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平衡藝術內涵及運用分析
時間:2022-09-05 11:01:35
導語:領導平衡藝術內涵及運用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領導平衡藝術是領導藝術的表現形式之一,有其科學內涵,也有原則性與靈活性、科學性和創造性、多層次性與集中性兼顧等特征。領導平衡藝術在實現既定領導目標、提升領導力、調適最佳狀態實現整體效能方面有著一定的正向作用。施用領導平衡藝術要遵循兩個原則:善用哲學思維平衡領導工作,巧用差序格局理念平衡人際關系。
【關鍵詞】領導者;領導平衡藝術;領導目標;領導力;領導工作;人際關系
領導平衡藝術是領導科學的重要內容,也是領導藝術諸多展現形式的重要一環。分析討論領導平衡藝術,要對其內涵、藝術特征、科學意義、施用原則進行科學合理把握。
一、領導平衡藝術的內涵和特征
(一)領導平衡藝術的內涵。從領導科學的角度而言,平衡重在把握事物本質和通盤考慮的前提下,立足關系、利益、矛盾、資源等方面的綜合平衡點,以同一目標為遵循,分析、整合、配置與調整,追求各方盡可能多的因素的最佳狀態發揮,實現效果的最大化體現。具體到領導平衡,就是領導者為實現領導活動的既定目標,持續不斷地調整、配置乃至重構和鞏固各種影響因素及其相互關系,立足整體效能最佳發揮下的最佳效果取得。從本質來講,領導平衡是領導科學范疇下的一種領導藝術:它有哲學中“度”“整體與部分”等辯證內涵的鮮明體現,也有有機論、系統論中“有機體”“系統工程”等有機系統內涵的科學遵循,還有政治學和管理學中“政治術”“管理職能”等科學內涵的深刻把握。正是有了對眾多科學內涵的體現與應用,領導平衡才能始終科學合理地指導領導活動的全過程和各方面,構成領導藝術的重要維度。(二)領導平衡藝術的特征。1.原則性與靈活性。沒有一成不變的領導平衡,也沒有多變而無原則的領導平衡,原則性與靈活性體現在領導活動的各方面和全過程,構成辯證統一關系?!耙獙⒃瓌t性與靈活性辯證地統一起來,既不能機械、教條地死抱‘定規’不放,也不能搞無原則的妥協變通?!保?]在領導活動中,要適時恰當合理地考慮和施用領導平衡,什么時候考慮和施用、怎樣施用等要視具體情況和不斷變化的環境與條件來抉擇,墨守成規地考慮和施用不能算是科學的領導藝術。同樣,如果違背領導規律和領導原則濫用、錯用或者不用領導平衡,也無法體現這一領導藝術的靈活性科學特征。足智多謀、氣定神閑的諸葛亮用盡全身氣力也未能匡扶漢室、一統大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未能處理好領導平衡的原則性與靈活性問題,最終因事必躬親而積勞成疾、憾負大業。2.科學性和創造性。藝術需要科學遵循和持續創造,領導平衡藝術也是如此。在持續不斷調整、配置乃至重構影響領導活動既定目標的各種因素和多方關系過程中,在調適和尋求整體效能最佳狀態發揮的實踐中,領導者都離不開對領導科學知識的一般規律、原理、方法、原則等的科學化掌握與應用,以及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時的創造性構思與發揮。這就將領導平衡的科學性和創造性兼具的特征體現得淋漓盡致。誠如改革開放總設計師也是領導平衡藝術大師的鄧小平所言所行,如果沒有闖和“冒”的精神,如果不能尊重經濟規律,就走不出新路和好路,就不會帶領中國人民開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和模式,也不能讓中國這艘“東方巨輪”平穩航行于世界海洋。平衡好改革開放中的各方關系與諸多因素,就有可能盡快盡早盡好地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3.多層次性與集中性。領導活動及其過程從來都不是在一個層次與維度鋪展開來的,而是涉及多個層次與維度,如宏觀、中觀、微觀的縱向層次和待人接物的橫向維度,也體現這些層次與維度集中之上的統領。因此,領導藝術兼具多層次性與集中性特征。領導平衡深刻體現了這一特征。不同層次、不同位置的領導者各自施用的平衡術本身就體現領導活動的多層次性特征,同時,這些平衡術也是領導者廣博知識與多種能力的綜合運用,很好地體現了多層次性與集中性的統一。另外,單就某個領導者而言,其待人接物、統籌協調的過程體現了橫向維度的領導平衡,也是綜合平衡術的科學應用,體現了多層次性與集中性統一的特點。
