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輿論引導分析
時間:2022-12-24 03:41:37
導語: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輿論引導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進入新時代,面對新的媒體環境給輿論工作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在輿論引導中的指導作用。堅持輿論引導的黨性與人民性的統一,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同時建立輿論預警機制,提高輿論引導的針對性,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的基本方針,積極引導設置議題,爭取輿論引導主動性。在創新路徑的問題上,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積極借助新媒體傳播優勢,把握時機、緊跟節奏、講求策略,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輿論引導;原則;方法;創新路徑
一、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加強輿論引導的原則
(一)堅持黨性人民性相統一的原則。對新聞輿論做出指示,要求新聞輿論工作一定要堅持黨性,堅持黨的正確領導。主流媒體更是黨和政府的宣傳陣地,必須堅持黨性原則,堅持為人民服務,充分發揮輿論引導作用,作人民的喉舌。當今時代新媒體格局不斷變化,但必須堅持黨管媒體的基本原則。政府主辦的媒體要加強自我管制,保證自我思想和黨中央高度一致,并且所載言論需要體現黨的意志。實際工作中,媒體更需要擁護黨的領導,并且在我國的黨治中找到媒體發展的動力。對于具有傳播功能的媒體平臺,必須將其納入法治管理中,因為這關系到國家整體意識形態的安全和自身政治安全。新聞輿論工作需要擁有正確的新聞觀,并在實際工作中深入開展馬克思主義教育,將媒體工作者培養成傳播者,并且記錄時代變化,推動社會進步,保證公平原則。(二)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正所謂“文者,貫道之器也?!?,因此當媒體刊載一篇新聞報道時,其自身勢必會帶有一定導向,而新聞工作者則需要了解導向需求,合理地確定新聞觀點和立場等。現階段,新聞輿論工作更應該堅持正確的導向,引導人民群眾認識各類現象之后的真相,并且建立人民的精神追求。任何形式的媒體都需要注意自己的導向,需通過正確的導向做出最正確的宣傳,無論是黨刊黨報、都市類報刊、新聞報道等,甚至是一些新聞類節目都需要講究導向問題,新聞媒體更應該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輿論導向被認為是新聞媒體工作的主抓方向,其導向是否正確直接關系到大局,關系到人民對黨信心,因此,作為新聞媒體工作者,需要增強個人政治意識、大局意識,任何工作展開需要以大局為重,提升個人素質及業務水平,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三)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的基本方針。我國目前正處于改革開放的深水期和民族復興的關鍵期。團結穩定是人民安居樂業、國家興旺發達、民族復興的前提。我們應該看到,當前社會主流始終是積極的,因此宣傳中應該以社會主流作為宣傳內容,反應我國的整體社會面貌,反映社會發展的本質。遵循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基本方針,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首先要確保新聞內容的真實性。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新聞報道中涉及的各項事實必須經得起推敲,是實實在在的客觀存在。要想把握新聞的真實性,關鍵在于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堅持馬克思主義思想,進而對新聞報道所涉及的事實堅持進行實地調查,并且實時播報準確狀況,只有建立自我的公信力才能保證輿論導向整體是正確的。其次要明確輿論監督和正面宣傳存在統一的目標。新聞媒體需要實時了解社會熱點問題,才能在宣傳中直接對抗社會丑惡現象,針對此類問題的批判應當站在客觀立場上,尋找正確的發言路徑,保證所選擇的事實具有普遍的典型性和教育意義,保證所選事實對人民群眾及干部具有明顯的教育意義,消除不良觀念的影響。與此同時,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決不能放棄在輿論方面的斗爭。恰恰相反,一些問題關系到重大理念和政治原則,更需要新聞媒體掌握主動權,大膽地表明正確立場,敢于亮劍、勇于發聲;另外還要強化陣地觀念,加強陣地管理,不給錯誤思想可能傳播的途徑。最后便是報道應反映社會進步的本質,了解社會主流思想,體現社會整體的進步。我國發展進程中,每一步都是在創造歷史,在人民群眾進行的各種斗爭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因此輿論工作更加需要鞏固主流思想,了解社會主流旋律,并且在自我的播報中傳播正能量,真正實現全社會的團結。通過此種反應,通過高質量地弘揚正面價值,把握社會整體思想,并且把握新聞的“時效性”,防止被支流思想誤導,減少負能量的傳播,提升積極意識,保證人民群眾不會被一些表面現象迷惑。實際工作中可以增強作品的感染力,產生感同身受的感覺,最大程度地發揮新聞輿論的激勵作用。
