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改革開放式教學論文
時間:2022-05-27 11:15:00
導語:課程改革開放式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注意學生的參與度,即有學生的全員參與、全程參與;注意師生的親和度,即師生之間愉快的情感溝通與智慧交流;注意知識的延伸度,即在知識整合的基礎上向廣度和深度的延伸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現有知識結構設計高效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挖掘學生參與的原動力、創設問題情境,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創設問題情境是引起學生認知矛盾的常用方法、尊重學生人格,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有寬廣的知識面,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說話藝術、實現課堂教學向社會生活延伸、實現課堂教學內容向時事熱點問題的延伸等,具體請詳見。
一、注意學生的參與度,即有學生的全員參與、全程參與
在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是學生在學習,教師的職責是引導、幫助。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現有知識結構設計高效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親自實踐、合作探究。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挖掘學生參與的原動力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也說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將學生身邊的事例引入課堂,使學生所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喚起學生興趣,激發求知的內驅力。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身邊的現實問題組織教學,全面落實課程目標。如在講“勞動與就業”的內容時,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在當前形勢下,一方面就業相當嚴峻,另一方面卻是很多工種找不到人干,出現了“有人沒活干,有活沒人干”的現象。我們應如何看待這些問題?這樣通過生活中的實際例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創設問題情境,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
創設問題情境是引起學生認知矛盾的常用方法,它能將學生引入到問題之中,通過“設疑”使學生對要學習的內容產生疑問,出現心理的不和諧狀態,進而激發其學習的內部動機。高中政治課教學內容有很多都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要想吸引學生情感的參與,最好的辦法就是盡可能地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的認知矛盾。筆者就學生常遇到的一些實際例子,結合現場模擬創設問題情境。如在講市場秩序的內容時,我帶了兩瓶品牌不同但外觀類似的“老干媽”辣椒醬走進教室,讓學生陷入問題情境,接著就舉了湖南“老干媽”辣椒醬模仿貴州“老干媽”欺騙消費者的案例,進而引出了誠實守信是現代市場經濟運行不可缺少的條件。
二、注意師生的親和度,即師生之間愉快的情感溝通與智慧交流
政治課堂教學過程應成為師生追求主體性、獲得自由和解放的過程。這樣才能使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愉快的溝通與交流,使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師生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達到這一點,政治教師可以從如下兩個方面做起:
(一)尊重學生人格,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首先,建立“民主、平等”的原則。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學活動中師生關系應該是“民主、平等”的,彼此之間是互相尊重、互相關愛的和諧關系。在教育界有一句流行的名言:“把學生看作天使,教師便生活在天堂;把學生看作魔鬼,教師便生活在地獄”。其次,創造寬松的教學環境。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校強調升學率,學生的課業負擔過重,校園活動少。學生淪為考試的機械人,個性與愛好被抹殺,從而導致個性叛逆。在寬松的教學環境下,構建師生平等的對話平臺,學生可以盡情的表達意見,表現個性,有助于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知識資源與見解的共享。
(二)教師有寬廣的知識面,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說話藝術
有時一個故事,一句幽默的話語,甚至一句耐人尋味的廣告詞,都可能增加課堂氣氛,引起學生的共鳴。例如講到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的內容時,可以引用一句廣告詞: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學生聽了之后,都笑了起來,增加了和諧的情感氛圍,并從笑中領悟到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真正做到“大家好”,實現共同富裕,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決定的,也是社會主義的生命力所在。一堂課有寬松的氛圍、濃濃的激情,很容易產生師生間的親和力,形成良好學習的環境,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三、注意知識的延伸度,即在知識整合的基礎上向廣度和深度的延伸
(一)實現課堂教學向社會生活延伸
讓思想政治課堂融入生活,應以學生主動探索發現和解決問題為立足點,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周圍的真實故事進行討論,增加參觀、訪問、調查等實踐活動,利用多種教學方法,把課內教學和課外教學、學科知識和現實生活聯結起來,引導學生在思考、解決問題中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迪學生的心靈感受,讓學生在現實中領悟知識,在體驗中掌握理論,并通過道德踐行,促進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展,使之具備創新知識和能力。
(二)實現課堂教學內容向時事熱點問題的延伸
政治是一門具有強烈時代性的學科,高考政治試題也絕不回避時政熱點問題。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把握當前的重大時政熱點。例如我們在講政府職能時可以結合“三鹿”奶粉事件進行分析,講財政政策的內容時可以結合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進行分析。這種聯系時事熱點問題的教學方法,學生主動參與的欲望強烈,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習成了一種樂趣。其結果是提高了學生認識、分析問題的能力,鞏固所學的基本理論和觀點。
總之,開放式教學是對素質教育及新課程改革的一種探索。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開放性教學會引起廣大政治教師的關注。探索如何提高政治教學的開放性程度,以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上一篇:工商局加強行政執法體系建設經驗交流
- 下一篇:財政局長思想與廉政匯報