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社會改造思想研究
時間:2022-10-26 10:16:16
導語:早期社會改造思想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1918-1919年,是社會改造思想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段,也是他整個“改造”思想發展第二時期中的一個重要時間節點。該時段,他的社會改造思想仍處于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階段,主張民眾的大聯合,反對暴力革命;追求個性解放,反對封建禮教;批判儒家思想,推崇學術革新和思想革命;注重問題研究,對馬克思主義的價值地位還沒有清晰深刻的認識。
〔關鍵詞〕;社會改造思想;《湘江評論》;馬克思主義
重新關注不同時期創作的經典文本,嘗試在新的語境中深入挖掘其內涵和價值,是近年研究的一個新特點?!?〕早年撰寫的一些文字,反映著其早期思想變化的豐富歷史背景,同時也是理解他整個思想發展流變的重要材料。他的這些思想,是在具體歷史環境中,綜合形塑的結果。脫離特定的復雜歷史環境,就根本不可能勾勒出的真實思想肖像,也就根本不可能做到真正理解、解析。〔2〕以他關于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思想為例,這些思想正是在具體的歷史環境中逐漸形成的。他在這方面的思考,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一師學生時代。這個時期他受儒家修身思想以及西方個人主義思潮影響,思考主要放在改造哲學倫理學方面,重心在改造人的精神世界。第二個時期,是從學校畢業走上社會以后到1927年。這個時期,他的思考重心放在改造社會等外部世界方面,但是仍舊把思想革命放在重要位置。第三個時期,是從1927年大革命失敗上井岡山探索革命道路開始一直到他去世,他的思考重心逐漸轉向改造人的主觀世界。其中的第二個時期,是他最終轉向馬克思主義、走上革命道路的時期,是一個重要轉變期。因而,深入探究他在該時期的社會改造思想,梳理其思想脈絡,對于理解他最終選擇馬克思主義,并掌握其全部改造思想的發展流變很有意義。本文選取1918年至1919年,以他所撰報刊文章為依據,探究其此時段的社會改造思想。
一、民眾的大聯合與和平反抗強權
為組織赴法勤工儉學,1918年8月,第一次來到北京。這次北京之行,結識新人物,如胡適、陳獨秀、,接觸新思想,如無政府主義,讓剛剛走出校門的他,受到巨大思想沖擊,導引他的思想向著改造社會的方向超速運行。他曾說自己這一時期對于政治的興趣繼續增高,而且頭腦愈來愈激烈。但是當時他還在“找出路”,處于思想的彷徨時期?!?〕這些興趣和思考,直接推動他創辦《湘江評論》。《湘江評論》是1919年7月14日創辦的湖南學生聯合會周報會刊。辦報宗旨為宣傳新思想,開設有世界雜評、湘江雜評等多個欄目。該報共出5號(第5號未及發行即被查封)。擔任主編,并負責主要撰稿,共發文41篇。其中,說明辦報事宜的公告類文牘3篇,世界時政問題評論21篇,國內社會問題評論12篇,政論文章5篇。世界時評占最大比例,報道資本主義國家的罷工、流血事件,揭露帝國主義國家的丑惡嘴臉,表達反對帝國主義、資本主義的樸素思想,對當時的國際熱點問題基本都進行了及時的介紹和評論。開闊的國際視野和世界情懷,由此開始形成。國內評論,有兩篇宣傳科學思想,9篇(全部載于1919年7月14日刊)集中主題號召順應世界潮流,批判孔子和儒家價值,歌頌女權、新戲等新生事物,是第一次集中在報紙上反孔。最具代表性的一篇是《陳獨秀之被捕及營救》。