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鄧小平的全面發展思想詮釋
時間:2022-04-18 05:08:00
導語:小議鄧小平的全面發展思想詮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以先進文化建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思想是鄧小平理論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包涵了先進文化對人的全面發展的作用、途徑、方法、目標等一系列內容,有著豐富的內涵,對于我們發展先進文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有著極強的指導作用。
一、先進文化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文化是人類社會和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它不僅標志著社會的進步和文明程度,而且直接影響著社會的發展方向,是人類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推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世界各國特別是正在向現代化邁進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對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越來越清晰,越來越自覺。在形形色色的文化形態中,對整個社會主義事業和人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支撐和引導作用的是先進文化。所謂先進文化,指的是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代表人類文化的前進方向和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能夠引領和推動人類社會不斷延續和發展的文化。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靈魂,是凝聚和激勵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和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和重要保證,是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特征。只有加快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才能更好地推動人的全面發展。毋庸置疑,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先進文化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與時代主題。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期,我們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就是發展能陶冶人們的情操,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在先進文化的發展上,鄧小平繼承了的關于發展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思想,進一步提出了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文化教育思想,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命題。這一命題,當然也涵蓋了其有機組成部分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鄧小平把先進文化建設視為實現四個現代化、建設物質文明最重要的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人與社會全面進步的重要標志,他指出:“不加強精神文明的建設,物質文明的建設也要受破壞,走彎路。光靠物質條件,我們的革命和建設都不可能勝利?!北仨氁皇肿ノ镔|文明建設,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兩個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他認為文化建設是一個崇高的事業,對人的全面發展至關重要。“不論是對于滿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對于培養社會主義新人,對于提高整個社會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文化工作“都負有其他部門所不能代替的重要責任?!边@種作用就其時代性和現實意義來說,就是通過先進文化建設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通過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最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培育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
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國際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國民素質的競爭,文化建設成為決定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增強民族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增強綜合國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針對這一現實,鄧小平明確指出:“我們國家,國力的強弱,經濟發展后勁的大小,越來越取決于勞動者的素質,取決于知識分子的數量和質量?!倍粋€國家知識分子的數量和質量又取決于這個國家先進文化發展的程度和傳播的質量,其寓意非常明了,意即國力的強弱、經濟的發展取決于一個國家的先進文化為其國民素質的提高所能提供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因此,先進文化建設擔負著為整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人的全面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的角色,是整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中一項極其重要而又非常艱巨的任務,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精神支柱,關系到社會主義前進的方向,關系到小康社會建設的成敗。
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必須通過發展先進文化提高人的素質
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最終目的是要提高人的能力和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鄧小平堅持從現實的、從事實踐活動的人出發來思考人的全面發展問題。他認為:“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這里講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學知識、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來使用生產工具、實現物質資料生產的人?!比说娜姘l展的主體是全體勞動人民,他們的勞動實踐活動是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決定性因素。缺少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和創造性勞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不可能實現的。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必須發展先進文化提高勞動者的素質,通過發展先進文化提高勞動者的素質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基本內容。鄧小平把提高人的素質看作是我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重要現實問題,把它擺在決定國家、國力的強弱,經濟發展后勁大小的重要地位。人的素質包括思想、智力、文化素質等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質決定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文化素質決定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力和前進力。提高勞動者素質的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大力弘揚和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先進文化包含多個層面,既包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所必須掌握的科學知識,又包含其中核心方面的價值觀問題。從鄧小平的有關論述來看,通過發展先進文化提高勞動者素質的主要途徑有以下幾條。
第一,學習先進文化中的專業知識提高勞動者的能力。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而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重要的因素。鄧小平從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角度審視二者的相互關系,強調生產力的發展是人的全面發展的決定因素,一定生產力的發展會促進人的發展;同樣,人的能力發展是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人的能力發展會極大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提高人的能力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是前提。他說:“只靠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沒有真才實學,還是不能實現四個現代化。無論在什么崗位上,都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痹卩囆∑娇磥恚@種專業知識和能力中首要包涵的是科學技術知識和發展科技的能力。為此,他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把科學技術當作一種重要的文化形態,并把加快科學技術的發展,提高勞動者的素質作為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關鍵,從而突出指明了以先進文化建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內容的重點。
