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大腦視覺化下聲樂教學藝術
時間:2022-10-09 04:33:12
導語:論大腦視覺化下聲樂教學藝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聲樂教學的方法很多,在聲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以達到最好的完成教學任務的目的。大腦視覺化在我多年的聲樂教學中幫助我解決了不少的聲樂難題,使我的聲樂教學變得更加具體化、形象化、簡單化。
【關鍵詞】大腦視覺化;聲樂教學
一、大腦視覺化
所謂大腦視覺化,指的是把語言、文字中比較抽象的東西通過大腦的想象加工,把它演變成符合說者意思表達的圖片或者視頻,使之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二、大腦視覺化的意義
在聲樂教學中大腦視覺化的意義在于它把無形的語言形象化,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三、大腦視覺化的培養
(一)通過看模型、圖片或視頻讓學生樹立實物的概念。先看到再在頭腦中形成印象,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如果再次出現同樣的內容就會在大腦當中形成影像,產生大腦視覺化的效果。比如歌唱狀態建立時喉嚨打開的問題,對于初學者來說,首先要知道喉嚨的位置,打開后的狀態,如何打開,這是需要給學生講到的。為了便于學生理解,可以通過生理構造圖讓學生看到具體的實物,使學生對喉嚨的形狀、喉嚨打開后的形狀以及如何打開有一個具體化的認識,而不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以便于在今后的學習中遇到喉嚨打開方面的問題這種影像就會視覺化地浮現出來。(二)通過看視頻讓學生對情景和情境形象化。在日常教學中讓教成讓學生不斷大量積累知識素材和理解知識圖像化的習慣。比如,了解中國的大好河山的美麗畫面、了解不同地方的地域風情、了解不同時代的風土人情、了解不同情緒的表達方式等。通過積累大量的素材,不但提升了自己的知識素養和文畫轉化能力,同時對歌曲演唱時的情緒表達有非常大的幫助。就拿《我愛你,中國》這首歌來說,歌詞從北到南、從春到冬描繪了祖國美麗的大好河山,這么美妙的歌詞如果沒有這些青松、紅梅、小河、森林、群山、甜蔗等畫面在你的眼前浮現,僅僅浮現歌詞是不足以精準表達詞曲作者對作品情感抒發的,就不能完美表達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如果能浮現畫面,看著畫面去抒發感情就會有不一樣的演唱效果了。(三)豐富學生的知識,鼓勵學生多讀書報雜志,提高學生的理解和想象能力。大腦視覺化是建立在學生能準確理解老師所講內容的基礎上的,通過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把所講解的語言變成畫面。由此可見,在大腦視覺化的教學中,學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顯得尤為重要。在平常的生活、教學中,要督促和鼓勵學生培養豐富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
四、大腦視覺化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
(一)發聲訓練中大腦視覺化的運用。對于聲樂學習者來說,在上課時或演唱前都會先做一些發聲練習,就像運動員比賽前的熱身運動一樣,以達到歌唱器官運用起來更加靈活、好用。所以,發聲練習在聲樂教學中是非常重要、不可忽視的。為解決不同的發聲問題,作為聲樂教師,會用到不同的練聲曲以達到所想要的聲音效果。比如,為了解決學生歌唱時聲音統一的問題,就要對學生進行音階的級進練習,學生在練習時往往會出現從低音到高音氣息上吊的問題,為解決這個問題,教給學生用生活中的上下樓梯的感覺來做,上高音想著下樓梯,下低音想著上樓梯,好像看到自己在上下樓梯歌唱,這樣把生活實踐同歌唱訓練結合起來,使問題解決起來變得簡單而易懂,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再如,為解決學生高音位置低和高音不穩的問題,會教學生想象在你的前方的規定位置有個釘子,把聲音唱到釘子的地方并掛在釘子上,以達到解決高音不穩、位置不高的問題。