文章高舉陳獨秀所標舉的民主與科學主題,熱情洋溢地贊頌了陳獨秀推動社會思想進步的豐功偉績,強烈抨擊當局破壞思想自由的惡劣行徑?!拔覀儗τ陉惥J他為思想界的明星。”〔4〕文章認為中國處在極為危險的境地。這個危險不是兵弱國貧,而是思想界的空虛腐敗,是絕大多數民眾的迷信,對鬼神、物象、命運和強權的迷信。究其根源,是科學思想不發達。這篇文章充分反映深受新文化運動影響,深受陳獨秀等新文化運動領袖的影響。政論文章5篇,其中《〈湘江評論〉創刊宣言》與《民眾的大聯合》(一)(二)(三)等4篇文章,集中反映了1918年一師畢業以來,初步形成的民眾大聯合與和平反抗強權的社會改造思想。首先,民眾大聯合思想。在創刊宣言中,強調了聯合的力量?!笆澜纭裁戳α孔顝??民眾聯合的力量最強?!薄?〕這是走出校門的第一聲吶喊。為了生存,民眾必須聯合。聯合的力量最強大,一切都無所畏懼。《民眾的大聯合》分三部分。一是論證聯合的可能和必要。為什么聯合有力量?簡單說,就是人多。民眾的大聯合,之所以有巨大的力量,就是因為民眾的數量遠多于貴族、資本家及強權集團?!?〕民眾大聯合,必將力大無比。此時已產生初步的階級意識,談及馬克思和克魯泡特金。但是他此時還不能正確辨別馬克思主義和無政府主義。他認為馬克思屬于激烈派,克魯泡特金屬于溫和派,他更喜歡后者。二是闡明聯合策略。從小聯合開始。各個人群,比如農民、工人、學生、女子、小學教師、車夫等等,先進行小聯合,最終匯聚成大聯合。文章充分揭露各行各業的問題,既有階級壓迫問題,也有反封建儒家思想、男女不平等問題。三是實踐問題和現實可能性。這一點至關重要。一則,認識。這個大聯合能成功嗎,民眾有這個覺悟嗎?這又回到了人的精神層面。響亮回答了這個問題:有覺悟了?!拔覀冎懒?!我們醒覺了!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7〕但是也必須指出,此時存在盲目樂觀。他說“我們”,可是青年學生的“我們”,與工人農民的“我們”,并不是一回事。如何聯合,誰去聯合,對此類問題,他還沒有清晰的認識。二則,基礎。當時社會中已有教育會、商會、農會以及學友會、研究會等各種小聯合。三則,堅持實踐練習,就會有能力。以前沒能力,是因為封建統治者不給人民練習的機會。而今天,各個方面都要求得解放。思想、政治、經濟、男女、教育,都要徹底解放?!?〕在這里說到一個關鍵環節,就是思想解放的練習問題。一切解放都是需要練習的。其次,主張用和平斗爭的方式反抗強權。反抗強權是一生的斗爭方向。這是他第一次公開反抗強權的宣言。他在文中高呼,要用平民主義打倒一切強權,包括教育的、思想的、宗教的、文學的、經濟的、政治的、社會的和國際的,任何強權都沒有存在的余地。但是此時他持平民主義或稱民主主義,主張和平斗爭,反對流血,幻想著建立一個和諧美好的大同世界?!坝脧姍啻虻箯姍啵Y果仍然得到強權。不但自相矛盾,并且毫無效力?!彼磳Α罢◤椄锩薄坝醒锩?,主張搞“無血革命”“呼聲革命”?!?〕后來講自己走上革命道路是被“逼上梁山”,的確符合他的思想發展實際。這個時候是反對暴力革命的。但是,統治階級并沒有給人民和平斗爭的機會和希望。
二、革新學術,追趕思想新潮
《湘江評論》中的《健學會之成立及進行》一文,突出體現了注重思想革命與學術革新的社會改造思想傾向。首先,革新學術,采取正確健全之學說。該文痛陳湖南學界、思想界的缺陷和不足:自大、空虛、中體西用、尊孔。文章期待新學術的研究和傳播能夠成為改造社會、改造湖南的支撐。其次,重視自由批評。特別強調自由批評,認為只有批評,才可能改變空虛自大的學風,改變以孔學為主的思想意識,改變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維模式,才能輸入世界新思潮。尤其是對中國傳統學術界的儒家獨大與先生獨斷的狀況,提出嚴厲的批評。