二、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加強輿論引導的創新路徑
隨著經濟的發展,輿論引導工作也必須進行自我創新,加強宣傳的整體效果和實效性。并且通過良好的外部引導措施,建立輿論宣傳的整體新局面。(一)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主動借助新媒體傳播優勢。網絡的普及改變了傳統的輿論格局,也改變了其基本的生成模式和傳播模式。探討輿論新格局的建立時,筆者認為首先應該促進媒體的融合,通過新媒體建立輿論優勢。當前很多年輕人都將新媒體作為信息獲取的主要路徑,因此在輿論陣地構建時需要搶先占領先機,為了更好地開展輿論宣傳,更需要重視網絡宣傳工作,了解現代新聞的規律,了解新媒體的發展軌跡,強化新聞媒體的整體認識,進而在傳統的宣傳工作中使得兩者能夠有效配合,整合宣傳資源,繼而使得媒體中的所有內容完成有效的融通。具體展開此類工作時,首先應該遵循新聞傳播的基本規律,并且要了解新媒體的發展情況,以先進技術作為媒體支撐,真正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型媒體的有機融合,建立新型的主流媒體。如果將此類思想總結,那便是創新永不停歇。(二)要抓住時機、把握節奏、講究策略。從時、度、效著力,體現時、度、效要求。時、度、效三者存在辯證統一的關系:首先,三者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時,要求我們把握輿論引導的最佳時機,既不滯后也不超前;換個角度看,例如肩負時代使命、把握時代主旋律、體現時代坐標等,無疑也是“時”的一方面。度,要求我們把握輿論引導的區間數量,調整好分寸火候;換句話說,諸如社會洞察力度、筆力所達深度、理論提升高度等,同時也是“度”的衡量內容。效,要求我們講究輿論引導的實效和質量,引導受眾正確認識事物的本質;與此同時,諸如正面社會效應、良好社會聲譽、最優社會效果等,這些也是“效”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對時、度、效有更為深層次的了解和認識,形成科學評價體系,才能在新聞輿論工作的實際作戰中打勝仗。(三)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建立輿論引導格局,同樣需要加強國家傳播能力,在國際交流中提升自我話語權,表達具有中國特色的內容,提高新聞媒體的國際影響力。現階段,輿論工作是表達我國意愿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新聞媒體工作能夠讓全世界認識中國、了解中國。此類舉動同樣可以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因此,對外宣傳工作需要用心開展,創新自身工作模式,表達新概念、新表述等,健全對外宣傳體系,勇敢表達自我,并且讓自我的表達技巧和表達內容都更加完善,進而提升公信力和感召力。媒體融合發展,是一場關乎我黨能否緊緊把握整體意識形態主動權和話語權的具有重大意義的改革。因此,一定要深入貫徹落實重要講話精神,絕對尊重并善于運用網絡傳播的基本規律,從根本上解決“本領恐慌”的問題,用創新來推動發展,爭取成為運用現代傳媒新技術新手段的行家里手,并且在構建輿論引導新格局的過程中,繼續探索新時代背景下提高新聞輿論工作能力的新途徑、新策略,在不斷開拓和創新中尋求新聞輿論的制高點。
[參考文獻]
[1]黃斌.網絡時代的輿論安全與政治安全[J].廣東社會科學,2018(06).
[2]常宴會.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共產黨輿論引導的基本經驗[J].探索,2018(06).
[3]程仕波.論“后真相”時代網絡輿論的特點及其引導對策[J].思想理論教育,2018(09)
[4]唐玥蘅.網絡輿論的治理之策[J].人民論壇,2018(24).
[5]郭欣慧.基于新聞輿論思想的媒體引導力構建研究[J].出版發行研究,2018(10).
[6]李源,閆妍.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堅持正確方向創新方法手段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N].人民日報,2016-02-20(001).
[7]張之華.中國新聞事業史文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8]龔莉紅.新聞輿論話語權思想研究[J].江蘇社會科學,2017(01).
[9]余謂之.有理也須聲高[N].光明日報,2017-05-07(002).
[10]亞里士多德.政治學[M].吳壽,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作者:徐煥文 張爽 單位:吉林師范大學
- 上一篇: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
- 下一篇:紅軍長征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