二、領導平衡藝術的正向作用
(一)有助于實現既定領導目標。包括領導平衡在內的各種領導藝術,其本質都在于實現既定的領導目標。實現各方關系和諧順暢、各種資源力量合理配置、各因素正面促進支撐的領導平衡藝術,更有助于既定領導目標的實現。“修仙皇帝”嘉靖遁入道教,長期不上朝,卻仍舊可以維持政權的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很重要的一點就在于其善用平衡術并展現出了高超的領導平衡藝術。面對各方勢力的明爭暗斗,嘉靖帝從維護政權穩定的既定目標出發,時時平衡各方關系、化解各種矛盾與紛爭、拉拽各股力量沿著自己設計的軌跡前行,終保得大明江山屹立不倒。長生雖未實現,但嘉靖帝憑借高超熟練的平衡藝術還是實現了其既定領導目標,實為一位平衡大師。(二)有助于提升領導力。領導力提升有多方促進因素,掌握并善于運用領導平衡藝術是其中重要一環。恰當處理人與人、人與事、事與事之間的關系,配置好各種資源,實現整體效能最大限度發揮下的既定領導目標,是領導平衡藝術的真正內涵和魅力所在,也是提升每一個領導者領導力的關鍵所在。前有唐僧團隊“以夢為馬”西天取經,其領導者唐僧借助領導平衡藝術大大提升了自己的領導力,將“徒兒們”的“潑”“貪”“憨”轉換為實現團隊效益最大化的銳利武器,終克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修成正果。后有太平天國“紙醉金迷”“腐化墮落”,其領導者被權欲熏暈、被享樂蒙蔽、被猜忌掣肘,終失去“起家”時的領導平衡藝術而致內部失控、平衡紊亂,一步步走向覆滅的深淵。一正一反恰好印證,掌握并善于運用領導平衡藝術有助于提升領導力,得之多助,失之少助。(三)有助于以最佳狀態實現整體效能。作為貫穿領導活動及其過程的一個重要內容,領導平衡藝術在調動各方積極性和最佳狀態下追求整體效能最大限度發揮方面被寄予“厚望”。事實也是如此。領導平衡藝術有利于領導者把控調度各種資源、要素與力量,以其最佳狀態為抓手,降內耗、聚氣力、促和諧,最終實現整體效能的最大限度發揮。水泊梁山的“大哥”宋江,統領108條好漢,用縱橫捭闔、左右逢源的領導平衡藝術將好漢們的潛能與才華發揮到極致,這才有了歷史上的一段段佳話,也將水泊梁山的旗號打得越發響亮,實現了其整體效能的最大限度發揮。
三、領導平衡藝術的運用之道
(一)善用哲學思維平衡領導工作。領導者要想達成既定領導目標,就需積極善用哲學思維平衡領導工作,如“度”“矛盾”“質與量”“整體與部分”等辯證思維。這也是領導平衡藝術充分體現的一個重要標準。1.平衡干工作多與少、深與淺的關系。作為領導者,要會干工作、樂干工作、想干工作。其中,平衡好干工作多與少、深與淺的關系是重中之重。領導者要立足崗位職責和既定目標明確自身的工作內容、工作范圍、工作深度。事必躬親往往會“累死干活的”而未必能實現領導目標,比如諸葛亮;將自己高高“掛起”做“甩手掌柜”也難以實現國泰民安,比如漢安帝劉祜。這就需要把握好領導工作的“度”,既不能過猶不及,也不能不足不夠。領導者在領導活動和領導過程中要會用、善用平衡術,恰當把握干工作多少和深淺“火候”。這也是衡量領導者領導能力高低和領導平衡藝術優劣的重要標準。2.平衡主要工作與次要工作的關系。與既定領導目標相關聯,一定有主要領導工作和次要領導工作之分,分析準確、把握得當、處理平衡,就能夠完美展現領導者的領導平衡藝術,也更易于領導目標的實現。反之,則有可能陷入領導工作“糾紛”而不能自拔,既造成嚴重內耗,又不利于實現既定領導目標。因此,平衡主要工作與次要工作的關系也是施用領導平衡藝術的重要原則所在。1936年,以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中央領導集體妥善處理“西安事變”就將這一領導平衡原則發揮得淋漓盡致。面對殘害無數同志、一心想置中國工農革命及其子弟兵于死地的,中國共產黨人尤其是領導集體并未意氣用事地報仇雪恨,而是力促“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成立與發揮作用做出了極大讓步與犧牲。如果不能平衡當時主要工作與次要工作的關系,中國仍舊會處于長期的內斗當中不可自拔,驅逐日本帝國主義的領導目標也就不會那么快實現。