他把“師嚴而后道尊”“道統”等儒家思想,一概歸為“獨斷”的思想強權,主張全力打破。否則思想就不能自由,人們還要繼續做孔子的奴隸?!?0〕此時,已經受到新文化運動思潮的深刻影響。學生時代心存的儒家情懷正在被清除,代之以追求個性解放、思想自由的新文化精神。這也是一生反孔的思想根源。最后,八方接納,新而不清。此時的對新思潮來者不拒。這對于徹底摧毀傳統思想禁錮有積極作用。不過,從其文中所涉各色人物及思想推斷,他對很多思潮并不是很了解,只是因為這些思潮都具有反對中國傳統的特點而已。文中論及多個人物,都被他當作學術革新、思想解放的楷模,包括蔡元培、江亢虎、吳敬恒、劉師復、陳獨秀、朱劍帆(應為朱劍凡)、向紹軒等。梳理這些人物就會發現,他們分列懸殊,思想差距極大。蔡元培、朱劍帆、向紹軒是主張教育救國的實踐家。陳獨秀是新文化運動的旗手,后領導創建中國共產黨。江亢虎較早在中國介紹社會主義,但他更多受第二國際修正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的影響,實際上是個投機分子(后期投靠北洋軍閥、國民黨政府和,最終淪為漢奸)。吳敬恒(吳稚暉),前清舉人,早年從事教育工作,曾組織赴法勤工儉學,新文化運動中積極推動國語注音和國語運動,宣傳無政府主義,后接受三民主義,把三民主義作為實現無政府主義的途徑。劉師復,更是著名的無政府主義者。從這些人物可以看出,此時對三件事頗有興趣。一是教育。這同他師范畢業、時任一師附小主事有關。二是社會主義。但這個時候他還沒有弄明白什么是科學社會主義。三是無政府主義。無政府主義對他比較有吸引力。這與無政府主義主張反抗權威和專制統治有關。中國最早的一批馬克思主義者,在選擇共產主義信仰之前,都或多或少地受到過無政府主義的影響?!?1〕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無政府主義者是馬克思主義者的“朋友”?!?2〕一生反對權威及官僚體制,與此時期受無政府主義思潮影響不無關系。
三、喚醒青年:呼喊個性解放,反抗封建禮教
1919年8月《湘江評論》被查封。轉而繼續為《新青年》《大公報》等撰寫時評,闡發對社會問題的觀點,探求社會改造之路,思想繼續向縱深發展。此間最值得關注的是對趙五貞抗婚自殺事件的評論,充分反映他此時期追求個性解放、反抗封建禮教的社會改造思想。1919年11月14日,長沙年輕女孩趙五貞,因不愿嫁給父母包辦的年老富商做繼室,在花轎內自殺身亡。此事引發社會強烈關注,批評如潮。連續發表10篇評論,其中《大公報》9篇,分載于11月16日、18日、19日(2篇)、21日、23日、25日、27日、28日;《女界鐘》1篇,載于11月21日。在短短13天時間里,就一個社會問題,一個作者發表10篇評論(當時《大公報》就此事共發表評論文章36篇),這在中國新聞史上也屬罕見。而對于作者來說,此種表現也屬絕無僅有,強烈反映了他對舊制度的不滿和改造社會的熱情。這10篇文章,主要表達了兩方面的思想:無情批判、徹底否定以舊婚姻制度為核心的婦女生存環境;堅決支持趙五貞,吶喊、喚醒青年人,為追求婚戀自主、人格自由與個性解放而奮斗。首先,深入剖析自殺問題,將趙五貞的死因全部歸于社會環境,對腐敗的婚姻制度和黑暗的社會制度,做了無情的批判和徹底的否定。他認為,社會之所以有自殺,是因為社會摧毀了人的全部希望,如趙五貞自殺?!?3〕一個人只有絕望之時,才會采取自我剝奪生命的行動?!耙粋€人的自殺,完全是由環境所決定?!薄?4〕這里包括大環境和小環境。大環境是社會,小環境是趙五貞的娘家和婆家。娘家逼迫、婆家逼迫,社會輿論不容,三方合力,趙五貞只有死路一條。這一事件,深刻反映婚姻制度腐敗,社會制度黑暗,獨立思想遭到扼殺,戀愛自由的權利被剝奪?!?5〕中國“男女極端隔絕”的萬惡社會,沒有廣大婦女的社會位置,趙五貞即使想逃離苦海,又能向何處去?