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藝術在室內設計的應用

時間:2022-06-06 10:55:58

導語:民間藝術在室內設計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間藝術在室內設計的應用

刺繡陜西民間刺繡與農村婚嫁、孩子滿月等鄉俗息息相關,是女性表達自己情感、寄托情思的藝術品。選料多為布、綢和編織品,圖案紋樣除人物外,多是花鳥蟲魚、龍鳳獅虎。常見的品種有布制玩具(掛件、擺件)(圖1)、香包、枕頭頂、虎頭鞋等。比如結婚時,要繡枕頭頂子、兜肚、鞋墊、香包等送給男方,一方面反映準媳婦的心智與巧手,另一方面一針一線、圖案紋樣也傾注了對心上人及家人的濃濃愛意和美好祝福;孩子滿月時,長輩要送虎頭鞋、虎頭帽等,保佑孩子健康、虎虎生氣。

鳳翔泥塑鳳翔泥塑是我國民間藝術中獨具特色的泥制工藝品之一,具有很高的美學研究價值。色彩上以紅、綠、黃、黑為主;造型上多用夸張的手法表現出人物、動物的性格特點;裝飾紋樣上多以花鳥蟲魚、祥禽瑞獸為主,特別是坐虎、獅、牛等動物,深受群眾喜愛。鳳翔泥塑作為具有美觀效果的室內裝飾用品主要有兩類,一是泥玩具,以動物造型為主,多塑十二生肖形象;二是掛件和擺放類,有社火馬勺臉譜、掛虎、坐虎、牛等[5](圖2~3)。

面花又稱花饃、禮饃,是廣泛流傳于陜西民間的一種風俗禮饃。其造型多樣,裝飾精美,可作為人們生日祝壽、嫁娶、走親訪友等活動的禮品,實用性與觀賞性兼具。在造型形式上,無論是盤饃上點綴花鳥蟲魚的貼花型和插花型,還是動物題材的單純造型(圖4),均色彩艷麗、栩栩如生,具有濃郁的民俗文化意蘊,寄托人們的真實情感,反映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社火馬勺臉譜社火馬勺臉譜為陜西民間所獨有,由中國民間社火臉譜演化而來。馬勺即水瓢,是舊時民間舀水和取糧食用的工具,一般采用桐木、柳木制作而成。社火馬勺臉譜即繪制有陜西社火臉譜圖案的馬勺。社火馬勺臉譜的圖案多取自神話傳說中的正義人物,并以人物的容貌和性格特征出發[6],采用云紋、火紋、水紋(圖5)等不同紋飾的組合,以夸張的手法描畫人物的五官部位和膚色,強調色彩對比,具有強烈的象征性。在陜西民間,多將馬勺臉譜懸掛在廳堂居室,多取其辟邪、求祥之意。

石雕陜北綏德被譽為“石雕之鄉”,民間的石雕工藝歷史悠久。石雕中最常見的有鎮宅的石獅、柱礎、抱鼓石等,其上都有浮雕或陰刻石紋。富裕講究的家庭,多在抱鼓石的鼓面、柱礎等上雕刻獅子滾繡球、蝙蝠、牡丹、祥云等裝飾,反映出宅主希冀全家幸福美滿的心理。

木雕陜西傳統民居中的木雕藝術獨具特色,蘊涵豐富的傳統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瑰寶。在陜西,木雕藝術主要集中在隔扇、窗欞、匾額、梁枋、雀替等建筑構件上,極大地豐富了建筑藝術的形象和審美價值。木雕的裝飾題材涉及花卉果木、祥禽瑞獸、人物以及大量的吉祥組合圖案,如“五福捧壽”、“雙鳳牡丹”,以及充滿農耕生活情調的裝飾圖案臥牛、奔馬等。

磚雕在陜西傳統民居建筑裝飾藝術中,磚雕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鑒賞和研究價值。在陜西,磚雕藝術廣泛應用于建筑門頭、影壁、土地神龕以及側墻等重點部位[7]。磚雕的裝飾題材廣泛,思想內涵豐富。如:象征吉祥富貴的獅子、麒麟、牡丹、芍藥等圖案紋樣;蘊涵求取功名思想的“一路連科”(鹿、蓮、荷)的圖案紋樣等,充分體現出宅院主人的心理訴求和文化修養。

布堆畫布堆畫是陜北延川地區具有鮮明地域性的傳統民間藝術,其雛形來自婆姨們打補丁的針線活。漸漸地,人們在縫制新衣或其他針織品時,縫綴上一些吉祥圖案,表達出一種對家人祝福、對美好生活祈盼的心理訴求。人們以此為借鑒,以棉紡織土布為原材料,以民間傳說、民俗生活、花鳥禽獸為題材,繪出圖樣或剪出樣品,然后依樣配料配色,在底布上進行貼塊、拼接、鑲花、堆疊、縫合,制作出造型豐富、意象生動、極具地域特色的布堆畫(圖6)。

皮影皮影戲是中國民間最古老的光影傳播藝術,而皮影戲偶則是一種地道的工藝品。陜西是皮影戲的發源地,歷史悠久。陜西皮影在取材上以牛皮為主,造型上以人物為主,兼有景物和道具,廣泛吸收了陜西民間畫、剪紙、社火臉譜等民間藝術的造型特點[8],而且采用了大量在木雕、剪紙等民間藝術中廣泛使用的龍鳳、牡丹、芍藥、祥云等吉祥的裝飾紋樣,既豐富了皮影的造型,又反映了人們的藝術審美觀念和民俗心態(圖7)。