就此而言,妥善平衡矛盾及其各個方面,充分調動各方資源力量的最佳狀態致力于領導目標實現,領導平衡藝術施用得充分且到位。3.平衡工作“質”與“量”的關系。好的領導活動與過程及成效取得,與領導工作的“質”“量”平衡有很大關系。平衡藝術強的領導者善于以工作“量”的累積適時促成工作“質”的變化與成效取得;平衡藝術弱乃至沒有平衡藝術的領導者往往被“量”拖垮或忽略工作累積,不利于既定目標達成。古語“一將無能,累死三軍”是缺乏領導平衡藝術的真實寫照。平衡工作“質”與“量”的關系不僅利于領導活動開展、成效取得和目標達成,而且是展現高超領導平衡藝術的題中應有之義,是每一位領導者都需時刻明確并重點關注的要點和環節。4.平衡工作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安恢\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領導者在處理領導工作時更要具備這種能力和眼界。部分很重要,每個細節與環節對整件事、整個過程、整體效能都有影響;整體更重要,只有充分把握了整體并將其關聯既定領導目標,且能從宏觀和大局上看清看明、理順掌握,才能深刻把握每個部分,也才能超脫“一時”謀“萬世”、跳出“一域”求“全局”。所以,平衡領導工作中的整體與部分關系是至關重要的,也是領導者施用平衡藝術的不二法則。(二)巧用差序格局理念平衡人際關系。著名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費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理念及其現實表現在領導活動人際關系中普遍存在,對領導活動開展和既定目標取得造成較大影響。所以,巧用差序格局理念平衡人際關系也成為領導者施用領導平衡藝術的重要原則之一。1.變中求進平衡人際關系。領導活動人際關系中差序格局的難點和重點在于不斷變化的個人及其圈子構成與表現。這也恰恰提供了平衡人際關系的有力抓手,即變中求進地看問題、找矛盾、想方法,最終實現動態持續平衡。做好這一點,領導者要時時處處關注和思考下屬的思想動態和工作狀態,善于從全局動態地把握各方關系,既要抓小抓早、防患于未然,又要關懷與鼓勵,將他們的狀態調適到最佳,共同致力于領導目標的實現。中國共產黨的談心談話制度、組織生活會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制度、黨員聯系群眾制度等就是有效安排和運用這一原則理念的典型體現。正是由于這些組織生活制度的存在,黨內外的關系才能始終處于動態平衡狀態,中國共產黨的各級領導也才會堅不可摧、牢不可破,并始終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帶領中國人民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新局面。就此而言,變中求進平衡人際關系要常抓不懈、常用常新,為有效施用領導平衡藝術提供持續支撐。2.德法相依平衡人際關系。這是在具體平衡領導活動人際關系中的諸多差異尤其是利益差別和能力差異方面應該堅持和遵循的重要原則理念之一?!按蜩F還需自身硬”是普遍真理,要求領導者嚴以律己、慎獨修身,在遵紀守法、合德合情方面做出表率,真正做到德法相依,練好“內功”,增強領導的權威性和信服力。同時,針對人際關系格局中的諸多差序尤其是利益和能力差序,領導者還要發揮好法規制度的作用和功能,公正公開、透明純潔,不讓慵懶惰政者“尸位素餐”,也不讓賢能之人和勤正之士“上進無門”。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德法相依,也才能以此更好地平衡人際關系中的諸多差序,最終展現領導平衡藝術的魅力。
參考文獻:
[1]朱立言,孫健.領導科學與藝術:第2版[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178.
作者:王立梅 董 杰 單位:中國氣象局氣象干部培訓學院黨委辦公室
- 上一篇:新媒體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徑創新
- 下一篇:外貿企業電子商務論文
精品范文
10領導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