〔16〕其次,肯定女性人格,呼喚個人自由與個性解放。對趙五貞自殺事件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感觸和評論,正是因為他看到了太多不自由婚姻下的卑屈人生。在傳統社會,廣大女性在婚姻問題上是沒有自由意志的,所以也就沒有人格。但是,趙五貞以自己的決絕,證明了女性有自己的獨立人格?!霸谒荒曜詈蟮囊凰查g,他的人格忽然現在來了。嗚呼,嗚呼!不自由,無寧死。雪一般的刀上面,染了怪紅的鮮血。柑子園塵穢街中被血灑滿,頓化成了莊嚴的天衢。趙女士的人格也隨之涌現出來,頓然光焰萬丈。”〔17〕用熾烈的熱情和詩人的語言,為趙五貞的死涂上一層價值的光環,趙五貞的生命瞬間有了崇高的價值。文章說,之所以對壯烈自殺表達尊敬,有兩個原因:一敬其勇氣,勇于做一般人不敢做的事;二敬其反抗精神,敢于反抗強權,身體雖死,志氣得以伸張?!?8〕最后,層層解剖腐朽婚姻制度,喚醒青年奮起改造社會。趙五貞的自殺,既然是因為社會,那么就要改變社會。其一,改變婚姻制度,拒絕包辦婚姻。只有這樣,才可能建設有愛的婚姻。其二,鏟除支撐婚姻制度的各種陋習惡俗。成立新式婚姻,只需要一個條件,那就是男女兩情相悅,如此就完全可以自由結合。其三,撤銷男女隔離。儒家教義宣揚男女授受不親,封建禮教設置男女大防,這是造成青年男女不能正常戀愛的思想根源和制度藩籬。理論推演到最后,終于揭破封建禮教的根底。趙五貞的自殺,說到底還是源自封建禮教的約束和束縛。其四,破除迷信,否定“婚姻命定說”。這是封建婚姻制度在思想上的根基。只有普及教育,相信科學,才可打破這種迷信,最終徹底摧毀舊制度?!盎橐雒ㄕf”必須打破。此說一破,父母包辦制度就失去了思想基礎,而婚姻自由、戀愛自由就會隨之興起。這一切,都需要教育的普及。〔19〕這是十幾天思考論證的必然結論,準確表達了此時期他的社會改造思想的最根本點。新文化運動的根本目標,就在于推翻舊思想,傳播新思想,否定舊道德,實踐新道德,以最終推翻舊制度,實現新社會。呼喚青年人奮起改造社會,“有人格的得生,須自己先造新社會”〔20〕。對趙五貞事件的評論,充分體現出“他在捕捉社會事件發生時所顯現的獨特眼界,在剖析社會事件產生原因時所擁有的深刻視角,在探尋解決辦法時所表現出的過人膽略,以及他的那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21〕。這些品格的背后,蘊含著他改造社會的崇高理想。
四、偏重問題研究
此時深受實用主義思潮的影響。最典型的證明就是他1919年9月1日撰寫的《問題研究會章程》(《北京大學日刊》10月23日第467號刊?。?。這個章程,是當時自己草擬,寄給北大學生鄧中夏的。鄧中夏和他的同學朋友都覺得很好,為了滿足多人閱讀的愿望,就把這個章程刊發在《北大日刊》。此時撰寫這個章程,與當時的“問題與主義”之爭有很大關系,反映他深受實用主義思潮的影響?!睹恐茉u論》31號(1919年7月20日出刊),登載胡適撰寫的《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由此引發“問題與主義”之爭。主角是胡適和,前者主張資產階級改良主義,后者主張馬克思主義。一直以來的主流觀點認為,這次爭論,是知識分子之間關于馬克思主義的第一次思想論戰。新時期以來,學術界產生了一些新觀點。綜合來看,問題和主義之爭,本質上是新文化陣營內部,以學術論辯形式展開的政治論爭,核心議題是中國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案。