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時間:2022-12-19 11:08:50

導語:論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摘要:形式與內容的辯證統一是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課程教學實際中也應堅持形式與內容的辯證統一關系,本文在結合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的前提下,從教學原則、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三個方面分析了實現該課程形式與內容辯證統一教學實踐的具體舉措。

關鍵詞:形式與內容;辯證統一;“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學

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理論教材的編寫納入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之中,保證了教材編寫的權威性。堅持內容與形式的辯證統一關系,將“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這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課程運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將教材內容融會貫通,熟練駕馭,精講細讀,形成完善的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方法體系,追求內容與形式的辯證統一,是當下《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學改革和實踐的重要目標。

1教學原則上要正確處理講授理論與聯系實際的關系,做到內容與形式的辯證統一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遵循的基本行為準則叫做教學原則,內容與形式的辯證統一是“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這一課程教學實踐中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鄧小平同志曾一再強調:只有堅持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才是中國真正需要的馬克思主義科學原理。在該課程教學過程中,堅持內容與形式的辯證統一,一要教師樹立正確的教學態度和觀點,做好理論與實際有機結合,從根本上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馬克思主義科學原理一脈相承的緊密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又是與時俱進的,能夠從整體上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以及精髓,又能夠對各個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特色進行具體分析,結合我國歷史發展不同階段國情闡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進程。二要聯系中國實際,在科學內容的基礎上,具體分析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發揮作用的具體形式,既要聯系學生的實際,包括學生的成長實際和思想實際,當代大學生基本上都是90后,他們生活在改革開放和社會發展的繁盛時期,享受著國家強盛和發展帶來的幸福生活和民族自豪感,而隨著國際交流的不斷加強和進步,新一代大學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和沖擊也愈發明顯,使得他們擁有更強烈的自主選擇和思考意識,因此,在教學中并不可以一味地向學生灌輸馬克思主義的好與壞,而是應用理論與實際,結合中國社會現狀以及發展歷程,用實際向學生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性和實用性;要聯系教學的實際,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學能夠貼近學生生活、貼近社會實際,堅持以我國正在做的事為中心,著眼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體制建設中的具體作用,使大學生能夠明辨在社會主義階段基本國情的時代背景下,中國為什么要堅定不移的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什么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什么要堅持中國特色主義理論體系在意識形態領域的絕對領導權等。形式與內容的辯證統一就是要學生學會從正面解讀和剖析問題,用事實和道理講清思想與中國特色主義理論體系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幫助大學生具備科學的分析、解讀和認識社會現象的能力。

2教學方法上要正確處理預習與講授、講授與討論、教學與實踐的關系,運用各種教學手段達到形式與內容的辯證統一

“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理論性課程教學較強,想要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實現形式與內容的辯證統一,需要處理好以下幾種關系:一是處理好課前預習與課堂講授的關系,學好政治理論課程只依靠課上知識的學習是不夠的,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學生在預習中熟悉教材內容,找出學習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積極思考,嘗試用現代社會發展實際驗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之處,引導學生將馬克思主義有關著作閱讀與教材內容學習結合起來,有計劃有目標的學習一些馬克思主義科學原理,在閱讀中感受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魅力和藝術特色;二是要處理好課堂講授與學生討論之間的關系,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和深入,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已經逐漸被師生有序互動的課堂教學方式替代,學生討論和發表成為課堂教學程序中的重要內容。教師的講授應力求觀點明確、重點突出、簡明扼要、注重啟發和引導,學生的討論應緊緊圍繞主題,將教材上的理論知識與社會上的有關現象緊密結合,使所學的知識成為學生認識世界了解社會的手段和工具,注重學生討論的實效性和科學性;三是要處理好課堂學習與社會實踐的關系,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很多人抱著學習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有關知識只要記住理論知識就可以的錯誤觀念,過于強調課堂講授在課程學習中的重要性,要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知識真正成為大學生的行為準則和方法指導,僅僅依靠理論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良好學習習慣,使大學生走入社會實踐中去,將課堂講授內容與社會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大學生暑期訓練營、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計劃以及大學生強化實踐環節等都是為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而開展的活動,將上述活動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參觀、調研、宣講等方式,加深大學生對于社會實際問題的分析和處理能力,使他們學會使用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解決看待和分析社會上出現的問題,并能夠理性地思考解決辦法。

3教學過程中要正確處理讀與思、聽與議、知與信、懂與行的關系,引導學生多聽、多讀、多思,堅持用形式與內容辯證統

一的方法論正確看待教材內容體系的學習在“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學過程中,首先,正確處理學生讀與思的關系。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主動閱讀和學習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著作,在閱讀和學習過程中,將一時難以理解和的問題和難點記錄下來,聯系社會實際獨立思考解決,學生普遍關注和難以理解的重難點問題,一般都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討的有意義價值的問題,教師在引導的基礎上應該給與學生更多自我解決和思考的空間,培養學生關心時事,關注社會熱點的習慣,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正確處理聽與議的關系,成功的課堂必須是教師和學生積極互動的課堂,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實現課程教學形式與內容的辯證統一關系,應正確處理聽與議的關系,所謂聽是指學生如何聽教師講授以及聽后要做哪些事情,學習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關鍵是要學生學會用這些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進頭腦”是學生課堂學習的關鍵,為了提高學生聽課的效率,必須使得課堂變得生動有效,讓學生有聽的欲望和想法,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不應該充當被動的聽眾,而應該帶著問題和思考聽教師的教授,并能夠針對教師講授過程中有關的知識內容提出自己的觀點,并與同學之間展開激烈的討論,在合作學習中互相取長補短,全面合理地理解和把握課程整體內容和思想核心。三是正確處理知與行的關系,“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這一課程不僅僅是讓學生知道這一科學思想體系和方法論,更是為了讓學生相信。為了使得學生信服,教師首先要發揮模范帶頭作用,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教師必須旗幟鮮明的堅持和信仰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和學習,提高自我的道德層次水平和自我修養水平,自覺更新教學理念和思想觀念,提升自我的教學水平和專業技能。四是正確處理懂與行的關系,“思想和中國特色主義主義理論體系”是大學生掌握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重要途徑,是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和政治修養的重要舉措,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求大學生懂得該課程講的是什么,還要求大學生以該課程所學習的內容和方法處理社會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4小結

綜上所述,“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課程形式與內容的辯證統一是課程教學實際的具體體現,需要教師、學生的共同努力實現,應貫穿于課程教學的始終,從教學原則、教學方法以及教學過程各個方面竭力配合,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水平的提升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編寫組.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徐崇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構建[N].文匯報,2008-03-03.

[3]李方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思想的關系[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8(8):4-11

.[4].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幾點學習體會和認識[J].求是,2008(7):3-16.

[6]顧海良.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視域[J].中國高等教育,2009(2):10-11.

[7]陳占安.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內在統一性[J].思想理論教育,2008(15):4-8.

作者:張清霞 單位: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