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產業發展論文
時間:2022-09-13 07:07:00
導語:陶瓷產業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我們在省委、省政府和株洲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為統領,突出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新農村建設三大重點,全市經濟社會呈現出增長提速、結構優化、活力增強、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
“天下名瓷出醴陵”。作為全國著名的三大“瓷都”之一,醴陵的陶瓷生產歷史悠久,陶瓷文化源遠流長。近年來,醴陵陶瓷產業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不斷創新發展,形成了門類比較齊全的陶瓷生產體系,成為全國重要的陶瓷生產出口基地。醴陵陶瓷產業在發展中形成了“國瓷”、“規模瓷”、“外向瓷”、“科技瓷”幾個鮮明的特色。
醴陵繼承傳統工藝發明的釉下五彩瓷,1915年與國酒茅臺同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一等金獎,其工藝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6年“醴陵瓷器”被列入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醴陵是中國“紅官窯”所在地,生產的“毛瓷”和藝術瓷先后進入人民大會堂、中南海、聯合國大廈等大雅之堂,并作為國禮贈送外國元首,醴陵瓷因此被譽為“國瓷”。
在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們始終緊緊抓住了陶瓷產業,旗幟鮮明地推進優勢產業帶動戰略,通過提升傳統產業來加速新型工業化。按照“一心一意謀產業,聚精會神抓集群”的工作主題,進一步理清了陶瓷產業發展思路,編制了陶瓷產業發展規劃,堅定了通過提質升級發展壯大陶瓷產業的決心和信心。確立了“打造一個集群,達到百億規模,建成三個基地”的陶瓷產業發展目標,即:打造一個發展有龍頭、生產有分工、內部有動力、外部有支撐的且門類齊全、結構合理、專業配套的現代化陶瓷產業集群;力爭在本屆政府任期內使陶瓷產業銷售收入突破200億元,陶瓷產業園區產值突破100億元;將醴陵建成國內一流的電瓷電器生產基地,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炻瓷制造和出口基地,以釉下五彩為代表的高溫瓷制造和出口基地。圍繞這一發展目標,我們著力做好“抓園區、抓龍頭、抓環境”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園區。為打破陶瓷產業零散分布的格局,我們積極向上爭取,創建了省級高新技術園區——湖南醴陵陶瓷產業園區。按照“做大規模,做大總量,做優管理,做響品牌”的思路,全神貫注抓好園區的建設,確保年內園區產值突破10億元,盡快將其建成特色園區、城市新區。園區現已開發利用土地1800畝,累計完成投資4.16億元,入園企業達34家,其中13家正式投產,主要生產日用瓷、電瓷、特種陶瓷、納米陶瓷及相關配套產品。2007年完成產值5.98億元,實現稅收7000萬元。
二是抓龍頭。按照“依托產業鑄龍頭,依靠龍頭興產業”的思路,重點扶持了14家陶瓷企業,在項目上優先考慮,在用地上優先保證,在融資上優先協調,在能源上優先供給,在環境上重點保護,力促其突破性發展。突出企業改制攻堅,去年全部完成了本市國有、集體企業的改制任務,共改制企業76家,安置職工12000余人,促進了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積極倡導不同所有制性質的企業進行資本合作,引導企業走股份制、集團化運作道路。大力實施名牌戰略,鼓勵企業打造品牌,對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稱號的華聯瓷業獎勵100萬元,力爭在電瓷電器、炻瓷、高溫細瓷、工業陶瓷等領域培育出一批主業突出、帶動能力強的“航空母艦”和“單打冠軍”,年內有1家以上企業產值過10億元。同時引導中小企業為龍頭進行產品技術配套,形成了龍頭企業引領產業發展和帶動中小企業配套的新格局。
三是抓環境。圍繞服務陶瓷產業的發展,在硬環境方面,我們強力實施了106國道拓寬改造、醴潭高速公路、浙贛復線電氣化改造、天然氣利用工程、海關國檢和集裝箱貨場等重要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加快了新型城市化步伐,啟動了陶瓷博物館、李鐸藝術館、東風大酒店等配套設施建設,隨著產業配套設施的完善,加速了產業物質流、信息流、資金流的流轉,為陶瓷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優質平臺。特別是天然氣的引進、利用,給陶瓷產業的發展帶來了一次深刻的“能源革命”,企業燃料成本平均降低了50%以上,產品標準化率提高了10%以上,環境污染大幅度減小。在軟環境方面,我們掀起了新一輪解放思想熱潮,引導各級干部勇于突破,大膽創新,努力提升決策力、凝聚力和推行力。加強了作風建設,廣泛開展了“救災補損保目標、改進作風促和諧”主題活動和“轉變作風45天大行動”。加快了政府職能轉變,推行“一站式”服務和電子政務,以干部作風和政府職能的大轉變推動產業的大發展、經濟的大跨越。
我市陶瓷產業發展雖然具備了較大的規模、較好的基礎,但同時也面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克服隨著國家對能源、用地、信貸等宏觀政策的從緊調整,特別是出口退稅率的大幅下降,我市資源型、外向型的陶瓷產業受到的巨大沖擊。二是由于產業人才匱乏,自主品牌較少,產業的市場競爭力有待進一步提高。三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擔保機制和融資渠道,陶瓷企業融資困難,制約了產業發展。
當前,我們要抓住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建設重大契機,以全新的理念謀劃陶瓷產業的發展,努力加快陶瓷產業的提質升級。
- 上一篇:馬克思主義人學思考論文
- 下一篇:裝飾藝術教育價值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