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風眠美術教學特征
時間:2022-04-27 10:51:00
導語:林風眠美術教學特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風眠是現代美術教育界的領軍人物之一,他曾出任國立杭州藝術??茖W校校長達十年之久,培養了一大批藝術精英,為中國美術教育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作為校長,林風眠能從宏觀上對學校的教育目標作出前瞻性決策;作為教師,林風眠又能從微觀上對教學方案作出合乎實際的科學安排,從而在學生的心目中留下了極好的印象。學生眼中的林風眠,既身體力行地進行藝術創作,又具有獨特的教學能力,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從未給學生以耳提面命之感。
一、強化訓練
林風眠的繪畫教學,首重基本功的訓練。為此,杭州藝專的素描課給所有的學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也親自任教這門基礎課程,并一再告誡學生,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畫家,如馬蒂斯和畢加索,都具有非常高超的寫實能力,如果沒有堅實的寫實基礎,想要去變形、創新是不可能的。林風眠晚年曾總結:“藝術之道,基礎要嚴格,創作要自由?!绷诛L眠雖然十分重視學生繪畫基本功的訓練,但也并不贊成刻板地用功。據李霖燦回憶,林風眠對畫得太“緊”的學生,時常對其說“放松一點,隨便一點”,有時竟說“亂畫嘛”,“畫不出來,就不要畫,出去玩玩”。這些看似不合邏輯的教導,其實飽含著諸多哲理。須知,畫為情生,無情即無畫。因此,他從不主張呆板的訓練,而是在致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前提下加以引導,并通過激勵,使學生自覺自愿地投入訓練。在林風眠的支持和鼓勵下,他的學生大都具備扎實的素描基礎,在作畫時,盡管表現手法不一、構圖形式不同,但均未脫離對象,并且往往能不拘成法,勇于在藝術上大膽進行嘗試和創新。
二、因材施教
在教學中,林風眠既強調素描與寫生的基本功,也尊重學生的個性與志趣,因而能因材施教。他的學生回憶說:“那時林風眠教室的空氣最自由、最活潑,一會兒是笑聲,一會兒是歌聲,同學的畫風面貌互異,選他課的學生也最多?!?這正是因材施教的結果。吳冠中曾深情地回憶:“林風眠老師任校長時,杭州藝專對西方現代藝術采取開放態度,因之年輕的同學們很早就體會到繪畫中形式美的重要性,練基本功的同時就著意講究色彩、線條、節奏、韻律……我們感激青年時代的有益的教學指導,幼苗占理論研究的成長靠了園丁智慧和辛勤的培養?!边@種“園丁智慧”便是不僅在花園中栽培牡丹或玫瑰,也栽培其他奇花異草,從而營造出萬紫千紅的氣象。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他經常根據每位學生不同的基礎、氣質、藝術愛好以及課堂中的表現,來分別予以指導。據洪毅然回憶,林風眠在知道他視力不好,感到“觀察難比別人詳明深細而苦惱時”,便對他寬慰道:“所短亦未必無其所長,近視者,其實反而更利于刪減不必要的細節嘛?!彪S后又勸告他:“繪畫雖屬視覺藝術,然非僅取決于視力之銳敏,而其主要取決于心靈之純真與修養之超卓?!绷诛L眠的這番教導,使其學習信心大增。著名詩人艾青早年曾考入杭州藝專就讀。林風眠在看了他的畫后,認為他有藝術天才,就徑直建議他去法國留學,不必再在學校里學了。艾青回憶,正是在林校長的建議下,他才下定決心赴法留學,從而開闊了眼界,汲取了更多的藝術養分。他深深為林風眠的見解、氣度和膽量所折服。林風眠的因材施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對于藝術素質好、有藝術才華的學生,他會用熱情的話語去肯定和鼓勵;對于畫風太過拘謹、理性的學生,他則與之輕松地談話,使學生的精神松弛,甚至建議學生在創作時少量飲酒,從而能更好地表露出自己的藝術個性。
三、啟發引導
傳統的美術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往往導致學生被動地接受,從而逐漸喪失了自主學習的習慣。如此,學生只會一味模仿教師或他人的藝術風格,缺乏藝術個性,甚至失去自由表達的創新能力。林風眠在教學中,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主動精神,重視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藝術修養,從而獲得了廣泛好評。他的教學方式活潑,從不向學生灌輸自己的藝術觀點,而是著重引導學生自己去理解。據林風眠的學生回憶,在教學中,他沒有固定的模式,尤其反對手把手的教學,總是通過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去實踐,然后再總結經驗。在課堂教學中,他尊重學生的藝術個性,從不采用整齊劃一、按部就班的教學法。他常常對學生的作業逐一提出意見,有的多說幾句,卻不大動手改畫。0他還時常根據每位學生不同的風格,提出方向性的建議,讓學生自己去體悟,然后得出自己的結論,再力圖改進。在林風眠所教的班級中,學生既有較強的寫實能力,每個人的作品又保有各自的面貌和特點,從來不是“千人一面”的。他還時常鼓勵學生,應放開膽量進行創作,反對刻板拘謹的畫風,支持學生跳出舊有的框框,走出屬于自己的藝術道路。旅法著名畫家趙無極早年曾在藝專求學,他回憶自己在掌握了一定的繪畫基礎后,就不再喜歡模仿自然的西洋畫法和程式化的中國畫法,但“當我異想天開,有不同看法的時候,林風眠教授鼓勵我,要有勇氣向傳統繪畫進行挑戰。他庇護我,而且反對惡意中傷我的人,無形中,我發現在作畫時,產生了更多的主意和更多實際的東西”。
四、泛觀博覽
林風眠對“功夫在詩外”有著深刻的理解,因此他力主泛觀博覽,反對閉門造車,偏于一隅。應該說,他是深諳教學之道的。為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的藝術道路,他時常建議學生多讀些哲學、文藝的書籍,并經常提醒他們,只有廣泛涉獵,才可能有所成就。他指導學生說:“想學畫,必須讀很多書。畫畫不是靠技巧,而主要是表現思想。藝術是語言,語言說什么內容,這就要靠作者的觀念了?!痹谒恼佌伣陶d下,學生們從有法到無法,大膽求新求變,極大地提高了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在油畫課教學中,他曾將音樂和繪畫相提并論,教導學生“作畫如作曲”。他進一步要求:“為求達到以色彩作曲之目的,首先必須在調色板上排出各自的‘音階’,庶幾方可把顏色當‘音符’使用。”林風眠雖鐘情于印象主義、表現主義等現代派藝術風格,但也并不排斥古典主義、寫實主義和國畫的寫意取向。在教學上,他注重異彩紛呈、百花齊放,務求使學生具備獨立精神和自由思想。在他的力主下,不同傾向、不同方法和風格的藝術,均被擺在青年學生面前,由他自己去作出選擇,這自然會對學生產生良好的啟發和影響。林風眠對美術教學透徹的認知正是得益于其開闊的藝術文化視野以及開放的心態、進取的精神,從而確立了對學校美術教學發展方向的系統思考和理性判斷。
- 上一篇:副區長在餐飲服務動員會講話
- 下一篇:副區長在城區網格化巡邏工作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