陜西民間藝術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陜西民間藝術形式多樣,富有深厚的內涵和表現力。一方面,可將剪紙、木雕、刺繡、面花、泥塑等傳統的民間技藝加以提煉,應用于設計實踐;另一方面,可以將這些民間技藝不加提煉和改造地直接應用于陜西民俗村等以旅游為特色的農村景觀設計和室內展示設計中。如:陜西鳳翔六營村的“民俗主題小院”,家家戶戶院中琳瑯滿目的泥塑作品,以其獨特的造型、艷麗的色彩,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成為室內不可或缺的裝飾品。

剪紙藝術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剪紙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帶有剪紙元素的隔斷、燈具、家具等[9],是一種藝術符號,更是一種特殊的民族語言和地方文化。如圖8所示,設計師提取了剪紙元素中的紅色,又提取了剪紙的造型來裝飾座椅,給現代造型的座椅營造了濃濃的文化韻味;鏤空的大幅剪紙墻壁裝飾,把整個空間裝飾得大氣、喜慶(圖9)。

刺繡藝術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刺繡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將刺繡工藝和裝飾材料相結合,如領繡刺繡將手工刺繡技藝嫁接到墻布上,營造出室內高貴大氣的奢華感(圖10);二是將純刺繡以裝飾畫或屏風、隔斷的方式作為室內的陳設藝術品來表現現代裝飾藝術。

面花藝術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在陜西,面花隨著生活環境的變化,已經逐步由過去的“吃”轉為現在的“看”,成為稀罕的民間手工藝。但面花的保存存在著一個很大的障礙:面濕了會發霉,干了又會干裂碎掉,為了保護這一傳統的民間藝術,面花的轉型勢在必行。一些捏面花的手藝人,嘗試用泥代替面,將面花的創作形式和題材用于花瓶、日用器皿,如茶具、酒具、咖啡具等陶制品的設計中,使其在室內成為具有實用價值的陳設裝飾品,起到點綴空間的作用,使人從中享受美的意境和情趣(圖11)。

泥塑、社火馬勺臉譜藝術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泥塑、社火馬勺臉譜以獨特的表現形式,大膽夸張的造型和高純度的色彩,傳達出特有的視覺信息,在裝飾設計時,可直接用于室內作為獨具特色的欣賞類工藝品陳設,亦可將鳳翔泥塑中比較典型的十二生肖動物造型形象加以提煉和改造,并借鑒鳳翔泥塑獨特的色彩語言———大紅大綠等對比色的應用,設計并制作出造型新穎的動物泥塑的工藝品(圖12),將其用于室內陳設的藝術品,可以起到調節室內環境色彩的作用,成為室內陳設設計的點睛之筆。社火馬勺臉譜藝術亦可作為陶瓷類家居飾品、室內裝飾的設計元素,如花瓶、瓷盤、茶具、壁龕設計等(圖13),成為室內美觀與實用性相結合的藝術品;或將西安大明宮遺址公園馬勺隔斷設計方案用在餐飲環境的隔斷設計中,不僅有著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濃厚的陜西民俗文化韻味,還有祈福、納祥之意。

木雕藝術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陜西傳統民居木雕藝術以其獨具特色的裝飾藝術效果,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應用空間很大。帶有步步錦紋、冰裂紋、燈籠錦紋等裝飾紋樣的窗欞裝飾、木雕構件裝飾的室內天花、隔斷屏風、擺設于室內供人欣賞的木雕工藝品等,在美化室內環境,給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時,更能體現出一種文化韻味(圖14~15)。

布堆畫、皮影藝術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陜西的布堆畫、皮影藝術以其獨特的藝術造型和色彩搭配作為室內裝飾的設計元素,具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能夠提高人們的審美情趣。如以布堆畫、皮影為題材的壁掛類陳設形成室內“軟雕塑”,對室內氣氛、意境的營造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或在屏風、家具表面飾以皮影藝術元素的彩繪圖案(圖16),用于酒店、賓館等室內環境的隔斷屏風或家具陳設,在豐富視覺效果的同時更多的是反映一種地方特色和民族傳統文化。

石雕藝術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石雕藝術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公共空間內大幅石雕壁飾,形成室內的視覺中心;另一類是石雕陳設品,其中最為典型的“磬石文具”雜件作為石雕中的陳設小品,常被置于書桌或案桌之上,作為欣賞與實用相結合的工藝雕刻品,能夠體現個人的喜好,營造室內環境的情趣;而石獅多用于宅院或某些公共建筑的入口兩側,起到裝飾門廳的作用,也取其驅邪除惡的守護神之意。

結論與建議

重視陜西民間藝術的傳承陜西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大省,蘊涵豐富的民間藝術和民俗文化資源。其中鳳翔泥塑、民間刺繡等多項民間藝術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果能夠發掘陜西民間優秀的藝術資源,并將其提煉、重構或直接應用于現代藝術創作領域,不但能夠提供豐富的設計元素,而且能夠借助設計藝術的手段傳播陜西民俗文化,保留并傳承民間有價值的技藝[10-12]。

合理利用民間藝術資源,建設民俗文化旅游村豐富的民間藝術資源使得陜西成為中國民間藝術的大省,如果陜西各民間藝術之鄉能夠合理利用民間藝術資源,將民間藝術與鄉村旅游相結合,進行民俗文化旅游村的建設,勢必會提升鄉村旅游氛圍和文化品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13-14]。

傳揚地域特色的設計理念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地區的國家,擁有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資源。如果以陜西民間藝術的應用研究為依據和借鑒,以各個地域的民間藝術為紐帶,努力發掘富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藝術元素,無疑可向今天的設計者提供民族的、有深厚文化內涵的既實用又唯美的設計元素[15],從而有效地推動室內設計的民族化、本土化,傳揚地域特色的設計理念。

作者:孫景榮陳永貴雷亞芳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機電學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