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略上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
時間:2022-04-24 02:18:00
導語:從戰略上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始終高度重視保持黨的先進性,是我們黨一直站在時代前列、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原因。2006年6月30日,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5周年暨總結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大會上的講話中,進一步闡述了黨的先進性建設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一年多以前,即2005年1月14日,同志把先進性教育同先進性建設聯系起來,在新時期黨的建設理論中,第一次提出了“黨的先進性建設”的重大命題。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同志提出的關于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重大戰略思想,對于我們推進以執政能力建設為重點的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與時俱進的戰略思想
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重大戰略思想,科學地回答了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以新的思想觀點和時代內容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黨的建設理論。
應該承認,共產黨從它產生的那天起就公開宣告:黨以工人階級這一先進生產力的代表為階級基礎,從一建立,共產黨就是代表工人階級利益的先進性政黨,離開了階級性和先進性,共產黨也就不成其為共產黨了。但黨的這種先進性是通過不斷加強黨的建設來實現的,因而,黨的先進性建設是馬克思主義政黨自身建設的根本任務,是黨的自身建設的一個客觀歷史過程。不管理論上怎樣總結和概括這一過程,黨的建設的過程實質上就是黨的先進性建設的過程。
既然黨的建設的過程實際上是黨的先進性建設的過程,那我們又怎樣理解黨的先進性建設這一命題的重大理論意義呢?
這需要從黨的建設理論的歷史發展去思考。雖然馬克思主義政黨創始人和領導者積累了豐富的黨的建設的理論成果,并指出了先進性是無產階級政黨建黨的本質要求,但明確提出“黨的先進性建設”這一命題,并將此概括為共產黨黨的建設的過程,這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同志指出,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前提,是黨得到廣大人民群眾信任和擁護的根本條件。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始終是我們黨生存、發展、壯大的根本性建設。抓住了先進性建設,就抓住了黨的建設的根本,就抓住了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關鍵。這些表述,反映了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根本性問題認識的深化。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包括多方面內容,但最根本的是要解決好保持先進性的問題。
更為重要的是,提出黨的先進性建設這一命題,是對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理論的豐富和發展,是對執政條件下黨自身建設規律探索的新成果。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本來沒有一個關于執政黨的學說。執政黨應該是什么樣的黨,列寧也沒來得及作詳細的闡述。明確看到了執政黨同革命時期政黨的不同。在革命即將取得勝利之際召開的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他反復說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革命之后的路還很長,因而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要警惕資產階級的侵蝕,不要在資產階級糖彈面前打敗仗。但執政黨就是掌握政權的黨,如何正確地行使和運用權力,是執政黨建設面臨的首要問題,如何保持先進性,關鍵是從制度上構筑一個更好地為人民執好政、掌好權的領導體制和方式,這是需要我們繼續探索的。
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理論。而理論本身又促進政黨自身的發展。一個政黨只有始終保持先進性,才能始終充滿蓬勃的生機和旺盛的活力,才能得到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才能在歷史舞臺上有所作為。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重大戰略思想,是與時俱進的。這個“時”就是時代。從時代來說,提出黨的先進性建設這一命題,是黨處于新的歷史方位的客觀要求。我們黨歷經革命、建設和改革,已經實現了兩個根本性轉變。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斗的黨,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并長期執政的黨;從受到外部封鎖和實行計劃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成為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這兩個根本性轉變,既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對執政黨建設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我們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自建黨以來就一直是先進的政黨,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始終保持先進性,卻是新的歷史方位對黨的自身建設提出的新要求。黨的先進性建設命題的提出,意味著中國共產黨不是消極被動、而是積極主動地去有效應對這一歷史方位的轉變。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同志提出了具有創新意義的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命題。他強調,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必須緊緊圍繞黨的歷史使命和中心任務,進一步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要緊密結合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實踐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要緊密結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踐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要緊密結合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實踐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要緊密結合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實踐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從而把黨的建設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任務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聯系起來,從執政的戰略高度構筑起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凸顯了中國共產黨人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創新意識。
不斷創新的理論武器
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重大戰略思想的提出,標志著我們黨對于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和實踐達到了新的高度,為新的歷史條件下全面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提供了強大理論武器。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旗幟,作出了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等一系列重大決策。這一過程需要黨的先進性建設重大戰略思想的指導,同樣,在這一過程中,首先要在先進性建設理論指導下,從執政的戰略層面創新性地解決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兩個根本性轉變的問題。
因為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斗的黨,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并長期執政的黨,這一轉變,不僅意味著我們黨地位的變化,更要求我們黨的理念和活動方式要跟著轉變。革命意味著奪取政權,意味著通過階級斗爭的手段奪取政權。而我們黨現在已經是一個執掌全國政權的黨,對執政黨來講,其理念恰恰不是“革命”,不是階級斗爭,而是“建設”,是改革、發展、穩定,并通過構建和諧社會的手段實現執政黨的這一理念。實現這一轉變,對共產黨來講,確實有一個戰略提升的過程。
而從受到外部封鎖和實行計劃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成為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這一轉變,對中國共產黨的挑戰更是巨大的。最突出的是如何解決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既適應市場經濟自由、平等、競爭和多元利益要求,同時又鞏固我們黨的執政地位,解決好黨的領導和市場經濟發展多元競爭的關系,并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如何防止權力因素延伸到市場經濟的競爭中去,也就是反腐敗問題。
應該說,上述問題是中國共產黨必須面對的,也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保持先進性的具體體現。因為黨已經處在這樣的歷史方位,只能前進而不能后退。指望用“革命”的理念、計劃經濟的手段,來解決執政和市場經濟條件下碰到的問題,是根本不可能的。它需要中國共產黨人在黨的建設上不斷創新,通過加強黨的自身建設,解決黨內目前仍然存在的一些與黨的先進性要求不適應、不符合的突出問題,盡快實現這兩個根本性轉變。提出黨的先進性建設這一命題,正是對黨在新的歷史方位條件下如何保持先進性的有效應對。所以,同志強調,我們必須把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作為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更加突出、更加緊迫地提到全黨面前。開展黨的先進性建設,就是要通過推進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制度建設,使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順應時展的潮流和我國社會發展進步的要求、反映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級黨組織不斷提高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始終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和戰斗堡壘作用,使廣大黨員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始終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使我們黨保持與時俱進的品質、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不斷提高執政能力、鞏固執政地位、完善執政使命。這些論述,為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