諸如此類的問題很多很多,都通過形象化、視覺化得以輕松解決。(二)歌曲演唱中的大腦視覺化的運用。歌曲的演唱是情緒的表達是情感的體現。對于初學者來說往往更關注的是演唱方法是否正確,那么,我們在一方面讓他充分運用視覺化的方法,在演唱時把發聲練習中解決的問題完善運用外,還要培養他的情感表達能力。以《我愛你,中國》這首歌曲為例,這首歌曲有技術難點,比如開頭節奏自由、跳進高音、以及后面的大跳低音的銜接、聲音統一的問題,中間部分的八度大跳以及氣口的處理都屬于難點。這些技術難點的解決需要用到我們上文中所講的視覺化的知識,同時還有情感的融入,充分了解和感受歌詞的內容并理解想象,仿佛看到了各種美麗的畫面,“??!真美呀!”一句句娓娓道來才能由外向內真正表達歌曲的內涵,唱出歌曲的精髓,從而打動聽眾和觀眾,以達到以聲傳情的演唱效果。(三)作品處理中大腦視覺化的運用。歌曲的演唱不是聲音的“匠人”,內容的表達和情感的體現更為重要。聲音是在為內容服務的,所以在聲樂教學中歌曲的處理尤為關鍵,只有把作品分析到位,學生理解到位,才能表現到位。如何理解聲樂作品呢?(1)分析作品的創作背景,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2)分析旋律的創作對作品表達的作用。比如《四渡赤水出奇兵》這首合唱歌曲,選自《長征組歌》,是其中的第四樂章。歌詞表達的是紅軍戰士過雪山草地的艱難以及他們不畏艱險的鋼鐵意志和用兵如神的軍事戰略藝術。歌詞開頭描寫的是嚴酷的自然環境,同時為后面紅軍戰士不畏困難的鋼鐵意志埋下伏筆。“親人送水……,軍民魚水……”描述了工農紅軍的群眾基礎和與群眾的魚水深情,“烏江……,兵臨……,調虎……”這些描述的都是的軍事戰略,最后突出了“用兵真如神”??戳俗髌返母柙~,了解了作品要表達什么樣的情緒特征,在歌唱時就要用聲音得以體現。所以,在旋律的創作中,開始的女高音領唱速度稍慢,表現的是自然環境的惡劣,“天如火,水似銀”突出了天的炎熱“如火”,水的渾濁“如銀”,眼前應該浮現出這樣的場景,以表現作品,在演唱時要把“難、火、銀”這些字重點突出加以強調,強調應該是悲傷、憤怒的,而且在旋律的創作上也更加體現了這一點,運用了波音、倚音等裝飾音及“火”后的休止符都起到強調的作用。而在“親人送水……”這部分則速度加快表達了紅軍戰士和群眾的魚水深情。這里應該有紅軍戰士與群眾在一起的場景的浮現,這種視覺化會更容易讓演唱者對作品很好地表現,這部分應該是用靈巧而富有彈性的聲音來演唱,以表達高興興奮的情緒。接下來男聲的合唱“橫斷山……”繼續展現的是環境惡劣、行軍艱難的畫面,歌唱時,應該用沉重的語氣表現作品。最后,筆鋒一轉情緒高漲,旋律、節奏明快,運用一字一音突出歡快的旋律特點,看到和感受到的應該是紅軍戰士雄赳赳、氣昂昂,邁著輕盈的步伐,踏著節拍勝利歸來的場面和對用兵如神的贊譽,最后一句“用兵真如神哪”的旋律速度的減慢和旋律“神哪”的高音對“用兵如神”的贊譽作了進一步的強調。作為歌唱者,一定要勇于把握旋律的特點,運用大腦視覺化的演唱情境來演唱,以利于更好地表達作者本身的創作意圖和作品的原汁原味。(四)舞臺表演中大腦視覺化的運用。大腦視覺化的演唱可以對歌唱者在舞臺上的表現起到心理調節的作用。作為一名學生或歌唱著,上臺演出時心情緊張是非常正常的,為什么會導致這樣的情況,一方面的原因是學生太過于想表現出色,二是他們過分的想表現自己的聲音,如果讓他們把注意力轉移到作品表現上,想著作品中的“喜、怒、哀、樂”,就會使這種緊張情緒得到緩解和克服,就像在你的面前有一幅幅的畫面要你去用歌聲描繪一樣,你就會有無人入境之感。作為聲樂教師,督促學生在刻苦練習的同時,多向大歌唱家學習,學習他的聲音、表演、臺風等,遇到演出要唱的作品就要去看看大歌唱家是怎樣表現的、怎樣唱的,當你演出時,做一下大腦視覺化會對你的舞臺表現有意想不到的幫助。其實,大腦視覺化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在今后的聲樂教學中,我將繼續一如既往地運用這種方法教授學生,讓更多的學生感受大腦視覺化聲樂教學法的魅力。
作者:張永明 單位:陽泉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上一篇:二度創作在聲樂表演藝術的運用
- 下一篇:高級審計師評職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