第二,通過發展先進文化塑造、完善人的道德品質。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發展先進文化,究其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鄧小平認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保證中國現代化的正確方向,歸根到底是培養社會主義新人。通過先進文化建設,不僅要提高人的科學文化素質,而且要改造人的思想,堅定人的信仰,確立人的崇高理想,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質。鄧小平指出,要教育全黨和人民發揚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道德,“要恢復和發揚我們黨和人民的革命傳統,培養和樹立優良的道德風尚?!贬槍σ恍┤松砩铣霈F的信仰危機、理想滑坡,個人主義、利己主義抬頭等社會現象,鄧小平提出要通過先進文化建設,大力加強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不斷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修養。在改革開放新時期,要通過先進文化建設的不斷深化,逐步形成和發展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適應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這是提高全民族素質,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的一項基礎性工程,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第三,教育現代化是加快先進文化傳播、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直接途徑。鄧小平從整個國家發展戰略高度的需要出發,對教育在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深刻的分析,把發展教育提到戰略高度,強調教育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要求在全黨全國造成一種“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空氣。他指出:“靠空講不能實現現代化,必須有知識,有人才。沒有知識,沒有人才,怎么上得去。”他強調優先發展教育,抓教育,要從娃娃抓起,要求各級領導要像抓好經濟工作那樣抓好教育工作,加大教育投入,增加教育經費。1983年他在為北京景山學校題詞時,強調指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鄧小平把“三個面向”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落腳在先進文化的發展上,落腳在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水平的提高上,落腳在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培養上,從而在新的歷史時期科學地為傳播先進文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教育賦予了任務,指明了發展方向。
第四,做到先進文化發展與提高人的素質、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有機統一。鄧小平認為,先進文化發展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力量源泉,人的全面發展又為先進文化的發展提供前提和基礎。先進文化建設必須服務于人民,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和提高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質量。先進文化建設必須以人民群眾為主體,使之真正成為人民群眾的創造性實踐活動,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先進文化建設的基本方向上,他繼續堅持提出的社會主義文化要“為最廣大的人民群眾、首先為工農兵服務”的方向,提出“我們的文藝屬于人民。”主張以先進文化的發展實現人素質的提高和人的全面發展;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最終達到以發展先進文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以人的全面發展創造更多的先進文化的最佳效果。
三、發展先進文化才能實現培養社會主義“四有”新人這一人的全面發展的基本目標
早在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就提出了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任,指出:“我們要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發展高尚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在鄧小平看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應該給予人的精神世界以健康積極的影響,應該能夠最有效地引導人們建構健康、進步的思想道德知識體系,抵制一切腐朽、落后的思想觀念的侵蝕。建設先進文化,本質在于堅持以人為本,核心在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關鍵在于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公民。鄧小平對我國社會主義新人全面發展的標準作了準確、具體的概括,“四有”的具體內容涉及到理想、信仰、信念、思想、道德、紀律、觀念、人生觀、價值觀、科技素質、文化水平、人文素質等與人的全面發展密切相關的方方面面的內容?!八挠小睒藴适强茖W文化素質與思想道德素質的緊密結合,也是發展先進文化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有機統一。有理想,主要是指樹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是“四有”標準中的最重要的標準,在人的全面發展中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鄧小平所指的全面發展的人是指“認識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為之而奮斗的,有堅定信念的人?!币簿褪怯孟冗M文化武裝起來的人。他著重強調:“要特別教育我們的下一代,下兩代,一定要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一定不能讓我們的青少年作資本主義腐朽思想的俘虜,那絕對不行?!倍鴺淞⑦h大理想,只有通過發展和弘揚先進的文化來實現。因為只有發展先進文化,才能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不斷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不斷滿足人們的信念需求。有道德,就是要用具有時代精神的道德原則來規范人們的言行,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規范,使人們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社會主義道德是我國現階段社會經濟、政治的直接反映,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最核心的內容。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決定著先進文化乃至現代化建設的性質和方向,思想道德素質不高,有文化往往就失去意義,失去正確的方向。有文化,是指要掌握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所需要的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和勞動技能??茖W文化知識是先進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的重要基礎和前提,是先進文化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條件。先進文化建設,要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為根本任務,一方面,它要提高人們的科學文化知識水平;另一方面,要為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創造條件。有紀律,就是要求公民增強社會主義的紀律觀念,遵紀守法,依法辦事。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嚴明的紀律和法制的約束,就會像鄧小平所講的,各行其是,一盤散沙,沒有凝聚力和戰斗力。理想使人們的思想一致,紀律鞏固這種一致并使之統一行動,從而形成所向無敵的物質力量。有紀律,正是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才能最終達到的結果。先進文化建設,最終是要用理想和紀律構建起未來的藍圖和經久不衰的追求。因此,“四有”是一個相互滲透,相輔相成,有機統一的整體,既是先進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也是先進文化建設最終要達到的目標;既是對公民素質的綜合的整體性要求,也是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的基本特征。
總而言之,鄧小平以先進文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理論是對馬克思主義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極大豐富和完善,為人的全面發展指明了正確的方向,開辟了新的途徑。在當前世界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人的全面發展還受到多種因素制約的情況下,這一理論昭示我們,要達到以先進文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最佳效果,必須始終堅持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文化領域的指導地位,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系統梳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思想內核,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大膽吸收和借鑒世界文化中一切合理、有益的成分,以人為本,積極進行文化創新,大力發展文化產業,通過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確立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創新教育發展模式來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最終達到以先進文化建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戰略目標。
- 上一篇:小議古箏演奏延展與改革
- 下一篇:小議從股權結構談中國公司管制結構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