這次論爭激發等人投入更大精力和心血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極大地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問題的結合。但是,胡適的改良主義思想仍有巨大影響。陳獨秀當時就撰文說,夸夸其談無政府主義、社會主義,不如付諸實際行動,真正去教育、解放勞動者;空談婦女解放,不如去為婦女切實爭取教育和職業的權利與機會。〔22〕他希望大家都去踏踏實實地研究社會問題,尋找解決方法,反對躲在空洞的主義、理想中逃避現實。〔23〕可見陳獨秀當時的思想和胡適更接近。的這個章程,也說明他當時更傾向于研究問題。胡適用實驗方法調查研究具體問題的主張,當時對具有啟蒙作用?!?4〕這個章程共12條。有幾個方面值得關注。第一,問題意識。章程占比例最大的是第2條,在僅2300多字的12條正文中,就占去1600多字,占比七成。所列都是問題,共計71大類,有的大類之中又列小類。第1類教育問題列17小類,第二類女子問題列17小類,第10類勞動問題列15小類,第53類華工問題列3小類,第62類實業問題列8小類,第63類交通問題列7小類,第64類財政問題列9小類,第65類經濟問題列5小類。所列大小問題,可謂包羅萬象。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其一,把教育問題放在第一位,而且列了17個小問題,說明他對教育問題的重視,充分認識到人的問題是第一位的。其二,女子問題列在第二位,這是當時最迫切的教育問題、人權平等的問題。沒有婦女的解放,就沒有社會的進步,什么民主自由權利都無從談起。說明他最關注的還是人。其三,第3、4、5個問題分別是國語(白話文)問題、孔子問題、東西文明會和問題,充分反映他比較關心思想文化問題。他認為這些才是更為根本的東西,比經濟、財政問題重要。這前5個問題,都是帶有根本性的關于人的教育與精神的問題。第二,強調學理研究,尤其是哲學倫理學。章程第3條和第8條,都是強調學理研究。第3條,“問題之研究,須以學理為根據”。第8條,“問題研究會,只限于‘以學理解決問題’”〔25〕。第3條所列10種主義,第1、2種是哲學上之主義、倫理上之主義??梢娙耘f延續著當年改造哲學倫理學的思想。第三,強調調查研究,凸顯務實學風。第5條強調,研究問題,需要實地調查的,必須進行實地調查;不需要實地調查的,或者短時間內難以實地調查的,必須從書籍、期刊、報紙三方面著手研究。第6條強調,要注重研究與現代人生有密切關系的問題,關注在未來能夠預測的問題。對于那些與現代及未來毫無關系的古代問題,不需要關注?!?6〕以上材料充分證明,在接受馬克思主義之前,受到實用主義的深刻影響。轉向馬克思主義之后,“實用主義中的合理因素被馬克思主義改造和提升,從此成為隱性的知識成分”〔27〕。五、結論綜上分析,可以對此時段的社會改造思想總結如下:(一)基本還處于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思想階段,深受無政府主義思潮影響。對于馬克思主義同無政府主義,還不能正確區分。(二)追求個性解放和人格自由,對資產階級的民主與科學思想極為信仰,對中國的傳統儒家思想已經徹底批判,已抱定摧毀舊制度的決心。(三)熱衷于報紙宣傳等和平斗爭,反對流血革命等暴力斗爭。(四)重視民眾的大聯合,看到了人民團結的力量,但是還沒有意識到凝聚民眾需要主義的指引。(五)受實用主義思潮影響,傾向于研究問題,對馬克思主義的價值地位還沒有充分認識。(六)推崇學術革新,追求思想進步,對新思潮的吸納傳播有極大的熱情。屬于典型的思想革命派。
作者:車桂林 單位:中國人民大學
- 上一篇:品德課堂以情促思個性化教學設計
- 下一篇:《沁園春·長沙》隱性銜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