問題就出現在指距上。
在四度手型中,無論手指的指距在四根弦上如何分布,也無論是第幾把位,四個手指間的指距只有六種,即小二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三度、純四度和增四度。六種指距對音準有著特殊的意義。它可以幫助我們迅速、準確的確定和找到手指按音的位置,從而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音拉準。如當用相鄰兩手指按弦時,我們只要在小二度、大二度兩種指距中確認一種就可以了,而當用相隔兩手指或一、四指按弦時,我們也只要在各自的兩種指距(小三度、大三度或純四度、增四度)中確認就可以了。
(5)、半音、雙音的音準
弄清楚手指的指距后,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記住不同指距手指按弦時的感覺(也就是半音、雙音的位置),做到按弦時有預見性,手指一次按下去就是準確的位置,這樣才能做到一次性把音拉準。
當今世界上運用最廣泛的音律是十二平均律,而十二平均律也有不足的地方,但是小提琴在演奏時就可以彌補十二平均律的不足,運用各種音律之所長,使無論是單音旋律還是雙音和聲聽上去都更加完美和諧、悅耳動聽,從而達到充分滿足聽覺審美要求的目的。這是小提琴在音準上的完美所在,但也正是由于小提琴在音律運用上的不固定性使小提琴的音準變得非常復雜。
半音的音準:小提琴在演奏單音旋律時,要把半音拉得小一些聽起來才滿足。具體方法是:升高半音要靠近其上方音,降低半音則要靠近其下方音。如:升C靠近D,而降D則要靠近C;升F靠近G,而降G則要靠近F等等。在拉半音階時則不能沿用五度相生律,因為這種方法演奏的半音會有大有小,這樣聽上去就很不舒服,所以在拉半音階時必須用十二平均律。
(6)、重視視唱練耳的學習
對于小提琴愛好者來說,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學習和練習提琴的目的不在于提高手指的技術能力,而是在于學習和感受音樂。提琴只是表現音樂的一種工具,最終所感動人心的是音樂。音樂——我們可以通俗的理解為:讓人快樂的聲音就是音樂!那么,就先要認識音,也就是唱譜。從此以后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只要開始拉琴,內心就要唱譜,譜唱的多了,內心就會構成一種音符形象,每一個音在內心都會有一個固定的位置。當你所演奏的音沒有達到這個位置時,耳朵所聽到的音高并沒有和內心提前估計的這個音高的位置所重疊——或高于這個位置,或低于這個位置,練習者也就可以判斷出這個音是否準確了。因此,視唱練耳的訓練對于提琴學習者來說,具有無比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解決小提琴的音準問題,首先要堅持不懈地、正確地練習音階并以自己的聽覺指導音準,其次要注意建立正確的左手手型以及搞清楚手指的指距問題,同時還要加強視唱練耳的訓練。小提琴的音準雖然是比較難的,但只要我們掌握正確的方法,還是能夠達到比較理想的程度的。音準問題,會一直伴隨著小提琴的學習過程。所有的這一切都離不開我們自己的勤學苦練。只有解決了音準問題,我們在演奏中才不會有后顧之憂,使我們有更多的經歷投入到音樂表現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完成自己的夢想,達到藝術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